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菌糠循环利用的研究1)

2013-08-06胡传久魏海龙程俊文付立忠李海波贺亮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5期
关键词:鸡腿菇菌棒木屑

胡传久,魏海龙,程俊文,付立忠,李海波,贺亮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3)

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伴随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大量的菌糠也显得越来越必要。如果这些菌糠不及时妥善地进行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轻则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以后种菇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病虫害大量蔓延与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1-4]。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一致认为,菌糠经加工处理后仍可作为绿色有机肥再作用到农田;或加工成生产节粮型饲料,用于鱼、禽、畜喂养;或经过配方调整继续作为原料用于栽培其他品种食用菌,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的利用,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同时,也完成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5-9]。从已有研究和食用菌产业特性看,循环生产已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与核心竞争力,食用菌菌糠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共识。但总体而言,当前食用菌菌渣处理模式尚不够成熟,处理手段有限,应用范围狭窄,造成了较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10-14]。本试验研究了用栽培香菇后的废菌棒粉碎成木屑栽培榆黄蘑,再用栽培榆黄蘑后的废菌棒生产鸡腿菇,探索菌糠资源的多级利用模式,为延长生物质资源循环链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香菇、榆黄蘑、鸡腿菇均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保存。

1.2 培养基配方

1.2.1 香菇培养基配方

香菇菌棒培养料配方: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约60%,pH值自然。

1.2.2 榆黄蘑培养基配方

试验配方为:香菇生产后的无杂菌感染的废菌筒料28%,杂木屑50%,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约60%,pH值自然。

对照配方为: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约60%,pH值自然。

1.2.3 鸡腿菇配养基配方

试验配方为:榆黄蘑生产后的无杂菌感染的废菌筒料50%,软质杂木屑20%,玉米芯22%,麸皮5%,营养素2%,石灰粉2%,石膏粉1%;

对照配方为:软质杂木屑70%,玉米芯22%,营养素2%,麸皮5%,石灰粉2%,石膏粉1%。

1.3 栽培步骤

香菇按常规技术配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育菇、采收。

将袋料栽培香菇后的无杂菌感染的废菌棒粉碎成木屑,按配方配料,然后对配料预湿建堆,在配料熟化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袋接种,选用袋子规格为长45cm×宽20cm×厚0.02cm的低压聚乙烯袋接种。袋料栽培榆黄蘑投料950kg,试验700袋,其中对照100袋。

当生产的榆黄蘑采收结束后,将无杂菌感染的废菌棒破碎,在各配料充分混合、拌匀后将培养料含水量调至达65%左右堆料发酵,发酵完毕后,选用长45cm×宽20cm×厚0.01cm的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干料约1kg,采用4层菌种3层料的环形方法接种,接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0%,袋中用直径2cm的木棒打通,形成通气孔,袋两头筒膜塞进通气孔约5cm,用塑料软泡沫或海绵体将通气孔封住,适温培养至菌丝满袋后,移入大棚,适温下盖土调湿。袋料栽培鸡腿菇投料650kg,试验400袋,其中对照100袋。

2 结果与分析

表1 榆黄蘑与鸡腿菇的产量表

用袋料栽培香菇后的废菌料再栽培榆黄蘑,从表1得知,试验平均每袋产鲜榆黄蘑1.49kg;对照平均每袋产鲜菇 ,其产量差异不大,从培养基配方得知试验对木材的用量也减少了28%。如果规模化推广利用,可以节约对木材消耗,每万袋可节约木屑2800kg。

再用上述栽培榆黄蘑的废菌棒栽培鸡腿菇,试验平均每袋产鲜菇1.04kg;对照平均每袋产鲜菇1.28kg,该试验配方对木材的用量减少50%。产量上比对照每袋降低0.2kg,因为鸡腿菇栽培时需要覆盖土壤才能出菇,土壤的质量对鸡腿菇的产量影响较大,同时值得研究的是要筛选出更加适宜的配方。

3 结论

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木资源。伴随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林木资源的过量消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栽培食用菌后剩下的培养料,菌糠仍含有相当可观的未被利用的营养成分,由于不同种或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对营养成份的分解同化能力和需求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食用菌菌糠配料循环模式的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表明,对食用菌菌糠多级利用是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促进农业增效,菇农增收。

[1] 张林芳,王峰,赵厚坤,等.菌糠肥料及其在种植业中的应用[J].食药用菌,2011,19(2):17-18.

[2] 张良,李宗堂,邢雅阁,等.杏鲍菇菌糠草菇产业化再栽培研究[J].食用菌,2012(3):64-65.

[3] 韦强,黄漫青.杏鲍菇菌渣栽培金针菇配方试验[J].食用菌,2010(3):29-30.

[4] 彭荣,高媛.利用菌渣栽培草菇的试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3):306-307.

[5] 古国奎.浅析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07,22(4):79-80.

[6] 史雅娟,吕永龙.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J].环境科学进展,1999,7(6):32-37.

[7] 严立冬.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J].环境与开发,1998,13(2):2-23.

[8] 包著勤.食用菌废培养料再利用技术[J].食用菌,2004(6):20-21.

[9] 万水霞,朱宏赋,李帆,等.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9,28(3):20-22.

[10] 李德兴.浅谈制约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与对策——对开化县等浙江省欠发达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食用菌,2007(3):1-3.

[11] 潘慧锋,陈青.浙江省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剖析[J].中国食用菌,2010,29(3):60-62.

[12] 米青山,王尚堃,宋建华.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84-287.

[13] 李学梅.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3(5):40-42.

[14] 冀宏,赵黎明,汪虹.食用菌产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与实践[J].食用菌,2007(2):1-3.

猜你喜欢

鸡腿菇菌棒木屑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木屑
不同种类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比较试验*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