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3-08-06张苏陈先年阿英嘎张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院系公共服务设置

张苏,陈先年,阿英嘎,张静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100084;3.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张苏1,陈先年1,阿英嘎2,张静3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100084;3.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以体育公共服务为视角,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进行审视.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的体育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组织管理知识、运动科学知识、多种运动技能知识以及现代化网络知识才能适应公共服务型社会.与美国体育人才培养相比,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不能很好的与时俱进.结论: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应相应的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关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经济管理以及环境健康等方面课程,才能适应现阶段服务型社会的发展.

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人才培养

现代体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体育专业人才的素质高低、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使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高等体育院系只有主动纳入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保证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体育改革的形势,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收集国内外近百余所体育院系的教学计划,查阅国内外体育人才的现状及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体育公共服务有关文献及发展的研究成果.

1.2 访谈法

对我国及国外高等体育院系具有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10人次进行咨询,了解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转变,体育专业教学管理体制的演变、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所面临的困难及发展趋势等.

1.3 函访及网查法

通过去函索取及登陆国际互联网,了解和查找国内外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

1.4 比较法

本文采用了横向的中外比较法和纵向的历史比较法.

1.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体育人才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源于对公共物品的认识.经济学上,一般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的类型进行区分.公共物品指同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将具有非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共有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则为私人物品.经济学理论指出,公共产品并不一定都是消费品,也可能是“服务”,如技术服务、公共信息等,包括本文中的公共体育服务.联合国统计署(UNSD)组织制定的《主要产品分类》(简称CPCGB/T7635.2一2002)将体育分为体育和娱乐性体育服务、运动员服务和有关的支持性服务两大类.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中,体育被划分为第三产业里面的R门91类.无论是联合国的产品分类中,还是我国三次产业的分类,体育都是作为一种服务的形式存在.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旨在维护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满足大众基本体育需求,使全体社会成员享受体育成果,参与体育活动,开

2.1.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保障人民群众体育权益的各种公益性体育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体育公共政策法规.二是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体育公共组织机构和人才.四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五是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六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事业经费.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2.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所需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特征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体现公平、公正、公益,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基本体育服务的体系,是一个保障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一个政府领导、部门组织、行业合作、社会兴办的多元体系,其实质是把影响体育公共服务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多种事物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从而保障广大市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每一个要素都需要一定的人才去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要素的作用.

图1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所需体育人才知识结构图

2.2.1 组织管理知识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需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扩大服务内容.建立包括学校体育设施和社会体育设施的体育服务网络,实行多层次、多时段、多种优惠的多元化服务,为市民提供便利.健身组织的增加尤其是基层组织的增加,扩大了有组织活动的体育人口.为了提高健身组织服务质量,需要加强群众性体育组织、体育团队的管理职能,帮助自发性体育群体增强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开展体育援助服务,培育和发展体育社团,建立体育骨干培训、培养体制,鼓励群众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活动.这就需要一定量的管理人才.

2.2.2 运动科学知识

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目的在于让人们安全的科学的享受体育成果,体质监测服务必不可少.一方面加强市民体质研究和体质监测服务,建立市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形成市民体质监测的预警机制,实施体质监控和追踪研究,定期公布体质监测结果,引导市民关注体质和健身.另一方面也加强对群众健身指导服务,加强体育健身咨询、体育健康指导,促进教育和科学指导健身工作,提高市民健身科学化程度.这也就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对群众健康进行监督和指导,公益性和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实施势在必行,拥有过硬的运动健身知识、运动健身保健咨询、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防治等知识是体育社会指导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2.2.3 多种运动技能知识

体育活动服务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效果.大力提倡体育项目创新,积极引进适合不同人群的新型体育项目,对深受群众欢迎、有较好健身作用的新体育项目进行大胆尝试.鼓励举办各种体育竞赛、展示、表演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其中需要体育人才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才能适应人们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2.2.4 现代化网络知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也同样包括信息咨询服务.通过网络信息强化体育宣传教育,为市民提供体育情报及咨询服务.建立包括互联网、电话热线、市民信箱、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信息沟通网,加强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服务为主,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方便市民获得体育服务.需要我们的体育服务人才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才能适应经济社会中,体育服务的信息化发展.

2.3 中美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比较

2.3.1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上主要有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专业以及体育管理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中开设最多的专业.据统计,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多达二百所.运动训练专业,该专业属控制设点专业,即只有少数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该专业.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和优秀运动员.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专业,属控制设点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教育科学、体育科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体育需求的转变,1995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要求毕业生应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知识和方法;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与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或称武术专业),也属控制设点专业.一般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并要求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和身体条件.

表1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2.3.2 美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表2)

表2 美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2.4 美国体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2.4.1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专业也越来越离不开和其他学科的密切介入,特别与一些自然科学及环境健康学科的联动整合.

2.4.2 我国体育师资骨干队伍主要由体育院校、系科培养的,而高校体育院校的专业系科设置上,仍未完全摆脱原苏联办学体制的影响.此外,我国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太多,加上近几年来的扩招,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成倍的增长.而随着体育教育就业市场的饱和,就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率逐年下降,从而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难度比以往大大增加的现象.

表3 美国高校体育院系第二专业(辅修)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2.4.3 我国的高校体育院系,在各自专业设置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的结合上考虑很少.而美国在这方面却能够始终与时俱进,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迅速在专业设置上作出调整.事实上,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以及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社会对健康、康复、休闲、娱乐的体育人才需求却不断增加,逐年呈上升趋势.

2.4.4 国内目前也只有少数几所体育学院开设较全面的各种专业.此外,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体育院系是不设辅修(第二)专业的.而美国高校体育院系开设的专业种类(包括辅修专业)(表3)较多,并且仍在增加.美国高校体院、系在名称与学科归属上,更注重于围绕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定位,他们始终在精心筹划,设置一些能符合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使得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高等体育院系只有主动纳入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体育改革的形势,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所需体育人才应具有:较强组织管理知识、丰富运动科学知识、多种运动技能知识以及现代化网络知识,才能适应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3.3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我国体育专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其他跨专业的领域,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习、环境健康、经济管理等知识都应纳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来.高等体育院系在开设新的专业时,完全可以加强与高校其他相关学科院系,课程开设也完全可以由其他院系和体育院系的老师共同担任.

3.4 从我国体育专业设置上,应随着市场需求和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以往的体育教育以及训练专业应适当调整招生人数,重新调整与改革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专业的设置布局、培养目标,加大对体育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美国的体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解决当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某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十一五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9(2):1-13.

〔4〕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 472-475.

〔5〕邹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研究[J].体育科学,2002年,22(2):15.

〔6〕刘小芹.论“订单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R].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2004年第二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件.

〔7〕刘代荣.对中美两国高等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的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3,(8):78-79.

G80-05

A

1673-260X(2013)03-0130-04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228);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93SS11001);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2101)展体育比赛,创造体育文化.可见,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行之路.

猜你喜欢

院系公共服务设置
公共服务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