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美比较研究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诉求

2013-08-03宋丽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咨询辅导员

宋丽英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征途中,承载了教育管理的重要使命。他们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纽带,引领着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强堡垒,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着应有的贡献。在国外,同样活跃着一支高校辅导员队伍。他们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专业水平与我们有何异同,有必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依据时代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打破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接触、交流的思想障碍,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借鉴、吸收别人有益的东西发展自己。[1]这样可以收到“对镜”的效益,“借鉴”的作用,“互补”的功能,对于推动我们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逻辑起点和发展历史比较,诉求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一)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历史比较

中国的辅导员制度始于1953年,由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创造性地提出,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此项制度旨在为保证党对高校的指挥与领导,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生辅导员是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他们直接参与实际的校园管理,工作热情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同时兼顾学生的事务管理。辅导员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辅导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由此,辅导员制度延续至今,并得到良好地推广与发展。

美国的辅导员制度至今约有100年的历史。1937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出版的《学生人事宣言》标志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美国高校的确立,里面提到的学生工作原则至今仍是指导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依据。[2]从美国辅导员协会(ASCA)对辅导员工作的解释来看,之所以需要辅导员,是因为当教学、课程、硬件、管理等高等教育环节越来越完善的时候,一些外围的改革却跟不上,这些外围的工作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等。由此可见,美国的辅导员是随着高校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辅导顾问工作诉求的时候才产生的。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著名学者派司利和麦克马洪则赋予了辅导员九方面的责任: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咨询服务;辅导课堂学习,配合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学习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专业发展;担当家长、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纽带,为他们提供咨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帮助学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帮助家庭成员建立信任,达到和谐相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纠纷,让他们把精力更好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预防自杀、避免意外怀孕、远离毒品、减少中途退学、预防道德沦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我国的学生辅导员制度是从外部设计出来的,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设计的;而美国的辅导员制度则是内生出来的,是随着教学、课程、硬件、管理等高教环节的进步,产生了对辅导咨询工作诉求的情况下才逐渐创设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辅导员制度除了社会性、服务性要求以外,更富含着一种政治性要求,而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则主要承载着社会性要求。

(二)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措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辅导员的根本任务,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围绕促进学生成才这一终极目标,我国辅导员角色的功能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此项工作可以由省级高等学校辅导员协会利用寒暑假期间,对在职辅导员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专业化培训。如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以此让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创业准备与心理调试、求职技巧与心理适应、职业人过渡与环境适应等项目的咨询与指导。如心理咨询师培训,以此在高校中以“相谈室”或“相谈中心”为环境媒介,由辅导员主持设置有关学习、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烦恼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和精神治疗咨询等服务项目。再如社会(生活)咨询师培训,其内容可以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运动学、营养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知识,最终通过众多个体的高度专业化形成高水平的整体综合化。另外,还可以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和促进各学校辅导员之间的工作交流,为辅导员搭建知识学习和业务交流的平台。

二、工作职责和业务水平比较,诉求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员工作新模式

(一)中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比较

中国的高校辅导员统称为政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工作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指导、就业指导、党团活动、班级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辅导员和学生关系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一种主动获取信息的状态,对教育和管理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样的工作角色需要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但中国现有的高考制度选拔人才存在文、理学科类差别。文科类人才往往缺乏理工科知识,理工类人才又往往偏废了文史知识的学习,而且教育学、心理学这样的课程在师范类院校中普遍得到学习和重视,综合类高校一般不安排这样的课程。以上现状导致了辅导员角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咨询和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美国的辅导员一般依据从事的专业进行分类,结合教学外围的实际需要划分,包括专职的学习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还有兼职的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住宿辅导员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到不同的辅导员处进行咨询,使问题得到专业化的分析和指导,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程度较高。美国辅导员平时和学生没有密切联系,仅限于在有学生咨询时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个体或群体性指导,工作处于被动的信息获取状态。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员工作模式构建

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分类,分为学习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四类。生活辅导员是学生的密切管理者,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兼顾事务性工作。学习辅导员只负责解决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专业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职业辅导员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心理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做出个体性或群体性指导。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既能够赢取教育和管理的主动权,又可以提升辅导员角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图

三、成长空间和发展出口比较,诉求辅导员发展方向稳定化和事业的归属感

(一)中美高校辅导员成长空间和发展出口比较

长期以来,我国的辅导员发展出口基本上是两条线:一条是行政,即放弃所学专业,专心于行政管理和事务性工作,从副科长到正科长、从副处长到正处长……这样一级级走上去;另一条是教学,即放弃学生管理,潜心于教学和科研,从助教到讲师,从副教授到教授……也要一步步评上去。总体看来,发展空间较窄。有些人不免把辅导员工作当做是一个过渡,很难作为自己的事业而为之终身奋斗,也很难培养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美国的辅导员遴选程序严格,标准很高。一般要求具有心理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硕士学位,有些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甚至要求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能够把辅导员工作当做终身的职业和长久的事业,发展空间广阔,个人潜力能够得到良好的挖掘与发挥。

(二)增强辅导员发展方向稳定化和事业归属感的制度设计

首先,高校辅导员协会要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研究辅导员的培养机制。在一些教学力量雄厚的高校中开设教育咨询专业研究生站,按照教育心理咨询、社会生活咨询、职业指导咨询等方向培养和提升现有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建立辅导员科研基地,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辅导员就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学生管理的措施与经验、咨询指导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做立项研究,推动辅导员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第三,要将辅导员作为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把好入口关。专业专职,定岗定编,提高待遇,稳定辅导员的发展出路,明确辅导员岗位的发展路线。辅导员可以自由选择在该行业中由低到高的上升渠道,解除发展前途的后顾之忧,增强事业归属感。

四、结语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3]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各国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中美社会制度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必然存在差异,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把好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水平关”至关重要。

[1]魏晓文,葛丽君.中外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67

[2]Lucas,Christopher.AmericanHigherEducation:aHistory.New York:St.Martin’sPress,1994:210,224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1994-9-9

猜你喜欢

专业化咨询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