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欣赏课程CLIL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英语强化班为例
2013-08-03马莉
马 莉
一、引言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多以普通英语能力教学为主,教学重心放在词句讲解、语法分析等基础层面,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就是语言技能本身。这种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已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要求,而将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伴随着近年来各种CLIL(Content-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项目的成功实施,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的肯定。
二、CLIL概述
(一)CLIL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CLIL即内容-语言融汇式学习,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芬兰学者Marsh教授在1994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指通过一门外语学习另一种学科或者学科的部分内容,并且通过一种基于内容的学科来学习外语[1],因此CLIL具有同时学习学科内容及一门外语的双重教学目的[2]。CLIL教学理念对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双方同样重视,认为二者是一个教育整体不可分割且互为裨益的两个部分。
CLIL源自欧洲中小学的语言课堂,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欧盟非英语国家教育领域盛行[3],荷兰有90%的中学采用CLIL教学模式。2003年欧盟委员会在颁布的一项旨在推进语言学习和语言多样性的《行动计划》中,将CLIL正式列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创新手段。近十年来,这种内容与语言相融合的教学形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
CLIL教学理念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4]。Hymes认为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1)形式是否可能——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2)实际是否可行——产生能被人脑解码的句子的能力,3)运用是否得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应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能力,4)语言的可接受性——话语被完成的事实。在Hymes看来,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应包括心理、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判断能力。[5]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从社会学角度来阐述,注重语言的社会属性,把语言看作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认识。
(二)CLIL的教学模式及优势
CLIL本身没有固定模式,常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语言教学、主题式语言教学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浸入式语言学习等教学形式实现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的互为语境。
CLIL教学模式把外语作为非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将语言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统英语教学以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提高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显著不同,CLIL强调要让知识内容作为载体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和媒介。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和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的工具,语言知识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附带习得,从而使语言与学科内容得到完美的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CLIL教学理念在英强班英美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实践
(一)CLIL教学可行性。CLIL教学的实施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基本要素
首先,授课对象需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的前期准备,有足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教育部基础司2007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能使用450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以上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以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强化班为例,该班学生高考总成绩通常优于同届同专业其他学生。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需先修包括实用英语语音、英语演讲等语言基础技能课,对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系统地训练和强化提升。授课对象的外语能力为CLIL教学在大学三年级阶段英美文学欣赏课堂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其次,任课教师不仅要精通外语,更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计划者和实施者,也是顺利开展CLIL教学的关键[6]。在荷兰,教师进行CLIL教学先要经过为期两年的在职英语培训。就本校英强班英美文学欣赏选修课而言,授课教师来自外语学院,多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专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英语语言教学经验丰富,同时具备扎实的西方文学知识。既能用英语掌控CLIL教学过程,又对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了如指掌,为内容与语言融汇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CLIL教学的深入开展及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亦可考虑与人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教师进行跨院系合作共同授课,或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学习相关专业,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
再次,CLIL课堂教学需要4Cs要素。英格兰教授Coyle提出[7],成功的 CLIL课堂应包括四个方面:Content(内容),Communication(交际),Cognition(认知)和 Culture(文化)。 内容指在课程中汲取特定的专业知识;认知是培养学习者把内容理解同非母语语言联系起来的思辨能力;交际是以外语作为工具学习其他学科内容,并锻炼语言的使用;文化指语言与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认知深层文化蕴涵。英美文学欣赏课堂上,学生以英语为交际手段学习诗歌、小说、文学流派等文学及西方文化知识,巩固了语言知识结构,同时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提升。
Coyle的4Cs概念图示
(二)CLIL教学效果
CLIL模式下的英语课程,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英语学科资料或交流实际案例,在专业学科领域与国际接轨,切身体会英语的“实用性”,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来学习学科知识,学生可以即刻将所学的语言付诸实践,享受到英语带来的“即时效益”和现实意义,成为他们学习语言强有力的动力因素。在学习、应用、实践和提高语言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美国学者Deci等认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外在动机由工具性目标产生。CLIL关照下的英美文学欣赏课堂,将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学习西方文学知识这一外在动机和附带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这一内在动机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使用综合测评方法,既考虑到语言学习的目标,又要兼顾学科教学目标。双重考核要求下,采取让学生在课前考察英美文学史中某一流派或作家相关信息,总结、归纳、分析之后在课堂上使用目标语言发表简短演讲,结合小组讨论与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整个评价过程。这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鼓励学生课余不断进行自主学习,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语言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学科知识和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CLIL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教材的建设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工作[9]。目前英强班英美文学欣赏课程所使用的是国内出版的教材,辅以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特点收集的材料,教学效果良好。随着CLIL教学逐步走向正轨,也可以考虑直接引进国外原版的相关教材,或者结合课程专业特点针对本校同类型学生编写难度适中、内容适合的课程配套教材。
四、结束语
CLIL教学理念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学科知识,这样的学习状态最接近母语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将英语语言教学与英美文学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以英语语言知识促进对文学专业内容的学习,以文学为语言知识的提高提供习得的环境,激发学生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巩固和拓宽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CLIL理念适用于英语强化班英美文学欣赏课程,适合以理工科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兼具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1]David Marsh.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The European Dimension-Actions,Trendsand Foresight Potential[M].2002
[2]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2
[3]Yolanda Ruizde Zarobe.“CLIL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Basque Country”[J].International CLIL Research Journal,2008:1(1):60-73
[4]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2001,8:52-56,63
[5]D.H.Hymes.1971.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xtracts in Brumfit and Johnson(eds.)1979.inStyle,V32,No.2
[6]马莉.CLIL教学理念与高校公共英语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305
[7]DoCoyle.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10 (5):543-562
[8]Edward L.Deci & RichardM.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1985
[9]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