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扮演法在中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尝试——以“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为例

2013-07-27黄肇锋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成键碳原子比喻

黄肇锋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211)

有机化学是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但中职学生在初中只学过一年化学,且主要是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上了中职学校后,他们就要马上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科目。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了教师教得很吃力,而学生学得也很累。如何化解这一困境呢?怎样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并为学生所接受?怎样能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每位中职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笔者以“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这个知识点,结合图片来讲解模拟扮演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教学中的尝试,为兄弟院校的化学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参考。

1 模拟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因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原子,碳原子最外层电子共有4个,能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组成烃及烃的衍生物。笔者把“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比喻成“人的两只手和两只脚”,而且手脚都是等同的,如图1所示。

图1 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比喻成人的四肢

2 运用实例: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

“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是中职有机化学课程中第一章绪论的一个知识点。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可组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3种类型,此3种类型涵括了有机化学课程中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是学习“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开端。因此,学生是否能透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烃和烃的衍生物”,进而影响其对整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同一个专业的不同班级分别采用了传统的直接讲授法和模拟扮演法。对比后发现采用直接讲授法讲解电子式的班级需反复讲解2~3遍学生才可以接受,因而并非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而采用模拟扮演法的班级,让学生依照教学内容扮演了一次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现将模拟扮演法图解展示如下(见图2~4)。

图2 碳碳单键的比喻

图3 碳碳双键的比喻

图4 碳碳三键的比喻

3 教学反思

模拟扮演法在“碳原子之间自相成键”的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在于其形象地描述了共价键是以“共用电子对”为基础的化学键,符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值得一提的是,模拟扮演法还可以迁移运用到所有涉及到“碳碳键旧键的断裂”或“新键的形成”等教学内容中,如“烷烃的取代反应”、“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乙烯的聚合反应”、“醇的消除反应”等,为中职教师将有机化学课程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供了一个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易于操作的师生互动方式。

猜你喜欢

成键碳原子比喻
团簇MnPS3成键及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硼基B6Al2-/0/+合金团簇结构和成键理论研究
比喻
SixGey(n=x+y,n=2~5)团簇成键条件与解离行为的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研究
买椟dú还珠
碳链异构有关的同分异构体书写补遗
高考化学中一种解决中心原子杂化、成键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碳”疑解惑
有机化合物命名易错题直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