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贸易的引力模型
2013-07-31王娟,孔玉生
王 娟, 孔 玉 生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一、引言
2001年11月20日,吉姆·奥尼尔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中,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个概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6~2008年“,金砖四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2008年“,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10年,南非加入以后“,金砖五国”全年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18%,贸易额占全球总额的15%,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8%,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88%。截至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万亿美元。然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轮番实施使得美元贬值,“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使得欧元贬值。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严重缩水的风险,外汇储备如何投资成为一大课题。
中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与对其他“金砖”四国的进出口贸易之间有何关联?分析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进口与出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作用,对于中国进一步开拓金砖国家市场无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文献综述
贸易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廷伯根和波伊豪宁(Tinbergen&Poyhonen)。研究显示,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与其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代表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代表需求能力),而与其距离成反比(双边距离为两国间的贸易阻力)。引力模型最初只有GDP、距离这两个解释变量,在后续的研究中,人均收入(Leamer)、汇率(Berstand)、是否属于同一个经济组织(Berstand)、人口(Linnemann)、是否拥有共同语言或文化、是否拥有共同边界等变量被陆续引入模型。[1]国内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分析中国与他国双边贸易的决定因素,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流量、双边贸易协定的影响等也是研究的热点。国内一些学者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加以实证分析,诸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李燕如、胡朝霞与麻昌港[2]运用引力模型的“多国模式”,对1998~2008年中国和东盟六国之间,以及它们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流量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评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对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广西财经学院的王洪涛[3]引入6个解释变量,构建了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江南大学的吴思敏、詹正华[4]运用引力模型,重点讨论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何种程度影响区内的贸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单文婷、杨捷[5]利用 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均GDP和距离等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并增加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的扩展引力模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宋冬凌[6]添加了其他36个重要贸易伙伴国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传统影响因素如经济规模、人均发展水平、距离等变量仍有重要影响,而虚拟变量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华人所占比例等因素也不容忽视。贸易引力模型无论在理论基础、实证检验还是扩展运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功。郑州大学的丁辉侠[7]则概括了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运用引力模型研究金砖国家贸易的只有厦门大学的张文城、孙月玲和王哲瑞,而且2010年张文城等人考虑的是“金砖四国”,分析的是影响“金砖四国”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出口的因素差异,认为“金砖四国”对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仍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但不同国家、不同产品的出口潜力不同。尚无将外汇储备作为变量引入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的文章,亦未见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贸易的文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在此方面加以拓展。
三、模型的构建
1.变量的选取
李燕如等人采用的变量有:国家i对国家j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国家 i与国家 j的GDP、国家 i与国家j的人均GDP、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员资格虚拟变量;吴思敏与詹正华采用的变量有:i国和j国之间的贸易流、i国和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i国和j国的人均GDP水平、自由贸易区内每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以海里表示的区内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单文婷与杨捷采用的变量有:进口国与出口国的GDP、进口国与出口国的人均GDP、两国人均GDP之差、距离、是否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虚拟变量、是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虚拟变量、是否华语虚拟变量、华人人口、对外直接投资(FDI)以及外交关系。
本文采用的自变量有:比GDP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人均GDP(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中国的人均GDP)、“金砖五国”的外汇储备、“金砖五国”的领土面积,以及中国到其他“金砖”四国的距离;本文采用的因变量为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贸易额(出口与进口)。
