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患者院外自杀行为调查与分析

2013-08-05陈雪芹

关键词:撞墙婚姻状况家庭

陈雪芹

(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1996)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升至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第二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1]。抑郁症患者是发生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与自杀密切关联,抑郁症患者中,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 28.5% ~63.7%[2]。其中大多数在医院外治疗,预后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抑郁症的的自杀行为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其自杀行为包括:割腕、过量服药、撞墙、高处坠落、跳鱼塘、自溢等,为了加强防治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抑郁症患者院外自杀行为的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01~2010年期间我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中,每年随机抽取50份病例,共500例,均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个人史提供)、婚姻状况、病程、自杀行为类型等,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包,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类型分布情况 500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抑郁症患者中有280例发生过自杀行为,全部发生在家庭或居住地,其中有31例又在病房内发生自杀行为;部分患者曾发生过两种自杀行为。

表1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类型统计[n(%)]

2.2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分类统计表,见表2。

表2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分类统计比较[n(%)]

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进行两两比较,年龄方面,青少年与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1,P <0.05),青年与中年、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P <0.01;(χ2=16.27,P <0.01).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与高中及中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7,P<0.01)。婚姻状况方面,丧偶或离异与已婚、未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P <0.01;χ2=13.18,P <0.01).以上结果表明,19 ~34 岁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婚或丧偶的抑郁症患者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3 讨论

表1显示,500例抑郁症患者中,撞墙者200例,占40%,过量服药者占20.4%,割腕者占7%,跳鱼塘者占1.6%,自溢者占2%。这些数据远远高于正常人,表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高,是自杀行为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现实,不仅影响自身安全,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自杀行为患者中,撞墙、过量服药等行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原因:与性激素的不同、男女心理社会应激的不同,已及对待应激行为模式的不同有关[4]。女性较男性生活更艰辛,遇到的应激事件多,常处于负性生活事件体验之中,又缺乏有效的应付对策。另外,妇女分娩后由于内分泌的影响也容易引起抑郁发生自杀行为。从年龄结构看,19~34岁居多,其原因:该年龄段是家庭事业上升期,患者情绪不稳,加上工作、社会压力大,容易发病。婚姻状况中,丧偶或离异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具多,说明人们在经历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抑郁症的发病系数升高,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在发病中起"扳机作用"[5],以死求解脱而产生强烈的自杀观念和行为.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多,这与她们受的教育少、家庭有效支持少、对事物的判断性差有关。

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可出现在疾病的各个时期,往往事先计划周密,行动隐蔽,逃避家人的注意,应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大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亲属对患者病情的认识。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活单位,家庭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支持者,家庭支持系统对抑郁症患者起着直接或见接的这作用[6]。提高家庭的支持度,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1] 彭江发,刘奋,梁杰,等.氯丙咪嗪静滴、无抽搐电休克及米氮平口服对抑郁症自杀观年急性干预的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2,12(6):423.

[2] 陈德,夏友春,严善明,等.抑郁症的自杀行为[J].临床精神医学组织,2005,5:16-17.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168.

[4] 张亚林.高级精神病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378-379.

[5] 胡佩诚,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84-185.

[6] 卢世臣,王秀菊,任艳梅.家庭关怀度对抑郁症生活质量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225.

猜你喜欢

撞墙婚姻状况家庭
头撞“南墙”,“回头”再探!
家庭“煮”夫
撞墙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恋练有词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走路会撞墙
年龄以及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