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思考
2013-07-29张宏宇
张宏宇
【摘 要】人才是治国兴业的根本力量。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的时代特征,对形成各类人才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体制和环境以及对人才的分类、分层次管理、服务,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当代中国,尤其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最有效地发挥人才在推动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才概念;人才标准;时代特征;适应能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实践者,对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始终起着主导性、关键性、决定性作用。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的概念及其时代特征怎么认识与把握?如何营造适应人才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土壤”即生态环境,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工作至关重要。
一、人才概念的理论创新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次有着明显不同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按照《辞海》的解释:“人才是有学问的人”,即强调有知识的人为人才;后来的《现代汉语词典》则把人才视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比前一种解释进了一步,即仅有“学问”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某种特长”,才称得上人才。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从“有学问”的角度考虑的。而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国家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作为人才的统计标准。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有的大城市在人才的统计标准上又发生了新变化。如上海市已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作为列入人才统计的标准。这种做法则是以人才“有学问”、“有特长”的认识为基础的。
党的十八大在人才的定义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报告中把“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连在一起,成为人才内涵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的理解是,对人才概念与内涵的新认识,至少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才必须有知识,没有知识根本谈不上人才,这是人才的基础与前提;第二个层次是:人才有了知识,仅仅是基础与前提,知识只有运用到劳动中,把潜在的生产力(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才能算得上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有了知识,并运用到劳动之中,还必须进行创造性劳动。
二、当前中国人才的客观标准
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传达关于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的新概念,对人才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更科学的层次。《决定》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里,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三方面标准: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第一次把技能作为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过去多强调“物质文明”成果,诸如经济效益、技术成就等,现在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在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人才。人才的范围广了,体现面更宽了。
三、人才的时代特征
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人才应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时代特征:
——知识性。自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的名词开始,一种新经济模式摆在世人面前。当今,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时代课题。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是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低耗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可见,没有知识及其技术,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因此,知识性是人才的第一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知识性的外在形式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文凭、职称、资格等方面
——创造性。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人才的创造性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创新工作。在工作中只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或收收发发、上传下达以及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也能干好什么的,不能算作人才,只能说是一个好职工。因为上述行为只是对工作的重复。只有对本职工作的不断创新,才是具有才能的表现;研发新产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不断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目的;推广新技术。具有新技术的推广能力,并在推广中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人才的一种标志;创新理论。是指在社会科学领域或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形成新理论、新观点、新措施、新办法等;创造效益。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单一标准来衡量人才的属性。
——时代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才的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都大不相同。拿中国革命进程中对人才的认识来说,就有明显差异。比如革命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多是农民,没有文化但只要能打仗,能打胜仗就是人才;后来,有高小文化的人加入革命队伍,则被称为“小知识分子”。建国后,我国进行扫盲运动,开始要求在高小以上,以后是初中、高中直到中专,成为人才统计上要求的最低学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是扫“文盲”,现在是扫“科盲”。有人把不会外语、计算机和开车等技能的人列入“科盲”的范畴。
——层次性。不同层次对人才素质、标准的要求有较大差别。从我国的人才现状看,国家级人才应是院士、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贴专家、跨行业与地区特大型企业集团的企业家以及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人才等;省级人才应是省政府特贴专家,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基金”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市级人才应是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专家”或“拔尖人才”,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等。当然,人才的层次不只是这些。比如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什么层次上都应属于高级人才范畴;而在县区、乡镇,一般工程师就是很好的人才;到了农村,一些种植、养殖等能手、大户,就是他们的乡土人才。
——政治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假如是一名人才,就应忠实地为本单位、本地区及国家作出自己应有贡献,把其聪明才智用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作为一个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不仅害自己,还会害家庭,甚至给单位、部门乃至地区的整体利益带来损害。
——市场性。市场经济是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需要适应其发展的新型人才。一个人的学历、职称再高,如果知识与技术陈旧,素质能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适应其需要,并能作出贡献的人,才能视为人才。据广州人才市场显示: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工人的报酬,比有博士学历的人高出几倍。这就是人才市场性的体现。
——复合性。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的特征。一个人才仅有一门知识、一种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多门知识和多种技术。比如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懂管理,还要懂营销、法律、财务、人事等。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出版。
[2]张荣臣、谢英芬著:《党员干部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