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3-08-10孙植华张鲁峰

对外经贸 2013年8期
关键词:郑州市竞争力指标

孙植华 张鲁峰

(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2.郑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郑州450000)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涵义,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郝寿义和安虎森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共5省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本文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化。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成果,坚持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潜力性等原则,选取了城市经济总量水平、城市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城市科技教育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6个方面28个具体指标,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整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辖区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结果如表2、表3、表4所示。

(二)主成分提取

提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因素为主成分。从表2可知,应提取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89%,说明其反映了原来28个评价指标87.189%的信息,即基本保留了原来指标绝大多数的信息,这样由原来28个指标转化为5个综合指标,可起到简化分析的效果。

另外,每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大小说明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由表2可知,这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106%、19.009%、15.125%、6.448%和5.502%,说明第一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第二和第三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第四和第五主成分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次要因素。

因此,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前三个主成分),兼顾次要矛盾(后两个主成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成分解释

每个主成分都是原来28个指标的线性组合。在某线性组合中,若某些指标载荷值较大,则表明该主成分集中反映这些指标的信息。

由表3 可知,第一主成分在 x1、x3、x4、x5、x6、x7、x8、x10、x11、x19、x20、x21、x22、x23、x24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其主要反映了城市经济总量水平(x1、x3、x4、x5、x6、x7、x8、x10、x11)、城市科技教育水平(x19、x20)、城市基础设施水平(x21、x22、x23、x24),这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第二主成分在x16、x17、x18等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第三主成分在x9、x13、x14、x15等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经济结构水平。因此,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结构水平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四主成分在 x2、x25、x26、x27、x28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主成分仅在x12指标上载荷较大,说明它主要反映城市居民收入水平。

表1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表3 主成分载荷矩阵

(四)主成分得分

某一主成分分值越接近于0,说明该城市在这一指标上接近所有城市平均水平,即该城市既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比较劣势;某一主成分正分值越高,说明该城市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说明该城市比较劣势越明显。

由表4可知,从第一主成分来看,郑州市得分仅为0.304,排名仅第11位,与排名第一的许昌市得分相差2.215分;从具体指标来看,郑州市经济总量水平(x1、x3、x4、x5、x6、x7、x8、x10、x11)和科技教育水平(x19、x20)比较优势不明显,但其基础设施水平(x21、x22、x23、x24)比较劣势非常突出,这严重制约郑州市第一主成分的得分与排名;从第二和第三主成分来看,郑州市得分分别为3.701和2.230,排名均为第1位,说明郑州市在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从第四和第五主成分来看,郑州市得分分别为-1.066和-1.536,排名分别为第27位和第29位,说明郑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比较劣势十分明显,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综合竞争力。因此,从综合得分来看,郑州市得分为1.160,排名第2位,与排名第一的晋城得分还相差0.27,说明郑州市综合竞争力不太突出,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不太明显。

表4 各主成分的得分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二、提高郑州市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郑州市在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在经济总量和科技教育等方面比较优势不明显,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比较劣势十分突出,从而决定了郑州市综合竞争力不太突出。因此,郑州市发展战略有必要做出以下调整:

(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集聚能力,城市产业集群水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良好的交通、通信设施有利于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良好的教育、文化、科研、医疗、保健等设施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景观等设施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郑州市政府应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科学制订城市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提高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郑州市应整合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突出主导产业,完善服务配套,严格准入门槛,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倡导集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消费方式。郑州市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提高城市科教文化“软实力”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开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以人力资本开发为中心,实现产业结构的软化,建立以智力输出为主的产业集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郑州市应抓住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契机,加大科教文化投入力度,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1]郝寿义,安虎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3):50-5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78-5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N].国函(2012)194号文件.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4-141.

[5]刘媛媛,李德山,尚航飞.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11.

[6]Darren George,Paul Mallery(著). 何丽娟,李征,韦正(译).SPSS统计分析简明教程(第十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郑州市竞争力指标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郑州市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