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教育之旅第二站 德国:Germany

2013-07-23

未来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德国幼儿园老师

王 燕

武汉大学WTO 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2002-2010 年,我生活在德国,任教于汉堡中文学校。八年间,作为教师,我获得了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的“全球优秀作文指导老师”称号;作为学生,我通过了中级德语考试;作为家长,我培养了一个两次获得汉堡奥数第一名、获得两项奖学金、热爱学习和生活的孩子。这种多角色的生活,让我对德国教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也愿意将我观察和体验到的真实的德国中学展示给大家。

故事一:老师在伦理课中的角色

老师问:“有两个高年级学生在班级旅游时相爱,不小心怀孕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男生甲:“我每月给孩子抚养费,但我不会结婚。”

男生乙:“是女生主动引诱我的,我没有责任,所以我不管。”

女生甲:“有了孩子最好结婚,男生应该有责任心。”

老师问:“你们长大以后是否想要孩子呢?”

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想要孩子,三分之一坚决不要孩子,三分之一表示无所谓。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孩子会影响自己的幸福生活,并且担心家庭不稳定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负面影响。

老师问:“你们认为使家庭稳定的因素是什么?是爱情?是性?还是责任?”……

在老师引导下,经过激烈讨论,学生们渐渐明白了:使家庭稳定的因素不是爱情,也不是性,而是道德和责任。婚姻成功的条件不单单只有肉体的吸引,而且还要有意志、耐心、相互的接受和容忍。将爱情、友谊、尊敬及性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婚姻。

以上是德国中学一次伦理课的内容。“伦理学”,是德国中学九年级开设的选修课。九年级以前,宗教为学生的必修课;九年级开始,不愿学宗教的学生可以选修伦理学。伦理学在西方的历史十分悠久,属于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所以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伦理课是使学生明理的课,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课,是德国政治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

和语文教学一样,德国的“伦理学”教学没有教科书,每次上课都由教师发讲义。教学形式以讨论和辩论为主,涉及的主题除了上述的爱情、婚姻、家庭外,还有很多。

例如死亡:“有没有天堂?有没有灵魂?人死能不能转世?对死亡的幻想是什么?……”

如何看待安乐死,经常是讨论的焦点。学生关于安乐死的讨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有活着的尊严和自由,同样也应有死亡的尊严及选择死亡的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不属于自己,只有受到上帝的召唤,人才能死去,任何人没有决定自己死亡或别人死亡的权利。

关于对死亡的幻想,许多男同学希望在战场上死去,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在平静中死去,并且临死时有亲人陪伴左右。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希望火葬,而愿意静静地躺在地下,让灵魂升天。

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唯一的答案,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而观点都是学生自己的。

例如死刑:“死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你是否赞成死刑?什么样的死刑能减轻罪犯的痛苦?……”

对这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不评论对错,不给出答案,只提供目前世界上执行死刑的国家、死刑的种类及死刑犯最多的国家等资料和数据。

还例如暴力、良知、准则、价值观和道德:“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暴力的倾向、种类、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少暴力和青少年犯罪?什么是良知?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准则?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良知和价值观?良知、道德与价值观如何指导我们的行为,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

德国幼儿园漫画

德国师生在达豪集中营参观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提问,学生讨论。老师用一只无形的手,指挥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们渐渐明白了: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法律的目标是维持安宁,而不是培养道德。——卢梭

故事二:德国幼儿园不学之学

德国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是将背包在规定的位置上挂好,取出自带的早餐盒,从餐柜拿出杯子和餐垫,坐在餐桌旁,开始吃早餐。幼儿园只提供常温的牛奶和温热的水果茶。吃完早餐后,孩子将杯子、餐垫依次放入老师准备好的盆子里洗,并用抹布擦干后放入餐柜摆放整齐。这一切都不用老师指导,而是在大孩子的吩咐下,大、小孩子共同参与完成的。

