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磷脂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2013-08-06邬本成王改琴

猪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胆碱磷脂消化率

沈 波,邬本成,王改琴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太仓 215437)

磷脂是分子中含有磷脂酰胆碱的复合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中。大豆磷脂则是毛油精炼产生的副产物,其在大豆油脚中的含量为40%~50%。其产量在国内很大,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但目前对于将饲料级磷脂油作为乳化剂在饲料中使用,用以提高脂肪消化率、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一直富有争议。近来,豆油已经非常昂贵,相比之下饲料级磷脂油的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开发和利用磷脂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大豆磷脂的理化性质

磷脂根据来源可分为大豆磷脂、菜籽磷脂、玉米磷脂、花生磷脂、蛋黄卵磷脂等;其成分大同小异,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通常这类物质由1分子甘油、2分子脂肪酸链(R1+R2)和1分子的磷酸基团与胆碱、乙醇胺或肌醇形成的酯化物共同构成(见图1)。植物磷脂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酸为主,尤其亚油酸较多;磷元素平均含量为1/26.31(m/m),灼烧完全后生成P2O5。其中大豆磷脂来源丰富,价格适中,应用研究相对较多。纯净的大豆磷脂在室温下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油脂、脂肪酸及苯、乙醚、己烷等有机溶剂,部分溶于乙醇,极难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在空气中或阳光下不稳定,易氧化成淡黄色或棕色,当温度超过150℃时开始分解,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易水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氨基醇、肌醇等,由于大豆磷脂分子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大豆磷脂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性,且由于磷脂分子具有双亲性。因此,大豆磷脂表现出较好的乳化性[1]。

图1 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

目前市场上的大豆磷脂,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大豆磷脂油(粗磷脂)、粉末大豆磷脂(固体磷脂)、醇精制大豆磷脂、改性大豆磷脂等。其中大豆磷脂油,是大豆毛油脱胶产物经过简单脱色、干燥后的产品。由于工艺简单、来源丰富,价格适中,近年来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磷脂的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

2.1 大豆磷脂的营养价值

大豆磷脂油中含有油脂、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2]。市场上的大豆卵磷脂油通常含有65%~75%的磷脂(包括19%~21%的PC,8%~20%的PE,20%~21%的PI和5%~11%的其他磷脂),33%~35%的甘油三酯(豆油)以及其他物质。其能量约为中性油脂的75%~80%,可用于替代饲料中的油脂,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此外,大豆磷脂中富含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可平衡饲料中的必需脂肪酸;而磷脂在生物体内可经各种酶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磷酸和各种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等)[3];甘油可以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参与糖代谢;脂肪酸经β-氧化作用而分解;各种氨基醇可在体内再次合成磷脂,胆碱还可以通过转甲基作用转变为其他物质。磷脂中的磷是有机磷,这和无机磷的消化率有很大的不同。磷脂油中的磷的吸收是通过脂肪的乳糜微粒进行的。因磷通过化学键存在于磷脂分子中,所以可以推测磷的消化率等同于磷脂的消化率,一般为90%。但必须考虑到,当劣质的脂肪源或肠道健康问题存在时,磷脂中磷的消化率也会降低。

2.2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

大豆磷脂油具有形成细胞膜、促进血脂代谢、保护胃黏膜和提高机体免疫等生物学功能。磷脂中胆碱部分(乙醇胺等)因磷酸基团的存在为阴性亲水基团,长链脂肪酸为疏水基团。通过上述双亲性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2.2.1 构成动物细胞生物膜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补充磷脂有助于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增加膜流动性和膜酶活性,修复被自由基损失的生物膜,从而保护机体,促进生长。

2.2.2 促进脂类代谢,保护血管和肝脏

磷脂水解后释放出的胆碱,对脂肪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与肝脏中的脂肪结合,然后以磷脂的形式通过血液循环及时代谢,从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磷脂的乳化作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积,同时可改善脂肪的吸收与利用。因此,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2.3 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

磷脂水解后释放出的胆碱,经体内酶作用后可生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促进大脑神经突触迅速发达,从而使大脑中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提高大脑活力。

2.2.4 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大豆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可作用于泌酸区胃黏膜上的黏液,其表面活性的特性对胃黏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2.5 增强机体免疫力

