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效果初探
——一项基于偏误分析的实证研究
2013-08-05王汀葭
王汀葭
(中山大学 翻译学院,广东 珠海519000)
一、口译理论与实证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口译课程已成为我国众多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必修科目之一,相关的口译教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中。但当前,我国口译教学研究多限于经验性的总结、讨论,实证研究较少。迄今为止,依据口译员所需的素质要求,通过偏误分析,对高校本科口译教学进行评估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
本研究所关注的连续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CI)又称交替传译,简称连传或交传,即“一种为演讲者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传递信息的单向口译方式”,适用于演讲、授课、高级会议等多种场合,口译过程中,译员的源语和目的语固定不变[1]。
准确、流利是衡量口译表现的两大标准:准确包括主题、论点、风格、词语、口吻等多方面的准确性;流利则包括译员对源语信息的感知、解析速度,及用目的语进行编码、表达的速度[1]。一般而言,口译时间应不长于发言者的讲话时间。口译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接受、解码、记录、编码、表达[1]。
巴黎释意派代表学者Seleskovitch曾提出口译能力的四大模块:双语支柱、社会文化积累、百科知识、专业技能[2]。何其莘认为,专业口译员素质应包括三方面:语言能力,百科知识和口译技巧[3]。
当前,口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条件有限等,而口译教学领域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口译课堂应当侧重口译技巧的训练还是实现语言能力培养和口译技巧教授的结合。
本实证研究以40名英语 (翻译)专业学生为对象,针对其译文中出现的偏译、漏译、误译、停顿过长/多次重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等五大偏误进行统计、分析,关注了口译初学者的连传表现,所选语料考查了学生的中英双语能力,从语言能力、知识 (社会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三大专业素质要求出发,评估教学成果,探索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对策。
二、实证研究设计
本研究设立实验对照组:
A组:20名英语 (翻译)专业大三学生。本实验开展时,A组学生已接受了近一学期的连传课程,掌握了基本的连续传译知识、技巧。
B组:英语 (翻译)专业大四学生及本院口笔译专业研一学生,共计20名。本实验开展时,大四学生已接受了近一学期的同传训练,具有较好的连续传译能力,而研一学生已完成本科阶段连传、同传的训练,有着较好的口译综合能力。
本实验语料分别选自两篇中、英文发言,均来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考试 (CATTI)英语二级口译实务模拟题。英译汉、汉译英的语料分别为两段关于经济发展、旅游的讲话,同一主题下的两段发言内容连贯。模拟题的参考译文将作为偏误分析的重要依据。四段语料分别注重细节、逻辑、文化负载信息、专有名词的考查。
试音后,开始播放音频,学生按照音频提示,逐段翻译语料。学生需在每段发言结束、提示音响起后,进行口译,在下一次提示音响起前结束口译。实验结束后,根据参考译文,对40名对象的口译表现进行偏误分析,关注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本研究所统计、分析的偏误类型包括:偏译、漏译、误译、停顿过长/多次重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译等五个方面。
三、实证研究分析
(一)整体评价
A、B两组整体错误统计情况见下表:
上述数据显示:经过一定的连传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四段语料的主题、整体逻辑和演讲者的情感态度,但在偏误控制、信息准确性、流利度、语流的稳定度、听众感、临场应变等方面,B组学生的表现明显好于A组,这应归功于B组学生更为丰富的课堂训练和实战经验。说明通过一学年的口译课程,加之日常的自主训练和实战经验,学生的连传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
然而,A、B两组均存在上述五类偏误,表明一年的连传课程并未彻底消除上述偏误,而误译仍是最需要克服的偏误类型。误译产生的主因是,在解码过程中,学生未能正确理解源语信息,由此可见源语听辨能力对译文质量的重要性,口译教学应进一步重视该能力的培养。
(二)各段落语料偏误分析
1.英译汉 (经济)第一段落分析 (参考译文中,粗体部分为重要信息点或逻辑链,要求准确翻译,下划线部分允许较为灵活地释意。以下译文相同)
该段落的特点是细节、数字较多,着重考查语言能力及对于细节信息的听辨、把握。难点在于,在接受、解码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信息点相应的时态,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该段语料分析显示,两组学生普遍将“一年前”误译为“几年前”,“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将达到4.5%”误译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4.5%”。因此,作为口译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一,语言能力的训练,尤其是B语听辨能力的提高应受到连续传译课堂教学的重视。
2.英译汉 (经济)第二段落分析
