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

2013-08-12耿新颖邢志文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价值历史生命

耿新颖 邢志文

生命价值是指个人的生命在个人、他人、社会、自然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和对环境所负的责任与所做的贡献。它既包括物质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既包括生前所做的贡献,也包括身后的影响。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创设,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当前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社会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他们从小就被视为“小公主”、“小皇帝”。特别是由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绝大部分孩子由祖父、祖母带大。所以,往往在家庭中说一不二。而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教育,如何在集体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独生子女们必须学会的生活技能。

针对以上状况,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和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让学生懂得怎样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进行合作,相互借鉴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形成正确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技能和团队意识;在教学“文艺复兴”时,渗透以人为中心,发扬自己的个性,追求人生理想的教育;在教学“南京大屠杀”时,联系日本当前对侵华战争的否定态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二、通过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理念的渗透,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个人通过努力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必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也离不开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条件。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教给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前提下,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初步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如,在教学“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这一史实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在教学“抗日战争”时,通过国共两党的合作进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教学“世界文化的杰作”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三、通过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类理想,进行生命价值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但正当人类在尽情享受科技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却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应当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责任在于人自身。21世纪的中国应如何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为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首都伦敦上空烟雾的图片,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学习“电气时代到来”一课时,让学生表演生活剧:假如没有电,渗透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让全班同学针对“是否应该克隆人类”展开讨论,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人文性学科,历史教学在这一系列的需要中承载着重要责任。历史课程中更加深刻的生命价值渗透,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价值历史生命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新历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