大豆磷脂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大豆磷脂中的亚麻酸可有效调节花生四烯酸、白细胞三烯和前列腺素的生成,促进抗体生成、减轻炎症反应。

3 大豆磷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由于大豆磷脂的特殊性质和生理功能,在饲料中添加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强化饲料中胆碱、肌醇、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促进动物对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减少饲料中油脂的氧化及粉料含量,改善适口性;防止饲料自动分级,改善制粒,减少能耗和设备磨损[4]。

仔猪出生后随着日龄增加,其胰脂肪酶的活性也逐渐增加,但在断奶后第3天下降到最低,然后直线上升。此外,在该过渡期胆汁的分泌也存在同样趋势。生产中为了减轻仔猪断奶后的应激反应,防止仔猪断奶后体重减少和死亡,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油脂以提高其能量浓度;但由于早期断奶的仔猪消化机能尚未健全,对乳脂和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存在很大的差异。试验表明在仔猪断奶日粮中添加磷脂,有助于仔猪对脂肪的消化,可避免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泻等问题,适宜添加量为日粮的1%~2%。

张兆琴[5]等研究显示,大豆磷脂可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能量利用率,仔猪日增重和采食量随大豆磷脂水平增加而增加。国外有研究表明[6],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脱油大豆磷脂,仔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5%,料重比降低7.5%;添加0.6%时日增重提高17.1%,料重比降低12%,并可提高仔猪对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2%~3%。史加宁[7]等将玉米膨化粉、大豆浓缩磷脂混合后饲喂仔猪,与单独使用玉米膨化粉相比,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料肉比和成本降低。

也有研究认为磷脂油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其断奶日龄、添加水平及日粮油脂品质密切相关。Cho[8]等指出,用0.5%卵磷脂等量取代豆油(教槽料中豆油为5%)时,从断奶后第4天开始试验,脂肪在整个肠道的消化率及回肠消化率均没有明显改善,其中脂肪的总消化率为80%,回肠消化率是72%。但是单甘脂类的浓度在0.5%~1.0%时,脂肪的消化率得到提高。这提示,当日粮中的脂肪易于消化时,添加卵磷脂没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当机体处于亚健康水平时则可以提高脂肪的消化率至正常水平。

4 饲料中添加磷脂油注意事项

饲料级磷脂油的能值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植物油,其营养价值和磷脂油组成、来源及混合的油脂类型相关。目前,只有当饲料级磷脂油价格足够低(为豆油的75%左右)时,其作为豆油的替代品才有意义。且日粮中磷脂油添加量应根据饲料本身磷含量、磷脂油中磷脂及脂肪酸含量而定。通常动物越小,饲料中脂肪及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所需的磷脂越多。此外,磷脂可部分替代磷酸氢钙中的磷和合成的氯化胆碱。

通常磷脂油黏度大,在饲料中添加时不易混合均匀。添加时用加温的方法降低其黏度,经与油脂预混合后再进入混合机,且该过程能使其两亲性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乳糜微粒的形成,提高脂肪消化率。磷脂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容易酸败,在饲料中使用时最好现拌现用,如需长期储存,必须添加抗氧化剂,有条件的厂家可对磷脂油进行包埋处理。

5 小结

磷脂油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但其作用效果与家畜的生理阶段、日粮脂肪来源与组成、肠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在添加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使磷脂油这类副产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1] Owen R. Fennema. 食品化学[M].王璋,许时婴,江波,等,译.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余涛.大豆油脚的综合利用[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

[3] Li Y D,Peisker M.Soybean Lecithin in Animal Nutrition[J].Feed Magazine,2005,1(2):28-34.

[4] 蔡卓,程龙军,江彩英,等.大豆卵磷脂的研究现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37(9):34-37.

[5] 张兆琴,徐占云,秦睿玲,等.日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断奶仔猪的影响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 (01):41-44.

[6] Klaus D G.De-oiled lecithin for piglet[J].Feed international,1994,(09):22-30.

[7] 史加宁,王瑾,刘滨城, 等.大豆磷脂与玉米膨化混合粉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4):36-38.

[8] Cho, J H, Chien, Y J, Yoo, J S, et al. Evaluation of fat sources(lecithin, mono-glyceride and monon-diglycerde) in weaned pigs:Apparent total tract and ileal nutrient digestibilities[J]. 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2(2):130-133.

猜你喜欢

胆碱磷脂消化率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