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画板”之手,破中考压轴——对一道中考填空压轴题的思考
2013-07-25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邓继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 邓继雄
以函数图像为背景,根据函数图像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或证明,是中考数学的热门题目.现提供一道中考填空压轴题,并提出个人的见解,与同行交流探讨,以期在今后的解题教学中有所帮助.
(1)当点O′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
(2)设P(t,0),当O′B′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图1
图2
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l为题中轴对称变换过程中的对称轴,且PM⊥直线OA.
由∠AOB=60°,知:
∠OPM=30°.
由轴对称变换可知:
∠O′PM=∠OPM=30°.
所以∠OPO′=60°.
所以△OPO′是等边三角形(如图2).
图3
如果连接BB′,则有△BPB′也是等边三角形(如图3).
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就可以解决该填空题了.
解答:(1)当点O′与点A重合时,如图2,
因为B点的坐标是(2,0),即OB=2,而∠AOB=60°,所以OA=2OB=4.
因为△OAP是等边三角形(具体过程不再重复),
所以OP=OA=4,即点P的坐标是(4,0).
说明:第(1)题因为位置比较特殊,点O′与点A重合,图形非常直观,关系比较明显,答案容易求出,属于常规题.
(2)容易求得点A的坐标是(2,2),而双曲线经过点A,可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①;由图2中△OPO′是等边三角形可知,O′、B′所在的直线经过点P,且与x轴所成的角等于60°,于是设直线O′B′的解析式是y=-x+b,把点P的坐标(t,0)代入求出直线O′B′的解析式是y=-x+t②.如果仅考虑直线O′B′与双曲线有交点,则由①、②组成方程组,整理得x2-tx+4=0,方程有解必须满足Δ≥0,即t2-16≥0,解得t≥4或t≤-4.
考虑本题是线段O′B′与双曲线有交点的相关问题.借助几何画板操作观察,我们可以发现,O′B′与双曲线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内,即图2中当点O′与点A重合时,对应t取到最小值4;图3中当点B′刚好落在双曲线上时,对应t取到最大值.此时过点B′作B′H⊥x轴于点H,在等边△BPB′中,设BH=a,则B′H=a.于是点B′的坐标为(a+2,a),代入双曲线的解析式得方程a(a+2)=4,解得a=-1±,这里取a=-1+,负值舍去,所以BP=2BH=2a=-2+2,于是OP=OB+BP=2+(-2+2)=2,此时取得t的最大值为2.
图4
结论:交点在第一象限内时,t的取值范围是4≤t≤2.当O′B′与双曲线的交点在第三象限时,如图4,点O′在双曲线上时,对应t取到最小值;点B′在双曲线上,对应t取到最大值.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双曲线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结合本题的轴对称的性质得到t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4.当然也可以类似于第一象限内的求法,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试.总之,交点在第三象限内t的取值范围是-2≤t≤-4.
综上所述,当O′B′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4≤t≤2或-2≤t≤-4.
说明:第(2)题的解题思路比较复杂,同时又是一个动态问题,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过程中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同时考查对勾股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拔高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思考:这是一道中考填空题的最后一题,显然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填空题一般只是提供参考答案,无法得知解题的思路,通过百度文库搜索,可以查到该份试卷的解析版,读者可以从网上查阅,其中本题的参考答案中计算量相当大,计算难度较高,所列的直线O′B′的解析式相当复杂,关于判别式Δ≥0的不等式难度更大,如果能较好地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解题,将能大大减少计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所提供的解法,就能较好地体现解题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