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分异下促进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2013-08-10张秋平
张秋平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一、主体功能区的界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强调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国土空间具体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在此规划中明确提出,四大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逐渐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的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这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属于不提倡开发或不具备进一步开发条件的区域,也就是说它们不具备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优化开发区承载力开始逐渐减弱,重点开发区则成为当前国家重点开发的对象,在此情况下,重点开发区是否能够承载优化开发区所不能承载的资源,同时吸收更多的资源以加快该主体功能区快速发展则成为关键;优化开发区之间,优化开发区与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资源的相互调配也是加快重点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相互之间以及相同区域内部的资源调配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要素禀赋与主体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永恒的话题,也是经济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当前学者对于协调发展的认识仍不够一致,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各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想创造协调发展的条件就是要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积极、妥善地协调各区域间的资源供给,以缩小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第二种观点认为,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协调关系,既要协调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也要协调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条件下,各区域将经济利益作为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和发展主体功能区间合理的分工体系。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改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应将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融合,即一方面要不断缩小各主体功能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或使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促进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挥各主体功能区的优势,基于资源禀赋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
本文主要以第三种观点为基础深入探讨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从要素禀赋的视角分析重点开发区与优化开发区之间及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各主体功能区要素禀赋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造成区域经济空间的分异,即非均质的主体功能区,所以研究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将要素禀赋作为主要的参考对象,分析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基于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不断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由于要素禀赋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分异,即非均质的国土空间布局,学者们的观点不完全相同。有些学者认为是纯自然禀赋造成的区域空间分异,但有些学者则认为非自然禀赋也会对区域经济空间的分异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纳后者的观点,即影响主体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素既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非自然要素。
表1 要素禀赋定量测度指标体系
要素禀赋对于主体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推进主体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在要素自然禀赋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重新分配非自然禀赋要素。首先,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每一个主体功能区在考虑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可以基于以上要素分类及测度指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其次,作为非自然禀赋要素应在主体功能区间进行逐步转移,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使不同区域间的非自然禀赋要素逐渐趋于均质化。最后,主体功能区间应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由于各主体功能区域在产业分布上不能自成一体、面面俱到,所以需要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提升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情况发生。
三、促进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建议
主体功能区在资源禀赋不会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能够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依据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促进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建议如下:
1.加强区域间合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需要各个区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带动以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使区域经济合作再上新台阶。然而区域间的合作既需要各级政府间的相互配合,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为彼此合作创造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不断依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属功能区的特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间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各级政府的协作外,作为企业应该不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依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情况不断参与到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中去,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2.完善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渠道
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完善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渠道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至关重要。因为完善的信息传递与分享渠道对于主体功能区及功能区内部企业而言,其均可以依据本身的要素禀赋情况更好地与其他功能区的企业进行充分分工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使资源能够被充分合理使用。
3.优化物流体系
我国物流体系的优化需要加强从软设施到硬设施的全面建设。从网络型物流体系的完善到海陆空等多种方式的有机连接。原来各区域内部存在缺乏统筹的多头管理,这使得物流过程分割开来,政策法规相互之间难以协调一致,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不同物流网点间难以有效衔接转化。使得现代运输方式难以施行,最终造成物流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偏高,所以优化物流体系迫在眉睫。健全的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合作及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体功能区在依据现有的资源禀赋情况下,应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发展。由于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后,不同功能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该功能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好地促进本地区以及相应区域的协调配套发展。
5.实现资源合理布局
由于主体功能区的非均质性,使得各个区域的发展特点在区域内部没有达到完全一致、均衡。所以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为各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配套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良性互补的有效发展机制。同时要求在主体功能区内部应该实现合理的产业发展布局,使得区域内部呈现良性的经济增长环境。
四、结论
主体功能区在要素禀赋上存在着差异,为了使各个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必须在各方面都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改善现有的环境。主体功能区存在着空间的分异性及非均质性,所以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使其彼此形成良性互补、合作分工的有效机制,必须具体分析各功能区自然要素与非自然要素的禀赋情况,使得各个区域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带动,以共同发展。
[1]杜黎明.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研究[J].区域经济,2010(1):12-16.
[2]李敏纳.要素禀赋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1(1):14-20.
[3]曾培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求实,2008(2):15-18.
[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12(6):19-27.
[5]张杏梅.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8(4):17-21.
[6]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