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静”图形为“动”图形
2013-07-29袁红娅
袁红娅
几何知识贯穿小学数学各个年级,它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几何知识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有利素材,然而,传统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通常是“讲授型”模式。它的特点是“教师讲图形,学生听图形”。传统教学多借助实物、模型和投影片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演示教学只能表现静态或局部动态,整个演示变化过程都是由老师手工进行操作完成,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没劲。很多几何图形的变换、变化过程不能有效地得以展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有“主体产生问题”的过程,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提供信息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不能得到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已在教育领域普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
观、形象、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几何知识,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
体的知识点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使学生从观察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对于几何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数学思维本身是美丽的,只要数学情境能让学生有亲近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很乐意地去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从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如教学“圆的面积”,通过演示观察得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由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得出圆周长的一半乘圆的半径,就是圆的面积。即S=πr×r=πr2。如果没有计算机的使用,公式的推导只能靠想象,死记硬背,学生根本不理解。
这样学生参与了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所要解决问题的发展区。既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的几何教学活动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生活,一些抽象的几何知识单纯靠在黑板上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会使静止的图形变得通俗易懂。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习“体”部分知识的困难性,而采取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的功能。如运用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变为一个长方形,学生看了动画后就很容易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圆形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里三维动画软件所制作的动画,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弄清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画面给出一棵大树,让学生求树横截面的面积,这样的实践作业,既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与创造性,也能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欲望,同学们的应用意识、能力加强了,创新思维也最终得到发展,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发挥到极致。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几何形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下实施此教学,能发挥多媒体软件声、色、图、文并茂的优势,创设情境,以疑激趣、以趣促欲,变“静”图形为“动”图形,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下主动地进行实践、讨论,探求新知,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