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斗机机动性能的攻击轨迹可飞性检验研究

2013-07-25左星星张斌梅桂芳王领罗海啸

飞行力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载机敌机空战

左星星,张斌,梅桂芳,王领,罗海啸

(1.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2.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0 引言

空战是为了击落或驱逐对手,赢得胜利,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1]。目前对空战的攻击方式研究比较多,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已经运用于空战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些研究没有考虑空战中战斗机攻击时攻击轨迹的可飞性,忽略了对攻击轨迹可飞性的验证。这大大降低了攻击效率,甚至造成空战失败。此外,随着四代机的发展,将来的空战双方都将以四代机为主,双方都具有隐身功能,当发现对方时可能已进入可视距离,此时双方都采用机炮进行攻击,而机炮攻击要求战机严格跟踪攻击轨迹飞行攻击。因此对战斗机攻击轨迹可飞性的研究能够充分发挥我机战斗力,提高攻击效率,对取得空战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空战时战斗机最大机动性能出发,以机炮跟踪攻击为例充分分析空战中攻击轨迹,提出了一种基于战斗机机动性能攻击轨迹可飞性检验方法。把影响飞机机动性能的过载、速度等作为轨迹可飞性检验指标进行研究,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验评价攻击轨迹的可飞性性能。

1 前置跟踪攻击原理

前置跟踪攻击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沿攻击轨迹飞行,用瞄准线跟踪瞄准运动着的目标,将武器轴线置于目标运动前方,使弹丸在前置点上命中目标的一种射击方式[2]。前置跟踪攻击是一种经典的空战攻击方式,主要特点是飞机沿攻击轨迹飞行,边跟踪,边瞄准,边攻击。

前置跟踪射击是一种经典的射击方式。它有两种基本应用:一种是从歼击机上用航炮射击空中目标;一种是从歼击机上用导弹攻击空中目标。从歼击机、强击机上用固定航炮、火箭攻击空中目标进行跟踪瞄准、攻击时,载机空速矢量前置于目标线,指向目标运动前方飞行,武器轴线前置于目标线,指向目标运动前方瞄准、射击,为此,飞行员就必须操纵载机沿着确定的轨迹飞行,其轨迹称为前置跟踪攻击轨迹。

2 攻击轨迹模型

2.1 攻击轨迹简化

由于实际空战具体情况非常复杂,因此攻击轨迹是一条很复杂的空间轨迹,这就给进行攻击运动分析带来困难[3]。为了研究方便起见,需要先做一定的简化假设,然后再建立攻击轨迹方程,进行攻击运动分析。简化假设为:(1)不考虑载机和目标的飞行动力学问题,将它们都看作是质点,用质点运动学来研究[4];(2)不考虑风速的影响以及载机的俯仰角、侧滑角对瞄准的影响;(3)假设目标作等速运动。

2.2 攻击轨迹模型及攻击轨迹可飞性分析

绝对攻击轨迹如图1所示,其中载机位于O点,速度为V1,目标位于M点,速度为Vmjd,目标距离为Dm。将目标线OM与目标速度Vmjd之间的夹角,从目标飞行速度方向旋转至目标与载机连线的转角,称为目标进入角qJ,并规定从目标后半球进入攻击时,qJ>90°。

图1 绝对攻击轨迹

2.2.1 攻击轨迹方程

由攻击轨迹图可知:

即:

其中:

由式(3)和式(4)可得:

最后通过积分可得目标距离与进入角的关系:

式中,Dm0,qJ0为目标初始距离、初始进入角。

2.2.2 攻击轨迹可飞性分析

战斗机攻击轨迹检验需要考虑战斗机机动性能的限制,以确保轨迹的可飞性。关于战斗机攻击轨迹的可飞性检验涉及到诸多方面。限制战斗机飞行性能的速度、过载、迎角、侧滑角、舵偏角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5-7],而这些因素都与过载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战斗机飞行参数的检验将集中在过载检验上。

根据上节的分析可知目标线角速度为:

我机向心加速度为:

式中,ωf-dφJ/dt=ωm。

最后可得我机向心过载:

在描述飞机过载时一般都是法向过载(nz),与向心加速度产生的过载不同,它是载机运动时升力与重力的比值,沿着飞机系的zf轴,与-zf方向一致的为正值。以下是载机的几种攻击方式。

(1)载机在垂直面上从目标后上方攻击:

