APP下载

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幼儿教育观

2013-08-14李瑞琪

考试·教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杜威教育观幼儿

李瑞琪

【摘要】杜威作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丰富的,尤其是其实用主义教育对当时的美国成人教育有着重大推动作用,如今,我们将视角从成人教育下移,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当下我国儿童教育更是具有相当的借整的价值。本文试图从实用主义教育视角入手,探究其对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的启示。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 杜威 幼儿 教育观

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学习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几个核心命题分别是“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以及“儿童中心论”。这几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命题可以从教育目的观、教育环境创设观、教育方法观、教育角度观等四个方面对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供借鉴。

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儿童教育教育观的启示

2.1 “教育即生活”——教育应适应儿童的生活

首先,教育要适应儿童生活。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现实性的存在,又是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认识到幼儿是现实性的存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又充分认识到幼儿是可能性存在,积极建构他们完满的可能生活。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日后能过上完满生活打下基础准备。幼儿教师必须把幼儿看作社会生活的一员,幼儿园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幼儿认识到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在维持这些社会关系中发挥作用。在这里,教育为了生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为了当下的生活;二是教育在为了当下生活的基础上为了将来的生活。他所期望的是教育以现在的生活为起点而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所反对的是教育脱离现在的生活而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教师教育内容中应该多多涉及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内容,而不是仅仅空泛的理论,学前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尽可能的生活化,以便儿童能更好地接受。

2.2 “教育即社会”——儿童是立体的教育也是立体的

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等均处于前期易塑阶段,将孩子比作白板是因为孩子此时还初显稚嫩,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却不能够自己主动掌握教育的特点及方式,因此此时需要家长们重视对孩子们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兼顾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基础之上,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构建与熏陶,为其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从而在其稚嫩期为其成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用主义教育告诉我们要从儿童角度出发,将孩子看成是社会中的人,注重社会层面对孩子的多维影响,积极主动的为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活动中均给予社会化教育,适当为孩子过滤掉不良文化,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日后迈入社会奠定基础。

2.3 做中学的活动观点——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可能

杜威主张学生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成为“做”的主体,而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助学者”,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中心与边缘、教授与接受、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平等交往、对话、协商的关系。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活动可以直接促进儿童经验的重组与改造。传统教育相信,人能通过直接的智慧力量占有知识,通过理性的力量吸收知识却不获得有效经验。知识的接受无须经过经验这个历程。杜威认为:观念不能直接传递,观念的传递必须经由经验的桥梁。这是杜威对以灌输为基础的传统教育进行的建设性改造。在幼儿期,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也是儿童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实则不然,近世西方各国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好游戏这一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幼稚园教育即根据游戏本能,以中小学校而论亦以游戏为施教之良器。陈鹤琴先生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的主要方式。我们应该了解,孩子们是游戏的发起者、创造者,我们应该充分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对游戏活动的理解与创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悟成长。

2.4 “儿童中心论”——保证儿童主体地位

布鲁姆曾经说过,作为教师要避免教师自身主体一直的膨胀,避免社会市场流行意志的意见以及教育文化传统所孕育的偏见。有着一个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学前领域的教师,面对教学对象为学前期儿童,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思想指向正确明朗性基础之上做孩子们学习的指引者而非强制者,导向者而非规范者。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当然主体,教师怎么教,幼儿就怎么学,教师与幼儿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儿童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理论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集体教育为中心的说法,提出了以获得直接经验,以儿童需要,以实施教学活动为主的新的“儿童中心论”,这对我国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着重要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杜威教育观幼儿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让我们摇起橹来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
小猫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