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3-07-26马宏
马 宏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小儿科,酒泉 735000)
腰椎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技术操作手段,常用于脑脊液检查及鞘内注射药物等。传统的腰椎穿刺针相对较粗,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成功率低[1]。近年来,我科采用改良头皮针代替腰椎穿刺针对新生儿进行腰椎穿刺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有腰穿指征的住院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后头皮针组40例,其中包括早产儿14例,足月儿26例;男28例,女1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败血症22例(化脓性脑膜炎16例),颅内出血4例,其他5例。对照组(传统腰穿针组)40例,其中包括早产儿9例,足月儿31例;男26例,女1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败血症20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颅内出血2例,其他1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头皮针组均采用改良后5.5号一次性带硅胶管的头皮静脉针(去除远端,留取1~2 cm管端即可),置患儿于辐射台上,取左侧卧位,以4~5腰椎为穿刺点,常规局部消毒,铺无菌空巾,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头皮针柄,使针体垂直进入。进入皮下后缓慢推进,当针头达到蛛网膜下隙时可感觉到有轻微的落空感深度约为1~1.5 cm,不超过[1.29+0.082 ×体质量(kg)]cm[2],随即可见脑脊液流入头皮针后的硅胶管中,此时停止进针。对照组均采用7号传统腰穿针,体位同前,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否则继续调整腰穿针位置及角度直到有脑脊液流出。
1.3 判断标准 标准1:一次进针成功,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红细胞少或无。标准2:二次进针成功,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红细胞少或无。标准3:二次以上进针,和/或有血性脑脊液流出。
1.4 统计学处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各参数值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头皮针组的腰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组失败率2.5%,而对照组的失败率为25%,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n(%)]
3 讨论
腰椎穿刺术是新生儿常用的诊疗技术,新生儿椎间隙狭小,皮下组织少,韧带及硬脊膜薄,且椎管内血管丛丰富,血管壁薄弱,进针时层次感不分明,新生儿腰穿较易损伤,故新生儿腰椎穿刺术是临床操作中的难点,即使血性脑脊液也应化验留取以利诊断治疗[3-5]。使用传统的腰椎穿刺针操作,不仅针体直径粗,损伤大,易出血,针体长,针柄重,较不易固定,穿刺时穿刺部位需行局部麻醉。另外,观察是否进入蛛网膜下隙需频繁拔出针芯观察,操作比较麻烦,对于颅压高的患儿,脑脊液喷射而出,可能诱发脑疝,造成意外。本组换用改良头皮针穿刺,不仅解决了上述难点,也表现出独特优势: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比了传统腰穿针与头皮针用于腰椎穿刺成功率,头皮针组的一次成功率为87.5%,而传统腰穿针组一次成功率仅为40%,传统腰穿针组的失败率达25%。此外,头皮针具有操作方便、直观安全性高[6],价格低廉,医源性交叉感染机会少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头皮针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出血损伤率则远低于对照组。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体会到头皮针做腰椎穿刺的两点不足:头皮针针体较短,对于巨大儿不太适用。因针体内径较细,故在脑脊液压力过低或脑脊液黏稠时留取脑脊液时流速较慢,使腰穿过程相对较长,且有可能针头堵塞,但本组未发生该情况;脑脊液压力较高时,脑脊液流速过快,只能直接将硅胶管远端捏紧控制脑脊液流速,来弥补没有针芯的不足。因改良后头皮针尾部无法连接脑压管,故不能直接测定脑压。
总之,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中使用改良头皮针方便、安全,明显减少病儿痛苦及穿刺并发症,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实用,家长及临床医生都容易接受,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4.
[2]王广方,郭晓红.162例新生儿腰穿方法改进的体会[J].临床儿科杂志,1993,11(6):429.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2
[4]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4-915.
[5]张家骧,魏克论,薛辛东,主编.新生儿急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4.
[6]Fernandez E.Headache associated with low spinal fluid pressure[J].Headache,1990,3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