(2)载机在垂直面上从目标后下方攻击:

(3)载机在倾斜面上从目标后侧上方进行攻击:

(4)载机在倾斜面上从目标后侧下方进行攻击:

式中,Φ为倾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

本文选取过载判断标准为:nz≤nky,其中nky为飞机最大可用过载[8-9]。

当满足上述判断条件时,轨迹可飞。可采取如下措施来保证轨迹的可飞性:

(1)适当降低战斗机速度,则在转弯半径不变的情况下使得需用过载降低,从而保证其轨迹的可飞性;

(2)修正轨迹中部分需用过载过大的控制点(导航点),使得局部轨迹曲率减小,从而使该部分轨迹需用过载降低。

3 仿真分析

假设敌我初始位置为:我机位置坐标为xP=50 km,yP=150 km,zP=4 km;敌机的位置坐标为xT=160 km,yT=180 km,zT=8 km;我机速度为Vp=720 km/h,敌机速度为VT=600 km/h,导弹速度为Vmjd=1 080 m/s;敌我初始距离为D0=1 500 m,我机进入角为q0=150°;假设敌机做圆弧机动。仿真结果如图2~图5所示。

图2 我机、敌机飞行轨迹

图3 我机、敌机航向变化

由图3可知,我机跟踪攻击轨迹飞行,航向角随时间不断减小,最后与敌机相同。

这里选取我机在垂直面上从目标后上方、后下方、倾斜面上从目标后侧上方、后侧下方4种攻击轨迹来研究飞机过载变化。

图4 不同攻击轨迹下我机的过载

由图4可知,攻击过程中在垂直面上从目标后上方、后下方、倾斜面上从目标后侧上方进行攻击3种情况下,飞机过载随时间增大而减小,在垂直面从目标后上方攻击的整个过程,飞机过载较大,不利于攻击,沿倾斜面两条攻击轨迹攻击的飞机过载较小,利于攻击。而最后一种情况是飞机过载不断增大,这在攻击过程中对飞行员要求很高,不利于操控飞机,因此攻击轨迹可飞性能较差,即在垂直面从目标后下方攻击的轨迹可飞性能差。

由以上分析可知,倾斜面的攻击轨迹过载较小,可飞性能优于垂直面的攻击轨迹。

为了实现垂直面攻击轨迹可飞,采取适当减小我机速度,来减小飞机过载。图5为降低速度后,飞机过载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垂直面飞机过载明显减小(最大值小于1.2),能满足要求,这为我机攻击增加了新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攻击效率。

图5 调整后不同攻击轨迹下的我机过载变化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战斗机机动性能的攻击轨迹检验方法。在空战时我机攻击敌机需要做较大机动,此时攻击轨迹可飞性能是关乎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考虑飞机机动性能,提出将飞机过载、速度等作为验证轨迹可飞的关键指标,即:飞机沿攻击轨迹飞行时的过载小于飞机最大可用过载。分析了攻击轨迹在垂直面和倾斜面的几种情况,能够准确验证轨迹可飞性能,并通过修改飞机相关参量优化轨迹。该方法可用于空战实践,并能够提高空战效果。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轨迹检验方法,引入更多检验指标,以提高检验效果。

[1]姚佩阳,薛艺莉,王冬旭.迎头抢攻飞行轨迹数学建模及评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6-10.

[2]周志刚.航空综合火力控制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19-120.

[3]陈娅莉,董新民.飞机轨迹角等斜率变化的时间最优爬升轨迹[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4):7-10.

[4]张翔伦,杨蔷薇.基于机动动作库的实时轨迹生成与仿真研究[J].飞行力学,2008,26(3):29-32.

[5]黄俊,腾鹏,于雷,等.战斗机航迹可飞性过载检验算法[J].飞行力学,2008,26(3):22-25.

[6]郑本武.飞行力学中的最优化问题[M].南京: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2.

[7]何珮,屈香菊,武哲.航迹跟踪的优化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29(7):598-601.

[8]杨小凡.现代近距空战火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9]毕开波,王晓东,刘智平.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及其MATLAB仿真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52-158.

猜你喜欢

载机敌机空战
自推进红外干扰弹飞行姿态及轨迹研究
无筒空射运载火箭重力出舱机箭耦合动力学
最强空战王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空战之城
基于PSO的不规则低频天线阵与载机一体化综合设计
“85:0”的叙以空战
偷架敌机开回家
航空武器的几个名词概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