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促写作,让学生动起来
2013-07-29陈逸华
陈逸华
摘 要: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没有写作欲望,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乏时代感和思想深度。这是当前写作教学的困境。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对作文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及尝试。主要做法是:把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引入活动中,用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延长学生写作的过程,引导学生面对社会、关注人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活动;交流;教学新模式;探究
一、“以活动促写作”论题的萌生
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但是,由于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长,平时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看电视新闻、浏览网页的时间也不多,导致各种写作素材比较缺乏,因此不少学生恐惧写作,在作文课上冥思苦想,却总写不出好作文。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很难写出有时代感,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来。
教学界都在试图解决这一作文教学的困境。2010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再次对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做了修订,把原来的活动单元修改为活动写作单元,进一步强调了写作教学,并把活动写作的理念引入教材中。这一修改所传递的信息是:必须重视写作教学,并且可以用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给予的写作任务。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谭健文老师在2011年“高中语文活动写作教育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强调了“高中语文活动写作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陈佳民教授也指出,引导学生面对社会、关注人生,进行实实在在的写作是活动写作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在作文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在语文教学专家理论的指引下,笔者在作文教学上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把学生动笔前的情景创设、堂上写作及成文后的互评互改等教学环节设计为一个个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从而促使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去。
二、以活动促写作,用交流作平台,让学生动起来
1.利用必修教材的单元活动,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对中学生写作而言,身边熟识的人和事、色彩斑斓的自然、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就是学生写作的活素材。然而,这些活素材必须靠老师的引导才会被学生关注并得以积累和运用。笔者以粤教版必修1到必修3第一单元的活动写作单元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写作活动中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到观察并描画身边最熟悉的人(写父母,写亲情)。然后,组织学生按季节郊游,熟识大自然,写记游的文章,描绘秀美的祖国河山。
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一个写作任务,用特定的写作任务,引领学生关注他们所熟悉的领域。这样,学生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例如,我把必修1的活动写作单元《认识自我》设计为几个环节:“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勾画未来的我”。第一个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写1000字的小自传。第二个活动环节,先是小组内展现自我,朗读或讲述自传;然后让其他同学当场讲讲对某个组员的真实看法,而“我”要虚心倾听,作笔录,课后写小文章《别人眼中的我》。最后完成作文《勾画未来的我》,以演讲的活动形式展现“改过自新”后的“新我”。
结合必修教材的单元活动,创设出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身边熟悉的生活领域,抒发真实的自我情愫,让写作成为从关注个体需要开始的一种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只有这样,写作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走向写作的殿堂。
2.利用读名著,写小论文系列活动,促使学生收集典型素材并主动练笔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欲望之后,可能出现言不达意的情
况。这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地指导学生海量阅读,尤其是读名著。主要是读经典名著及中学生喜欢的当代作家的作品,还有名人传记。
读名著,如果只是泛泛而读,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的功效又低下。所以在读名著的系列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一定的名著篇目给学生,同时也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值得读的篇目提供出来,最后把师生提供的篇目印成资料,发给学生挑选。学生选好自己喜欢的作品后,教师再创设相关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与写作中去。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挑选作品
供学生挑选的篇目按时间顺序装订,并附上作者简介和内容提要等,便于学生挑选。如国内经典有《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呐喊》《激流三部曲》《边城》《围城》等;外国经典有《堂·吉诃德》《悲惨世界》《高老头》《复活》《白鲸》《伊豆的舞女》等。
另外,提供一些当代的作家作品给学生:金庸、郭敬明、韩寒、刘墉、古龙、痞子蔡、安妮宝贝、琼瑶、徐志摩、张爱玲、余秋雨、余华等作家的作品。
(2)摘录名句名段,积累素材
这是第一阶段的阅读,即浅层阅读。主要让学生随心而读,积累相关的语言素材。选读同一部名著的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每周用一节课进行交流。交流形式不限,可以是朗读、讲故事,或者使用ppt,用手抄报展示成果等。
(3)挑选主题,分组阅读,并撰写学术小论文
第二阶段的阅读是较深层的阅读。由老师设定十个左右的主题,让学生挑选。同一主题的学生可以组成相应的阅读小组,分好小组之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精读式探究。
例如,有一個小组为了完成“活着的价值”这一主题,读了余华的《活着》、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他们初读这些作品时,各自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在死亡的伴随下,仍然忍受着现实给予他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正体现了生命的平凡和伟大,这就体现了活着的价值;有的同学却认为,《复活》里的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虽然身份卑微,但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后来又能够饶恕了曾经深深地伤害过她的负心人聂赫留朵夫,足见她的朴素、纯洁和善良,像她这样活着才是真正活得有价值。究竟怎样活着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呢?组员们经过再阅读、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后,最终得出了他们小组的论文观点:人们由于活着的境况(社会制度、社会阶层、家庭环境等)不同,追求的人生目标也就不同,最终活着的价值就各不相同了。
