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创新语文课堂的思考

2013-08-14商艾玲

考试·教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创新教育高中语文

商艾玲

【摘要】构建创新语文课堂是新形势下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围绕两个环节论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一是生命关怀,二是语文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教育 生命关怀 语文思维

语文教育的创新缺失导致从教学质量到学生素质低下,进而我们下一代难以承担起建设未来中国的重任,这是一条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价值链。因此,笔者现从创新的角度论述了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以期为强化语文教学功效贡献力量。

1 语文思维与生命关怀

语文思维与生命关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准确的说,在语文思维的前提下生命更有价值,更能过发现生命的意义。

1.1 什么是语文思维

语文即语言与文本,语文思维是指用语文的眼光与方法来辩证事物,探究事物的原理。世间万物,凡事物皆可入文,凡事物皆可用语言描述,精确的语文思维可洞悉一切,可颠倒黑白,可提高思维主体的人生境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语文思维辩证的先例,如“白马非马”,“谏太宗十思疏”,等等。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思维可通过文本的字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加强对读物中心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只有具备语文思维意识,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的彰显语文学习功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

1.2 生命关怀的概念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中写到:“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对于生命的阐述,是中国文学中最深刻的内涵,同样也是语文课程的精髓所在。

几年前,一名重点中学的领导在一次教务会议上说道:“哪怕我们今天把一名学生送入大学,明天他就死了,那么我们的教育也是成功的”。这位领导的话赢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而只有一位年轻的教师保持了沉默,并反驳道:生命都没有了,还上什么大学?这位年轻的教师就是青岛市某中学的语文教师王泽钊。数年来,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的名声毁誉参半,然而他对生命的认识却让我们深思。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大学,语文教材中无不体现着对生命的关怀。从教材中我们可以体会,难道语文教师的责任,真的就是要把学生送入大学?进而送入社会?

而这即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语文教师要开发教材中的生命意识,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本质,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2 创新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

2.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文思维

2.1.1 要培养学生的“细”

阅读是一项细致的活动,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细致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发现课文或课外读物中的文本细节,并能够从细节中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乃至读物的中心思想。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其“细”体现在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这篇课文的主角: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继而从心理活动体会课文乃至整部小说的思想。

在这一课中,笔者通过带领学生略读、细读、精读课文,往复三遍,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要能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的细节变化。

师:细节体现在哪里?

生:林黛玉对于贾母和宝玉的提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师:有什么不同?

生:对贾母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对宝玉的回答是“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罢了”。

如此,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阅读,可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细节认识,使学生能够刻意留意文本的细节差别,长此以往,可强化语文思维在学生中的有效渗透。

2.1.2 要培养学生的“思”

当前有许多高中学生有共通的陋习,即只阅读,不思考,一目十行,过目就忘。语文思维的培养即要强调学生的“思”,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如《谏太宗十思疏》一课,在这课中,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原义,还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魏徵写作本文时的心理。

笔者认为,所谓“思”,要开篇即“思”,如第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如何思?思“臣”。要引导学生通过“臣”字进行角色转换,“臣”与“帝”,即通过“思”而体会魏徵的作为“臣下”而作“疏”的勇气,进而“思”课文的内涵。只有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使学生体会到魏徵的地位,才能更精确的体会全文的内涵。

2.2 品味“生命”,体现“关怀”

语文课本中饱含了生命哲思,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起热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笔者认为,教师一是要对“生命”进行全面的诠释,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2.2.1 品味生命的价值

笔者认为,古今散文与古诗词相较,诗词则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究其原因,诗词的立意更加独立,诗词更能表现作者的某种情怀。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古诗词,更是语文教师向学生渗透生命价值的绝佳素材。

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课。在这课中,笔者要求学生从诗的前两句,“朝奏”与“夕贬”二词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如何体会?

其一,让学生体会“朝奏”之前的作者境况与心情;

其二,让学生体会“夕贬”之后的作者境况与心情;

其三,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别;

其四,品味生命的意义。

2.2.2 体现生命的“关怀”

《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作者韩愈一生坎坷,乃至作这首诗时,是韩愈人生的又一分水岭。因此,笔者在课堂开篇首先向学生简要阐明了韩愈坎坷的半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现对生命的关怀。除了上述让学生对“朝奏”、“夕贬”的意境领会之外,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诗后半阙的意境,学生对生命的关怀进而体现出来,最终使学生融入诗境,彰显了本课的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创新教育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