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目标跟踪方法

2013-08-10王晓楠陈章龙

舰船电子对抗 2013年4期
关键词:副瓣门限杂波

王晓楠,徐 伟,陈章龙

(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23所,扬州225001))

0 引 言

在跟踪雷达接收到目标指示、完成目标捕获后判断目标回波信号的强度超过门限时,雷达转入跟踪状态,在后续跟踪过程中跟踪波门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目前多采用固定宽度的跟踪波门对目标进行跟踪,当目标径向尺寸较大、回波强度较大导致接收机饱和时,目标回波宽度将大于跟踪波门宽度,此时跟踪波门内回波无法真实反映目标信息,导致目标跟踪不稳定;当目标径向尺寸较小、目标回波较弱时,目标回波宽度将小于跟踪波门宽度,此时信号处理机在处理跟踪波门内信号时会受到杂波、副瓣的影响,计算目标位置不准确,甚至会丢失目标。当目标速度很快时,在一个信号处理机处理周期内,目标可能已经超出跟踪波门,导致目标丢失。

目标跟踪方法将直接影响到雷达能否对各种目标进行稳定跟踪,从而影响雷达性能,因此目标跟踪方法非常重要[1]。

1 方法简介

跟踪雷达检测到目标回波超过门限后,计算得出目标回波等效宽度,即超过门限目标回波宽度;然后根据目标速度,得出信号处理机处理周期内目标的移动量,从而计算出跟踪波门宽度。

根据目标回波等效宽度和目标速度自适应改变跟踪波门宽度,能够保证目标回波落在跟踪波门内的同时减小杂波、大目标副瓣对目标跟踪的影响,提高目标跟踪性能。

2 目标跟踪具体方案

2.1 跟踪雷达介绍

跟踪雷达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发射机通过收发开关和雷达天线将电磁波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在遇到目标后产生后向散射,形成目标回波,通过雷达天线和收发开关传送至接收机,接收机将微弱高频回波信号下变频、滤波放大后传送到信号处理机,由信号处理机对目标进行距离、角度跟踪并将目标距离、角误差信息送出,伺服控制系统根据误差信息驱动天线对准目标,进行目标跟踪,显控台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1-2]。

图1 跟踪雷达基本组成框图

2.2 目标跟踪具体方法

跟踪雷达接收到情报部门目标指示,完成目标捕获,由信号处理机判断目标回波强度超过门限后,根据目标回波过门限宽度、目标速度计算跟踪波门宽度并置跟踪波门到目标位置,考虑到目标闪烁、机动,在跟踪过程中信号处理机根据目标回波过门限宽度、目标速度实时改变跟踪波门宽度。

如图2所示,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目标跟踪方法的步骤为:

第1步,跟踪雷达接收到情报部门目标指示,完成目标捕获。

第2步,跟踪雷达信号处理机判断目标回波强度是否超过门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返回第1步继续进行目标捕获。

第3步,当检测到目标回波超过门限后,根据目标过门限宽度、目标速度计算跟踪波门宽度并置跟踪波门到目标位置。计算原则为:目标回波落在跟踪波门内,减少杂波、副瓣对目标跟踪的影响。

假设目标回波等效宽度为r、目标速度为v、信号处理机置跟踪波门周期为t,则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跟踪波门宽度τ:

式中:r为目标回波等效宽度;vt为目标移动距离。

用式(1)计算跟踪波门宽度,可保证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有效回波始终落在跟踪波门内,既保证了对目标跟踪的要求,又避免了跟踪波门过宽导致杂波、副瓣对目标跟踪的影响,提高了目标跟踪性能。

第4步,跟踪雷达转入目标跟踪状态,跟踪过程中跟踪波门宽度按照步骤3进行计算、改变。

2.3 目标跟踪效果对比

图2 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目标跟踪方法流程图

模拟一典型飞机目标,对跟踪雷达效果进行仿真,采用固定跟踪波门与自适应变跟踪波门跟踪结果如图3、图4所示。由仿真效果图可以看出,采用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对目标进行跟踪时跟踪误差小,跟踪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固定跟踪波门对目标的跟踪。

图3 固定跟踪波门跟踪效果

图4 自适应变跟踪波门跟踪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目标跟踪方法,与现有的目标跟踪方法相比,自适应变跟踪波门宽度更加合理,减小了杂波、大目标副瓣对目标跟踪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雷达性能,特别适用于跟踪雷达在目标较多、杂波较强背景下对高速运动目标的跟踪。

该方法有效提高了雷达目标跟踪准确性和效率,可广泛用于雷达设备目标跟踪过程,也可推广用于其它跟踪传感器的目标跟踪。

[1]王德纯,丁家会,程望东,等.精密跟踪测量雷达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丁鹭飞,耿富录.雷达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副瓣门限杂波
C波段高增益低副瓣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STAR2000型空管一次雷达杂波抑制浅析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一种雷达强杂波区副瓣对消技术
一种改进的基于背景自适应的杂波图算法
一种自适应双参数杂波图检测方法
某雷达杂波数据分析及杂波图技术研究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VoLTE感知智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