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的语用研究综述
2013-07-29胡萌萌,杨春
胡萌萌,杨春
摘 要:“来”和“去”的空间参照位置对于语用研究十分重要。通过梳理近期“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围绕参照点概念对“来”和“去”的不同语用意义提出许多见解,以期得出“来”和“去”的空间参照位置研究规律。
关键词:“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特点启示
趋向动词“来”和“去”使用频率高,语用意义复杂,语用研究主要涉及参照点、交际对象(说话者、听话者和第三者)和语用意义三方面。其中,参照点是重要的概念。语言学界对“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有大量研究,呈现纵向加深的趋势。
一、“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
1.普通施事者、受事者及第三者
施事者指发出动作的主体,受事者指动作的对象。与“来”和“去”搭配使用时,若概念混淆,则会引起使用的混乱。比如,
(1)谢晋从影五十周年图片展剪彩仪式和电影回顾展开幕式·隆重举行·发来贺信。(《解放日报》,1998/10/23)
(2)上海美国学校浦东校区·落成·发来贺信。(《新民晚报》,1998/10/24)
(3)上海市澄衷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解放日报》,2000/8/17)
屠林明认为,三句中不适合使用“发来”。动词后用“来”表示动作趋向,对象是受事者,而报纸既非实施者,也非受事者;而且受事者(上海某单位)、实施者(上海领导机关)以及第三者(报纸)都在上海,“发来”不适合使用。
文章虽然未提到“参照点”的概念,却使用了“施事者”“受事者”和“第三者”,具备较清晰的“来”和“去”空间方位概念。“来”立足于受事者,“去”立足于实施者,客观上承认“来”和“去”的“参照点”概念。但从语用角度看,“来”和“去”的空间方位实应更复杂。
2.空间位移理论与实施者、受事者及第三者
“空间位移”是指“句子中的某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变化。‘另一个物体其‘参照位置的作用。”若按此理论,则“来”和“去”的立足点可能相同。如“他拿来一杯水”和“他拿去一杯水”。“受事者”都是书,可动词有“来”,也有“去”。空间位移理论客观上否定了只看参与者、而忽略参与者自身行动方向与说话者的主观视角的观点,因而更全面、更具说服力。
3.说话人、听话人及其处所
随着时间推移,研究内容加深。当参照点概念真正被提出时,情况变得复杂了。“在相当数量的对话中,‘来的方向并非朝向说话人,而是离开说话人朝另外的方向”。
第一,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不在同一处所,说话人告知听话人将要离开自己所在位置,既可以选择“去”,也可以用“来”。
第二,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同一场所,“来”表示离开双方共同所在地方朝另一地方进发。
因此,明确将空间参照位置用于“来/去”的语用研究,是对传统“‘来表示移向说话人”“‘去表示远离说话人”两概念的进一步补充。“来”的参照点由说话者转向说话人心理虚拟前往的处所,目的是消除与听话人的距离,或是显示自己是彼地的主人身份。
4.参照点的选择与语体
“来”和“去”语用研究的另一个观点是结合参照点理论分析其使用频率。在实际语料统计中,“来”和带“来”的复合趋向动词要比“去”和帶“去”的使用频率高。参照点与叙事语体中的人称选择有紧密的联系。当第一人称“我”为参照点时,向我移动用“来”,背离我移动用“去”。两者使用频率均等。当以第三者叙述时,则以语篇叙述主体为参照点,向着叙述主体用“来”,背离用“去”。这时使用“来”的频率要比使用“去”的频率高。
这说明“来”和“去”的参照点选择还受人称的限制。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要涉及选择参照点的问题,而制约参照点选择的因素之一,就是“你、我、他”等他观、自观和旁观角度的叙述主体。
二、研究特点和启示
近几年,“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基本达成一致:
第一,说话人,听话人、地点等概念包括其中。
第二,标准化理论的应用为“来”和“去”的研究带来新鲜血液,把空间参照位置从传统的单一视角(即“来”以说话人为立足点,“去”以听话人为立足点)延伸至同义和反义的多视角研究范畴。
总之,在现代汉语中,“来”和“去”的使用广泛,内涵丰富。两者的研究必将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屠林明.“来”还是“去”[J].语文建设,2001(5):25.
[2]齐沪扬.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4):54-63.
[3]张正石.浅析动词“来”的方向在话语中的变化[J].北方论丛,2003(2):93-95.
[4]高艳.趋向补语“来”“去”使用不对称的语用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07(4):36-38.
(作者单位 胡萌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杨 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