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那“题”却在“教材”处——一道数学模拟试题的命制历程及感想
2013-07-25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马 进
教材中例题和习题是高考和模拟试题编制的题源.在高三复习迎考阶段,很多时候,在编制模拟试题或高考题时,会通过对教材中问题的适当拓展或延伸,改变题目的原有呈现形式,实现问题的推陈出新.这种“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考题,可以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强化“三基”的落实.对学生而言,这些问题看上去很熟悉,但与教材问题又有区别,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类似的,迁移了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教师而言,编制题目的过程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教师命题能力的过程.近期,笔者参与命制了一套高三模拟试卷,现将该试卷中第14题命制的方式与过程以及命题后的反思展现出来,供同仁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考题呈现
1.考题及其分析
若实数a、b、c、d满足 (b+a2-3lna)2+(c-d+2)2=0,则(a-c)2+(b-d)2的最小值为______.
分析:(a-c)2+(b-d)2表示点(a,b)与点(c,d)之间距离的平方.
图1
2.考后反响
这道试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其难度系数为0.32,有一定的区分度.考试结束后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普遍反映本题具有新意,与高考试题接轨,较好的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命制历程
1.题源
此题源于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69页练习题的第3题:
选题缘由:接受任务时,命题组要求笔者出两道导数试题,其中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由于导数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内容有导数的几何意义、单调区间、极值、最值等.为了全面考查导数知识,笔者决定在填空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
2.试题的演变过程
鉴于考查目标,该题在原创之初如下:
命制感想:这样命制主要是保持了在原来考查导数的意图,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转化的思想.但是感觉上没有灵气,缺乏高考的味道.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做了如下调整:
雏形2:已知直线l:y=x+2与曲线C:y=-x2+3lnx,则曲线C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命制感想:在整个组卷过程中,由于填空题中缺少一道把关题,因此命题组让笔者将这道试题再进行加工.为了增加这道题的难度,笔者试图增加题目的新意.于是笔者考虑将题目中的直线方程隐去,于是做了如下的修改:
雏形3:已知a∈R,若实数x,y满足y=-x2+3lnx,则(ax)2+(a+2-y)2的最小值是______.
命制感想:本题将原来的直线上任意一点到曲线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来,即为点P(a,a+2)到点Q(x,y)之间距离平方的最小值.而P(a,a+2)、Q(x,y)分别在直线l:y=x+2和曲线C:y=-x2+3lnx上,问题的实质就是雏形2.在此基础上,笔者想能不能不直接给出曲线的方程呢?于是做出如下的调整:
雏形4:已知a∈R,b>0,则(a-b)2+(a+2+b2-3lnb)2的最小值为______.
命制感想:在命制完雏形4后,笔者感觉求解的式子过于烦琐,决定将待求的式子变简单点,将直线和曲线的条件放到条件中去,于是就得到如下的考题.
考题:若实数a、b、c、d满足(b+a2-3lna)2+(c-d+2)2=0,则(a-c)2+(b-d)2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命题后的感想
教材凝聚了专家们的心智,教材中的例、习题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典型性与示范性,它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命题者的立足点.因此无论是高考还是模拟考试,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都会考虑选用教材中典型的例、习题,作为测试内容进行考查.引导教师重视教材,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摆脱题海,切实打好基础.
加强教材例、习题的改编,能够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回归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清晰双基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常见的数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还能够让学生有本可依,夯实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对于我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而言,通过改编试题和原创新题,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以更方便地看出某类问题的实质所在;可以让我们在习题教学中更熟练地进行引申、延拓与变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可以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突出重点,注重方法,构建体系;原创更接近于高考的高质量试题,能更科学合理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水平.
罗增儒教授说:“以能力立意命题,利于题型设计,易形成综合自然、新颖脱俗的试题.”总之,命制试题具有很深的学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与研究,学习命题专家的命题技巧和技术,研究高考试题,研究教材,从中捕捉试题命制的素材,寻找灵感.
1.宋志永,陈云平.高中数学试题命制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2(4).
2.王弟成.从模拟试题的解答,看教材使用的缺失[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1(12).
3.沈新权,叶鹏.一道高考试题的背景及启示[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