2.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其中,其他“金砖”四国对华出口与自华进口的数据出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COMTRADE);“金砖五国”领土面积(SQi)的数据来源于世界地图册;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的距离(Di)的数据来源于http://www.chemical-ecology.net/java/lat-long.htm;中国的人均 GDP(PGDPt_China)与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PGDPit)来源于联合国数据统计,价值—美元—人均GDP(当前价格);其他“金砖”四国外汇储备(FRit)以及中国外汇储备(FRt_China,单位:亿美元)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国际统计年鉴以及联合国的数据统计(见表1)。
3.模型公式
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本文分别以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出口与进口为因变量,建立相应的引力模型。
(1)以中国自其他“金砖”四国进口(Ipfrom)为因变量,中国的人均 GDP(PGDPt_China)、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PGDPit)、其他四国的领土面积(SQi)、中国的外汇储备(FRt_China)、中国与其他四国的距离(Di)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公式(1)的对数形式为公式(2):
表1 变量以及数据出处
(2)本文以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出口(Epto)为因变量,中国的人均 GDP(PGDPt_C)、其他四国的人均GDP(PGDPit)、其他四国的领土面积(SQi)、其他四国的外汇储备(FRit)、中国与其他四国的距离(Di)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公式(3):
公式(3)的对数形式为公式(4):
4.估计方法
对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的出口与进口均采用混合估计模型,修正权重选择截面SUR(假设同时存在截面异方差与序列相关)。
四、实证的结果与分析
采用假设同时存在截面异方差与序列相关,对中国自其他“金砖”四国进口的混合估计模型的结果见表2。
估计方程式为:
拟合优度 R2为0.982644,整体F统计量显著性为0.000000,表明拟合效果好。从拟合系数来看,LOG(PGDP?)的系数为正,表明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越高,中国自其进口的规模越大。LOG(PGDP_CHINA)的系数为负,表明中国的人均GDP越高,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小。LOG(FR_CHINA)的系数为正,表明中国的外汇储备越高,自其他四
国进口的规模越大。LOG(SQ?)的系数为负,表明东盟各国的领土面积越大,中国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小。LOG(D?)的系数为负,表明中国到其他四国的距离越远,自其进口的规模越小。
假设同时存在截面异方差与序列相关,对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出口的混合估计模型的结果见表3。
估计方程式为:
拟合优度 R2为0.998356,整体F统计量显著性为0.000000,表明拟合效果好。从拟合系数来看,LOG(PGDP?)的系数为正,表明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大。LOG(PGDP_CHINA)的系数为正,表明中国的人均GDP越高,对其他四国出口的规模越大。LOG(FR?)的系数为负,表明其他四国的外汇储备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小。LOG(SQ?)的系数为负,表明其他四国的领土面积越大,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小。LOG(D?)的系数为负,表明中国到其他四国的距离越远,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小。
五、结论与建议
混合估计模型的结果显示,2000~2009年,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GDP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大;中国到其他四国的距离越远,自其进口的规模越小,对其出口的规模也越小,这与预期相同。中国的人均GDP越高,中国对其他四国出口的规模越大,而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小,这与预期相反,说明中国人均GDP的增长没有带动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中国的外汇储备越高,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大,说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发挥出了自其他四国进口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其他四国的外汇储备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小。这与预期相反,说明其他四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没有促进其从中国的进口。
表2 中国自其他“金砖”四国进口的混合估计结果
表3 中国对其他“金砖”四国出口的混合估计结果
“金砖国家”不仅不同于西方,而且也不需要效仿西方。五国分布在欧、亚、美、非四大洲,都是地区的经济领头羊,均为G20集团成员,都要求一个更加民主和多元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国与印度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为能源大国俄罗斯与巴西注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印度的工业品生产稍显落后,中国与其正好互补。之所以叫“金砖国家”还因为五国拥有巨大的国土、自然资源与国内市场,年轻人口可观,外汇储备充裕,蕴含着金子般的机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会甚多。
因此,可以将中国的外汇储备更多地用于扩大自其他四国的进口规模;中国产品的出口目的地可以更多地考虑其他四国,中国人均GDP仍会不断增长,而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仍有挖掘的潜力。
[1]张文城,孙月玲,王哲瑞.“金砖四国”对OECD国家出口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0(3):20-25.
[2]李燕如,胡朝霞,麻昌港.CAFTA对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0):102-103,126.
[3]王洪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量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29):49-50.
[4]吴思敏,詹正华.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J].特区经济,2006(11):338-339.
[5]单文婷,杨捷.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6(6):16-20.
[6]宋冬凌.中国与东盟贸易引力模型研究[J].中国商贸,2010(1):173-174.
[7]丁辉侠.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经纬,2009(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