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2013-07-26涂双燕陈德智
涂双燕 杨 婕 杨 蓉 陈德智
涂双燕:女,本科,护士
膳食营养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是生命的基础,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转归。住院患者常因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营养支持而影响治疗效果、延长病程、愈后不佳甚至死亡[1],且脑卒中后常存在营养不良,但临床医师往往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营养状况对病情的影响。本文通过对50 例脑卒中膳食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患者膳食结构与摄入量,评定其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进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合理营养及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1月1~30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 例,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同时经脑CT 或MRI 确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排除标准:年龄<18 岁,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精神障碍和严重痴呆、其他严重功能障碍或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1.2 方法 在研究期间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患者逐一入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3],对患者住院期间每日所有进食的食物和种类进行实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膳食结构(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类、鱼禽肉类、蛋类、奶类、豆类、油脂和水等8 个项目) ,于住院第7 d 统计1 次,记录住院7 d 各膳食结构的平均摄入量,将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膳食模式及饮食习惯的信息,并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膳食宝塔建议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配比分别是蛋白质14.2%~14. 6%,脂肪28. 7%~32. 0%,碳水化合物53.8%~56.6%[3]。膳食宝塔应用按照7 个能量水平分别建议了各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提供的能量在1500~2800 kcal,各类膳食结构推荐摄入量:谷物类食物300~500 g/d,蔬菜水果500~700 g/d,鱼禽肉类100~150 g/d,蛋类25~50 g/d,奶类300 g/d,豆类30~50 g/d,油脂25 g/d,水1200 g/d。
1.3 数据处理 由Excel 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 17.0 软件对膳食调查获得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食物摄入量,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推荐量与实际摄入量的比较采用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共收集50 例脑卒中患者资料,其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27~88 岁,平均(61.66 ±13.82) 岁。脑出血18 例,脑梗死32 例。汉族49 例,占98%; 藏族1 例,占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 例,初中26 例,小学及以下16 例,构成比分别为16%,52%,32%。
2.2 调查对象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住院患者食物摄入种类较单一局限,每日摄入的食品种类有主食谷类、蔬菜和水果、乳制品及畜禽肉等,豆类及鱼虾类摄入较少。对患者每日平均摄入量与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标准值采用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卒中住院患者饮食结构中蛋类的摄入量符合膳食金字塔的推荐量,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谷类、蔬菜、水果、鱼禽肉、奶类、水和豆类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量(P <0.05) ; 油脂的摄入量高于金字塔的推荐量(P <0.05) ,见表1。
表1 脑卒中住院患者膳食结构与膳食金字塔标准的比较(g/d,±s)
表1 脑卒中住院患者膳食结构与膳食金字塔标准的比较(g/d,±s)
膳食分类 脑卒中患者每日摄入量推荐摄入量的标准值 Z 值 P值195.20±124.07 400-5.538 <0.001蔬菜水果 113.10±99.34 600-6.156 <0.001鱼禽肉类 62.24±55.73 125-5.037 <0.001蛋44.40±43.43 38-0.750 0.453奶类 163.00±122.81 300-2.123 0.034豆类 14.90±11.72 40-6.073 <0.001油脂 34.24±24.41 25-2.625 0.009水谷物类食物518.60±439.73 1200-5.514 <0.001
2.3 各种食物摄入人数构成比 50 例脑卒中患者中,均以谷类为主食,但摄入量低于膳食金字塔推荐摄入水平,其中仅有8% 脑卒中患者食用豆制品,且平均摄入量(14. 90 ±11.72) g/d,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 有6%的脑卒中患者不吃蔬菜水果,其人均摄入量(113.10 ±99.34) g/d,亦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 另有22%,24%,26%的患者不吃鱼禽肉、奶类及蛋类等动物性食物。虽50 例患者水的人均摄入量(518.60 ±439.73) ml/d,但其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摄入水平。
3 讨 论
3.1 住院脑卒中患者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所占比重。我国传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向高脂肪、高能量、低膳食纤维改变[1]。据调查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日谷类食物摄入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尤以杂粮类摄入量下降明显[4]。本调查中脑卒中患者均有摄入谷类食物,平均摄入量(195.20 ±124.07) g/d,但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平均水平;有6%的患者不吃蔬菜水果,其人均摄入量(113.10 ±99.34) g/d,亦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另有22%,24%,26%的患者不吃鱼禽肉、奶类及蛋类等动物性食物,有近92%的患者不吃大豆类食物。谷类食物是人体每日能量供给的主要部分,占60%,应增加脑卒中患者谷类食物的摄入量,以提高总能量的摄入及提高碳水化物的供给。吃蔬菜水果对脑卒中患者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所含的膳食纤维、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关。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应适量摄取。调查中有近24%的人不喝奶及其制品,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其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奶中的钙、钾、镁三种元素都有利于降低血压和脑卒中的危险性,经常喝奶对脑卒中有保护作用。大豆蛋白具有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而且保护心脑血管[1]。因此,脑卒中患者在膳食结构中要增加牛奶及豆类食物的摄入量。
3.2 与膳食金字塔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膳食结构和营养物质摄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如部分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及豆类摄入严重不足,而脂肪的摄入量超标。与膳食金字塔的推荐量相比,蔬菜、水果、鱼虾和豆类等有益健康的食物摄入偏低,而油脂摄入过量。脂肪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增加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5]。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较为严重,提示应加强膳食指导和干预工作。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住院脑卒中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其营养摄入量低于膳食金字塔推荐摄入量水平,且各营养物质摄入量很不平衡,长期高油脂饮食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并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及延长其预后和恢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目标是满足个体生理机能的需求,为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恢复提供物质基础[6]。因此应早期、及时制定营养干预措施,针对以上脑卒中住院患者现阶段膳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健康教育指导和改进:调整膳食结构,鼓励膳食品种多样化,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谷类食品的消费,以提高总能量的摄入,同时也可提高碳水化物的供能比例;多食蔬菜、水果;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鼓励增加大豆摄入频率及摄入量; 对于需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脑卒中患者,营养师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营养需要合理调配营养制剂。加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正确引导患者调节膳食结构,合理营养,以增进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在住院期间应积极改变患者及家属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思想,避免出院后回家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脑卒中的再次复发。回家过渡期的管理亦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住院期间的饮食宣教指导的同时,应对患者进一步强调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给予指导性意见,以促进患者身心的积极恢复,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1] 焦广宇,蒋卓勤主编.临床营养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0-304.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
[3] 中国营养学会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76.
[4] 何志谦主编. 人类营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1-442.
[5] 李立新,李琳琳.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45(2) :313-315.
[6] 王少石.营养管理是卒中急性期医疗的重要基础[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5) :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