该段落的逻辑性较强,着重考查语言能力及对于原文逻辑的把握。其难点为理解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带来活力的逻辑链,并能够清晰、准确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在翻译过程中,两组学生对“市场动力的全球化”和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带来活力的逻辑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译、漏译。A组还出现了漏译“现在的经济活力越来越多地由市场调控”和将逻辑链的主语“大国”误译为“企业”的情况。说明,口译初学者的语言基础普遍较薄弱,语言基础的巩固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应受到连传课堂的持续重视。
3.汉译英 (旅游)第一段落分析
该段落的特点是并列信息、文化负载信息多,且理解、翻译难度较大,着重考查文化知识及口译技能。难点在于,在及时整理并列信息的同时,还要对文化负载信息做出快速反应,遇到无法顺利翻译的信息时,学生还应有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补救策略。
实验数据表明,该段落对两组均有较大难度,但B组较好的精力分配、语流控制、临场反应和策略选择使其译文出错率更低。比如,对于“观国之光”,A组普遍选择翻译,而所分散的时间、精力使其在处理后文时出现更多误译,而B组则倾向于漏译,以便更好地处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
上述表现说明,一方面,连传课程教学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更为完整、准确地翻译难度较大的语料的能力。另一方面,现有的连传教学在教授实用的口译技巧和策略,提高控制力和稳定性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复杂、棘手的语料,更熟练地运用恰当的口译技巧以保证译文质量。
4.汉译英 (旅游)第二段落分析
该段落的专有名词较多,内容整体难度不大,但内在逻辑不明显,着重考查百科知识和语言能力。学生需准确翻译专有名词,捕捉信息的内在逻辑,并精炼、准确地表达在译文中。
连传过程中,A组普遍误译“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漏译“世界自然遗产地”,并不自觉地多次重复单词,影响语流。而B组仅有个别学生误译“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可见,本科连传教学已在教授常见专有名词和相关知识方面引起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注重训练学生更为有效、准确地处理陌生信息,把握原文逻辑,保证译文的完整性和口译表现的稳定性。
四、口译课程教改对策
经过一年的连传课程培养,B组的偏误频率明显低于A组,说明连传课程已对口译初学者在口译学习、实践中常见的偏误类型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现行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口译能力和表现。
然而,B组依然存在上述五类偏误,尤其是误译、偏译、漏译的比重仍较高,因而,连传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完善知识体系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具体建议如下:
(1)注重平衡语言能力训练和口译技巧教授。
多数口译初学者的双语应用能力并未达到熟练水平,纯粹的口译技巧训练无法弥补语言能力薄弱所导致的障碍,尤其是B语听辨的障碍。建议未来连传课堂应注重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平衡好语言能力训练和口译技巧传授的比重,使口译初学者巩固语言基础,更好地掌握口译技巧。
(2)丰富教材内容与形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目前,连传课程所用教材多为大会发言或演讲,内容与形式都较为单一。建议未来可拓宽教材选择的范围,在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更多元地选取适合的语料,以提高学生对不同语料的适应力、灵敏度,扩大知识储备,提高临场反应力。
(3)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模拟训练,培养口译技能。
口译初学者所接受的口译知识、技能多限于课堂,为使其日后能够顺利适应实战环境,建议可在连传课堂中适当增加模拟实训,让学生在假定的实战环境下身临其境地学习口译,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口译技能,尤其是补救策略的选择及应用、临场应变能力和稳定性。
(4)完善口译教学评价体系。
口译初学者较易受到母语的负面影响,在译文中出现较多的停顿、重复、口误等,影响语流及译文质量。未来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学生互评、自评,既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口译水平,又加强学生的自我监听意识和听众感,主动克服母语的负面影响,提高译文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现行的连传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口译技巧、错误控制意识,改善译文质量等。未来连传课程可在注重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控制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我监听和译后评估意识等方面作积极的改进。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