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对外贸易现状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
2013-08-10姚晓萍
姚晓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一、广州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外贸竞争力较弱
广州的外贸竞争力指数从2008—2012年连续5年接近于0,与同处“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市差距较大,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2011年甚至连续三年出现负值,见表1。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仍然不强,出口竞争力较弱。
表1 2008—2012年广州外贸竞争力(TC指数)与其他地区对比
(二)贸易额偏低
与我国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进出口贸易额要明显低于同期的北京、上海和深圳,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较低或外贸实力不强,如图1所示。
(三)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2008—2012年,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比例几乎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比例在2012年达到近5年来的最低值,但是仍然高出全国水平8个百分点,见表2。
(四)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
广州近5年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较小,见表3。
(五)贸易市场相对集中
2012年,广州的主要贸易市场集中在欧盟、美国、香港、日本、东盟和韩国,对这些市场的贸易额占到贸易总额的70%以上见表4。
表2 2008—2012年广州与全国加工贸易比重(%)
图1 2008—2012年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进出口贸易额比较
表3 2008—2012年广州主要出口商品构成(%)
表4 2012年广州市主要贸易市场情况
二、广州市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广州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丰裕的劳动力供给方面,而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有限,这就决定了广州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低端生产环节,对外贸易以传统的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而且,近两年“民工荒”的出现又使广州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短缺是广州当前与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二)贸易主体结构不合理
表5 2008—2010年广州国企、外企、私企出口额占贸易总额比重(%)
表6 2011—2012年广州国企、外企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2008—2010年,广州市私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未超过20%,而外企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达60%,见表5。此外,2011—2012年广州市外企的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高达50%以上,见表6。可见,长期以来国企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外企以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广州市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私营企业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少有起色。
(三)品牌优势不明显,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外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在全球各地抢占市场,靠的就是名牌,对外贸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名牌是属于无形资产,不仅可使企业利润收益增大,也可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目前,广州的国际知名品牌有欧莱雅、宝洁、本田、金利来、佐丹奴等,但这些清一色是国外品牌,缺乏本土国际知名品牌。制约名牌成长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企业内部品牌意识淡薄,发展规划不合理,品牌宣传不到位,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国际营销经验等;其次,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品牌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四)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广州服务贸易比较落后,特别是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额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制造业,见表7。
表7 2008—2012年广州市分行业国际直接投资比重(%)
表8 2008—2012年广州市旅游业境外与国内收入比重(%)
此外,在服务业中被称为无形贸易的旅游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贡献力也显得乏力。2008—2012年广州市旅游业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存在明显差距,见表8。
三、广州市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加工贸易主体结构优化升级。要鼓励本地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积极与主导加工贸易的外企合作,逐渐掌握加工贸易的主动权,促进加工贸易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二是科学制定加工贸易政策门槛。通过修订外商投资目录等方式适度提高加工贸易的进入门槛,以确保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端制造业、低碳产业;三是从“硬性制造”向“软性制造”转型。过去制造业只专注于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等有形的管理,但对资源管理、服务导向、人才培养与流程创新等软性要素关注甚少,而在当今以知识竞争为主的时代这些因素更加重要,应倍受关注;四是鼓励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摆脱价格竞争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五是政府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新增或扩大一般贸易,积极开展内销。
(二)优化贸易主体结构,提高私营企业比重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搞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背景外贸改革势在必行,广州作为改革的先锋城市应率先垂范。由于国企和外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过大,而私营企业的比重过小,致使市场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因此,应该在外贸格局中大力培养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壮大会打破外企和国企的垄断地位,使国企增强竞争意识,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更多利润,促进企业的快速转型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促进双向投资平衡发展
首先,要规划好外资投入领域,将外资引入新兴产业、环保低碳产业,限制外资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投入;其次,实行严格的外资投资审批制度;第三,要将本地闲置资本投向境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第四,制定优惠政策,放宽闲置资本流出限制;第五,引导本地资本向新兴市场投资。
(四)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第一,政府要大力引导,鼓励本土知名品牌走出去,向国际市场发展。为知名企业、名牌产品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保障健康发展;第二,企业自身要积极制定科学、长远的名牌发展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经营、管理与保护;第三,社会要给予本土品牌支持与鼓励,建立健全品牌评价体系。
(五)促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金融业。政府应减少干预,放低准入门槛,引进私有金融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运输、物流业。广州市是华南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拥有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运输、物流业,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市场。
生活服务业。在市场经济引导下,促进本地服务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提升生活服务业服务水平。
旅游业。充分挖掘广州的旅游资源,在“羊城新八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建立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链条;加强旅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转型之路[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
[2]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小彪,葛春凤,杨华辉.广州对外贸易竞争力状况、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魏磊,蔡春林.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路径[J].经济论坛,2011(2).
[5]刘丽萍.广东省外贸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J].时代经贸,2012(1).
[6]韦影敏.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方式转变对策[J].企业导报,2012(15).
[7]佟家栋,周申.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9]谢衡晓,王晓辉,龙志和.影响广州市外贸出口因素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0]张楠.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下的政策调整分析[J].求是学刊,2008(6).
[11]左连村,黄志忠.广东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J].大经贸,2006(2).
[12]王琳珑.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2(33).
[13]钟兆亿.广东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