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钙蛋白T和B型尿钠肽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120例

2013-07-28李克涛

中国药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衰血浆

李克涛

(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201)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一种反映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血清学指标[2-3]。B型尿钠肽(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心室负荷增重和室壁压力增高时增加,测定血浆BNP浓度对反应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4-5]。现对我院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BNP浓度和血清cTnT进行检测,为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HF)患者120例为患者组,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48~89岁;所有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进行分级,心脏功能分为Ⅱ~Ⅳ级,其中Ⅱ级42例,Ⅲ级47例,Ⅳ级31例;其中病因为冠心病45例,高血压心脏病37例,扩张型心肌病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均经检测排出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其中2 mL装入普通试管,离心分离血清进行血清cTnT测定;另外3 mL置于抗凝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浆,测定BNP浓度。cTnT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BN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同时第3天用二维超声心动诊断仪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对照组体检当天完成上述各项指标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标准的心力衰竭治疗,并在出院时复查以上各项指标,跟踪随访,随访时间2~16个月。随访终点为因心衰恶化死亡或再次住院。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TnT、血浆BNP和LVEF水平比较

所有级别的HF患者的血清cTnT和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级别越高,cTnT和BNP浓度越高,即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1)。而随着心功能越差,LVEF水平越低,BNP浓度越高,可见LVEF水平与心功能呈良好的正相关,与BNP呈良好的负相关。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TnT、血浆BNP和LVEF水平比较

2.2 患者组治疗前后cTnT和BNP水平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级别心衰患者治疗前后cTnT、BNP水平比较()

表2 不同级别心衰患者治疗前后cTnT、BNP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心功能Ⅱ级(n=42)心功能Ⅲ级(n=47)心功能Ⅳ级(n=31)0.05 ±0.030.29 ±0.030.48 ± 0.050.01 ±0.008*0.04 ±0.01*0.06 ± 0.01*78.50 ±14.05*157.60 ±17.72*349.60 ±46.03*264.00 ± 34.01459.00 ± 44.22987.00 ± 138.80

2.3 随访观察结果

在随访期间,失访3例,未发生心脏事件者79例,发生心脏事件者38例,其中心衰死亡9例,因心衰恶化再次入院者29例。分析心脏事件再发生情况与出院时cTnT和BNP水平的关系发现,发生心脏事件患者出院时的cTnT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P<0.01)。故出院时cTnT和BNP的水平与随后发生的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有关。结果见表3。

表3 未发生心脏事件组和发生心脏事件组患者出院时cTnT和BNP水平比较()

表3 未发生心脏事件组和发生心脏事件组患者出院时cTnT和BNP水平比较()

注:与未发生心脏事件比较,*P<0.01。

组别未发生心脏事件者(n=79)发生心脏事件者(n=38)BNP(ng/L)456 ±47.02869 ±120.9*cTnT(μg/L)0.05 ± 0.010.14 ± 0.05*

3 讨论

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多肽激素,正常人的BNP水平很低且非常稳定,当心室负荷增加和/或室壁张力增高时便会刺激其分泌,BNP具有舒张血管,利尿利钠等作用,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BNP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的指标[6]。另外有研究发现,心功能不全不仅使BNP增高,也可使cTnT水平升高,cTnT也可作为HF预后的评价指标[7]。cTnT是肌钙蛋白复合物的T亚单位,主要参与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的调节。正常人的cTnT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于肌原纤维细丝中,仅2%~5%的cTnT以游离形式存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首先释放胞浆内游离的cTnT,随着损伤加重,结合状态的cTnT也会被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中cTnT浓度升高[8]。

本试验通过检测120例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和血清cTnT水平,结果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9-10],且治疗后患者cTnT和BNP水平与随后发生的心脏事件危险性有关。

综上所述,血清cTnT和血浆BNP水平在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概率也越高,cTnT和BNP检测对HF病情和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1]钟丽华.B型利钠肽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2):86.

[2]曾爱辉,谭茗月.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3):371-373.

[3]李守霞,赵素斌,杨建英.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预后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69-71.

[4]刘 敏.血浆脑钠肽浓度对心力衰竭患者评价预后的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09,47(2):65 -66.

[5]邱晓燕.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299-1300.

[6]邵红霞,杨达性,秦广芳.BNP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1,22(20):27 -28.

[7]刘 颖.肌钙蛋白T测定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54 -55.

[8]刘路平,谢晓林,林 玎 .联合 cTnT、hs-CRP、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2.

[9]刘小花,胡昌盛,季乃军,等.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1(3):12-13.

[10]李守霞,杨建英,赵素斌.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8(9):1208-1211.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心衰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