(4)以QQ群或微博的方式建起生生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进行及时的交流
这种由浅入深,既有主题作方向,又有及时的交流为平台,更有写学术小论文为实践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又可以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素材的同时,进行富有个性的思考及训练其用文本收集相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确实是一箭雙雕的好教学方法。
3.以关注社会,各抒己见等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多交流、勤探究
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卷场上,经常有老师发出感慨:学生考场作文中某些古人出现频率过高,如屈原的跳江,项羽的自刎,司马迁的受刑等;有时代感的素材虽也有,但大多是堆砌材料,少见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一个对生活没有感悟、缺乏对社会关注的学生是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思想深刻的好文章的。为此,笔者就设计了“关注社会,各抒己见”的系列活动。
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操作如下:
(1)教师坚持每周拟定一个新闻话题,让学生收集与该话题相关的热点新闻或时事评论。
(2)要求学生选准一个切入口,给相关的新闻写50字左右的短评。
(3)每周用一节语文课进行课堂交流。
(4)除了要求每个学生注意记录相关素材和观点外,还安排小组轮流负责把该周的典型素材及独到的见解整理出来,装订成册,让小册子在班里传阅。
(5)要求学生从每一个月的新闻话题中选出感受最深的一
个,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并张贴优秀作文,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投稿校刊或番禺日报等出版社,以此形成与外界交流的平台。
在以上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拟定新闻话题”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坚持每周“堂上的交流”和堂下的传阅等环节却是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保障。只有教师先拟定一个有价值的话题,学生才能收集到相关有价值的鲜活素材和探究出有深度的、独到的见解。
例如,笔者把2012年最火的词“中国式XX”作为作文话题,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新闻素材并发表评论。于是,课堂交流时,便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了。学生们收集了很多该话题的社会现象,诸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中国式吐痰”“中国式治堵”“中国式盛宴”等。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种种中国式现象的背后,我们能看出一些什么社会问题,或看出人们的什么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呢?有的小组认为,中国式现象,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即对“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否则就会无视规则;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规则,把遵守规则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有的小组认为,中国式现象,体现了一种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反正大家都这样做,即使违反规则或缺乏公德,也不会受到责罚,正所谓“罪不责众”嘛。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很自然地深挖到某些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了。
本人在2013年根据相关的热点新闻,还拟定了一系列的热点新闻的话题:以广州种“无根树”等面子工程的新闻事例,拟出话题“面子”;以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导出话题“理性与爱国”;以一位来自天津的家长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出为儿子所住的学校宿舍装空调等新闻事例,导出话题“底线”;以大学新生“哭”校门等新闻事例,导出话题“表与里”;以“倾城一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012年继续“升温”等新闻,导出话题“忙”;以今年中秋、国庆“最长黄金周”期间,因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而出现的各种“乱象”导出话题“文明”等。
三、“以活动促写作”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文课是很重要的,老师们都会定时定量地给学生上写作训练课。然而,正规的写作训练课每个月能上几节呢?相比而言,用来上阅读课的时间就多得多了。所以如果让阅读课与活动写作联系起来,形成一系列的写作活动。把写作寓于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中,不就大大地拓宽了学生写作的空间了吗?如此这般,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中提出:语文教学中所讲的“读写结合”,主要是“近距离”的,表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其一,就是将阅读延伸到写作中。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的技能,所以,阅读课的教学是可以成为活动写作的延伸的。
笔者在阅读课教学时,常常会根据阅读文本的不同文体特
点,而设计相应的写作活动,让写作寓于不同的阅读课教学之中。以此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面展示进行部分文体阅读课教学时所设计的相关写作活动:
例如,在议论文的阅读课教学时,根据议论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文体特点。授课前,可以让学生列出课文的思路提纲。授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及标题作文)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审题后,用一句话写出中心观点,而后仿照课文的写作模式列出提纲(整个过程10分左右)。之后,要求学生海量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某些作家的论述文,或阅读高考场上获高分的典型议论文,总结议论文的写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的“专题研究”:选择议论文中较典型的一种或几种结构模式来训练自己的议论文写作。
四、利用“自评”“互评”等活动,让学生的写作得以延伸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鉴于新课标及时代的需求,很多任教者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探索改善之道。笔者在学生的作文修改这一环节上,花了不少心思。主要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修改中,并从原来的“配角”晋升为“主角”。具体做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