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2013-07-29贾宗英
贾宗英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基础课部,南京 21001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高校需从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解决学生社会适应力弱,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素质低,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如何实现公共基础课的功能以及达到其开设的目的,是高校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必要性
(一)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各专业学生分年级共同必修的课程,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但各高校根据自身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可做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显然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而是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指导,是实现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公共基础课旨在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根据2012年麦可思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知,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包括五大类(如表1)。其中毕业生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积极学习、服务他人、有效沟通、谈判技能、积极聆听、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协调安排几个方面。大学生价值观提升主要体现在: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关注社会、乐于助人、参与公益、社会公德、包容精神、遵纪守法、健康卫生、知恩图报、人文美学等。可见,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的融合,关系到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可在高校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系列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和积累,也是公共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实现,体现了公共基础课基础性、教育性和为专业技能服务的功能[2]。
表1 麦可思报告大学生基本能力体现
二、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学习;二是如何进行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重现教师思维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已有知识,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从而建构有关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一味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在学习中,教师需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开展相关讨论与交流,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
(二)能力本位理论——理论要联系实际
能力本位理论出发点是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能力”的本质不是具体的、孤立的,而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涉及到与岗位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它是由多项专项能力混合构成的,并不简单等同于“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侧重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能力,其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一体,主要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而不再一味侧重教师的“教”。公共基础课培养的不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也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主动学习更易达到预期效果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它是一种解说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获得的学习效率(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不同。如下图,采取“听讲”的方式,学生只能记住5%学习内容,学习效率最低,处于金字塔的塔尖。依次类推,采取“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方式,学生可记住90%的学习内容,学习效率最高,处于金字塔的塔底。同时,爱德加·戴尔学者认为,图中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30%以下的几种学习方式:“听讲”、“阅读”、“视听”、“演示”,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50%以上的学习方式:“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神追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动机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动机的不同决定了个人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不同。动机按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前两者需求属于物质需求,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是予以满足的,后三者需求属于精神需求,是现在大学生所追求的,主要体现在与人交往、自我尊重、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创造力、自觉性、解决问题能力、接受现实能力等方面。
三、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一)决策层:管理者对公共基础课重视不够,与实际有所脱节
1.观念上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3]
随着“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等办学理念的深入,高校往往陷入重狭隘的专业教育,误认为培养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就是一味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偏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者也表现出在学校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方面更倾向专业建设,往往导致公共基础课因设施、经费有限,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实践课程,使教学模式仅仅拘泥于课堂。
2.管理上脱离公共基础课一线教师
从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现状看,学校管理者在制定教改相关政策时,要么未深入一线教师中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要么还未等教师们对教学改革在理念、方式上达成共识。这往往导致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未参与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但必是管理层制定的教学改革方案的执行者。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碰到难题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比如,因教学改革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培养方案的某些不合理,不能当学期解决,要等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才能加以参考。同时,这也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对匆忙制定的教学改革不予以配合或产生抵触情绪。
3.课程建设上偏离学生实际需求
高等教育中公共课和专业课应该是两门平行课,对学生来讲同等重要。但有的高校管理者认为,公共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由于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种类多,高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多侧重于应用性、工具性,人文教育类甚少。同时,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倾向删减公共基础课总学时,调整实践学时,削弱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剥夺学生的某些方面的需求。
(二)引导层: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PPT展示课堂内容。对照学习金字塔图可知,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由于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未完全脱离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产生抵触情绪,学不学都无用,减低学习积极性。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了小组讨论、实际演练等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但只是让学生参与,对结果不能很好考评,往往导致这些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学生实际收获甚微。
2.教师教学内容拘泥于书本,缺乏实践
公共基础课重在其基础性,但其也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力本位理论中的能力可以是基础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加以培养的。但若公共基础课教师照本宣读,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都一一讲解,对教学内容不加以扩展,更不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便会使公共基础课失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功能。
3.教师教学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缺乏激情
一般一位公共基础课教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的同一门课程,平均一周内同样的内容要重复教数次,与学生的关系也很淡然,这使得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对上课缺乏激情,不能积极主动地跟学生交流,不能更灵活地变通教学方法,只是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的态度也决定了其对本门课的兴趣,不能主动去探索本领域前沿知识,不积极搞科学研究,不能更广扩充自己知识面,也就意味着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将因精神追求得不到满足,不能更好地建构新知识,逐渐对这样的课也失去兴趣。
(三)主体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存在偏差
1.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认识不到位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调查中,有理工科学生反映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无用;有文科生反映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无用,还有同学反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等。在很多大学生看来,也许专业课才是他们最重要的汲取养分的机会,而公共课只是为了获取学分。可见,学生对学校开设公共基础课认识不到位,不明白、不清楚每门公共基础课开设的意图,只一味为今后的就业着想,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认为有一技之长就可立足于社会,对公共基础课学习不感兴趣,忽略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其它技能的培养。
2.学生对学习动机不明确
目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多是:上课睡觉、不听课、玩手机、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上课不带书本等,这除了与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有关外,直接与学生学习动机有关。基于公共基础课期末考核方式存在漏洞,要么开卷考试,要么写论文考查,学生一般投机取巧都能顺利通过。学生不是主动学习,而是为了通过课程考核,获得毕业证书而被动学习。俗话说: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精神追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未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找到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对公共基础课培养的基础能力不屑,学习积极性降低。这往往和就业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的欠缺有一定联系。
四、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融入生活,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理论体系,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即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把“融入生活”作为切入点,关注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注意学生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密切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先进教学理念。
(二)对接专业,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坚持“职业导向,融入专业”的原则,坚持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紧密对接,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这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教学理念的超越,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接专业,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前沿知识,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突出专业性,避免同一门课不同班级采用同一份教案、同一种教学模式,而应进一步了解所教班级专业以及岗位适配人员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探索该专业对公共基础课的要求,紧密结合专业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而提高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水平。
(三)乐教乐学,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追求点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知,精神追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目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应把“乐教乐学”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一个追求点,通过创设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身心和谐舒展的美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乐教有助于学生乐学。公共基础课教师若对工作充满激情,乐于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职场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乐于积极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论、新案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将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在潜能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表现力、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彰显,呈现师生双双收获的氛围。
(四)学以致用,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点
实践教学活动表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往往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抽象而晦涩的说教,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能力本位理论可知,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在于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此,在公共基础课改革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梳理公共基础课的素质项和能力项,注重学生能力训练和素质养成,从而优化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科学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以素质和能力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能力为主、知识为辅”的课程考试方式,坚持把“学以致用”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点,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五)领导重视,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保障点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积极引导各课程团队推进教改,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保障点。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基础地位,摒弃重专业轻基础的观念,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开展教改课题申报、培训等活动,提倡教师进行相关科学研究,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的良好效果;二是建设实验实训室、社会实践基地,为公共基础课实践课时创造条件,扩充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校另一方面应倡导民主管理[4],在教改活动中,争取一线教师的想法、支持,对其尝试实施的教学方法、理念不予过多干涉,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机会。另外,在信息时代学校在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上应响应学生实际需求,更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专业。
总之,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培养,是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不懈追求。同时,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要能响应时代的要求,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因材施教,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王莹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及对策分析[J].职教通讯,2012,(15):10-13.
[2]谢歆鑫.基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探析[J].职教视线,2012,(8):7-8.
[3]黄文典.略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50-152.
[4]马忠丽.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对策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5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