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泰安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状况分析
2013-08-04孙颖慧孟敏朱琳胡丽王志平
孙颖慧 孟敏 朱琳 胡丽 王志平
(解放军第88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71000)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意见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探索影响学生体格发育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各项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笔者抽取山东泰安市10 459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体检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2012年泰安市10 459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段6~11岁、高中段15~18岁,实检人数为10 105名,受检率达96.62%。
1.2 研究方法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体检项目,对泰安市所辖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本资料主要取学生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视力、血压、沙眼患病率为监测资料。经过对学生集中体检,将体检资料录入学生健康体检管理软件(济南圣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山东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体检机构版),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图1~2,表1)
图1、图2显示,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平均数呈现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符合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一般规律。10岁以前,同龄女生体质量略低于男生,10~16岁女生体质量略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男生肥胖占28.56%,女生占13.64%。男女营养不良和沙眼所占比例不大,均在2%以下。附表根据视力判断标准[1]采用标准亮度下国际标准视力表,常规检查5 m远视力,凡裸眼视力在5.0或者5.0以上者为正常,低于5.0者为视力低下。表1显示各年龄段视力低下综合情况,男生占38.46%,女生占44.86%,女生稍高于男生。不同年龄组女生视力低下发生率高于男生,除6岁、11岁年龄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年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身高 体质量 胸围
图2 肺活量
表1 泰安市中小学生各年龄段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3 讨论
3.1 泰安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寒暑适宜,光温同步,居民营养及生活水平居中,受环境和经济状况影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数据与全国青少年比较,处于中等水平,与全国和部分省市报道一致[2]。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33%,营养占31%,运动占20%[3]。另外身高有很大的性别差异,人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生到6岁,第二个阶段7~12岁,为发育阶段,第三个阶段13~15岁(女),14~16岁(男),此阶段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泰安市中小学生发育高峰期男生16岁身高在175.45 cm,女生15岁在163.31 cm。与发育阶段11岁男生147.82 cm、女生146.2 cm相比较,男生增长了27.63 cm,女生增长了17.11 cm。第四个阶段16~17岁(女),17~18岁(男)此时称为发育低潮期。泰安市男生在18岁身高176.97 cm,女生在17岁163.75 cm。男、女生比发育高峰期分别只增长了1.52 cm、0.44 cm,此阶段基本接近成人身高。研究显示本市体检状况与全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吻合。人均身高的变化能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联合国将身高这一指标拿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情况,专家认为,身高指数甚至比传统的人均收入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4]。
3.2 泰安市中小学生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体检资料分析:泰安市中小学生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男生肥胖率28.56%,女生肥胖率13.64%,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41,P<0.05)高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8.2%[5]。根据肥胖度划分:超过标准体质量20%为肥胖,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1%~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6]。体检结果显示,年龄越小,肥胖率越高,青春期后,肥胖率反而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溺爱,小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户外活动;随着年龄增长,经过青春期生长高峰,身高及各器官功能发育迅速,并且这期间学习压力加大,课业负担加重,体质量增长相对迟缓,肥胖率下降。青春期后,女生对审美观的改变,注意保持身材,控制饮食,肥胖率低于男生。肥胖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健康,现代医学证明肥胖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病风险,而且肥胖后由于体型变化,体力下降,有诱发各种慢性病潜在危险,对中小学生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改变中小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控制高热量饮食的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家长和学校大力鼓励中小学生多做户外活动,减少和控制肥胖的发生。
3.3 泰安市中小学生体检结果视力状况分析 泰安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随年龄段上升的趋势,和国内报道相吻合[7-9]。同年龄段女生视力低下高于男生,与相关结论一致[10-11]。泰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小学段(6~11岁)低年级学生,学业负担轻,相对服从家长老师督促,尚能保持良好学习姿势,此时学生的视力低下水平较低,到小学高年级9岁左右起,视力低下率增长速度明显升高。中学段以后视力低下增长速度有所缓和。面临升学负担,课业增多,平时用眼不卫生,眼镜度数和眼睛度数不符,戴隐形眼镜等,本研究显示男生16岁,女生15岁,视力低下率在50%左右。此时的近视一般为假性近视,所谓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看近距离的物体,睫状肌过度收缩暂时无法放松,导致晶状体变厚,屈光能力增强[12]。此时积极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学校定期做预防近视的讲座,宣传用眼卫生,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连续学习不超过1 h;多做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提高预防近视的自觉性。家庭改善采光条件,晚间学习应采用单光源防眩目灯 (无闪频自然光的防近视护眼灯)。此外,近视的发生还与“叶黄素”的摄入过少有关,叶黄素对视网膜的“黄斑”有重要保护作用,多吃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加强眼部营养,增进血液循环,预防近视。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卫生行政部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要求有资质的医院体检机构在学校中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工作,进行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体格发育、预防常见病具有积极意义。
[1]桑丽丽,郭秀花,徐亮,等.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家系遗传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62-1063.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6-9.
[3]许涤非.增高有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9.
[4]张飞鹏.影响青少年身高生长因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92.
[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
[6]李静,马军.1995年与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959-960.
[7]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81-286.
[8]张伟,郝冬梅,张敏洪,等.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4):765-766.
[9]万媛媛.夹河中学学生视力不良动态分析[J].中国校医,2009,23(5):3.
[10]刘辉,戚建江,朱晓霞,等.杭州地区2009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748-749.
[11]严志玲,王萍,韦琳,等.柳州市2004与200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81-82.
[12]樊郑军.科学矫治近视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