德国幼儿园不按年龄分班,大的6岁,小的3 岁,大的带小的,小的模仿大的,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松散的、家庭式的兄弟姐妹关系。虽然打架扯皮等事也时有发生,但幼儿园为孩子们的自然成长提供了一个与外界相似的环境。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和出生率的下降,许多孩子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下成长,难以从兄弟姐妹身上获得社会经验。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一起成长,扩大了儿童体验的途径,提高了其宽容的美德与解决矛盾的能力。

德国幼儿园重视孩子独立性、合作能力、创造性以及行为规范的培养。教师常带领孩子们去户外,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认识周围的环境,熟悉交通规则,学习防火安全知识。以下是孩子们去消防队的活动:

每个孩子背上一瓶水果茶和一小袋饼干出发了,步行到十字路口,老师让全体孩子停下来,问:“我们现在要过马路,应先做什么?”“先看红绿灯,红灯不能过,绿灯才能过。”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穿过马路,走到汽车站,汽车来了,老师又问:“我们马上要上车了,上车后应该做什么?”“买车票。”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鱼贯上车找座位坐好。老师将买好的车票给每个孩子发一张。

到了消防总队,负责人让孩子们坐上真正的消防车,一边介绍防火常识,一边给一个孩子穿上巨大的消防服,戴上消防帽,系上工作皮带,并在皮带上插上消防斧头、绳索及其他所有消防工具,孩子大叫:“太重了,受不了了! ”接着,负责人带孩子们来到一个密闭的模拟火灾现场。霎那间,烟雾弥漫,火光冲天,嘈杂一片。消防队员大喊:“大家趴在地上,爬着寻找不烫的门,打开门逃出去。”孩子们都匍匐前进,摸索中发现几个门都非常烫,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不烫的门,赶紧打开,逃了出去。“好惊险啊!”

经过刚才的“历险”,老师安排孩子们在休息室吃东西,喝水。在孩子休息时,消防队负责人问:“为什么不能从很烫的门出来呢?”“是不是外面的火烧得很大?”“对,遇到火灾应该打什么电话?”“112!”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从消防总队回幼儿园的路上,路过一个银行,老师说,你们进去问一问,在银行工作的是什么职业? 平时要干些什么?孩子们走进银行,询问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耐心作答,还给了孩子们几小包橡皮糖;路过一个电器维修店,老师又说,你们去问一问……

在德国幼儿园,六岁的孩子才被要求认1-10 的数字。但是,在这之前,孩子们会学剪不同的图案,认识不同的国家、不同制品的材料、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动物,栽很多种植物,大一点的孩子必须学会系鞋带。孩子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看法,爱劳动,爱整洁,守纪律,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表面上看,德国孩子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塑造性格,在学一个人最基础的修养和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德国,很难看到不排队、不按红绿灯过马路和随地吐痰的人,因为诸如此类的“小事”早在幼儿园阶段就都解决了。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让儿童的自我表现、自由发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幼儿园的大部分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使孩子们都主动参与。

故事三:德国学生怎样学英语

一直觉得,国内的孩子学习英语很麻烦,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德国也要学习英语。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封面

那天,孩子手拿一大卷彩色简报纸,一进门就说:“妈妈,下学期的英语课要学习美国,老师让我们每人选择一座美国城市在班上介绍,两个星期内完成。波士顿由我介绍。”

第二天,孩子放学回家,手里拎着一大袋书。她去了一趟图书馆,借了许多关于美国的书;觉得还不够,又去了趟旅行社,请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一下波士顿的特点,并拿了一些介绍波士顿的旅游图片资料。她拿出剪刀、胶水、简报纸和各式各样的彩笔,将所有的资料摊在沙发上,开始构思她的“波士顿”。几天后,一“座”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波士顿跃然纸上,简报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当孩子指着简报,用英语介绍波士顿的概况、历史、现状、特点和人文景观时,我觉得,她一丝不苟的神情俨然一个学者!

那几天,学校教室的四周挂满了学生们做的美国各个城市的简报,张张都有特色,无一雷同,整个美国在简报里一目了然!我不禁感叹,假如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介绍美国城市,不仅两个星期介绍不完,而且收效肯定没有这样好。

德国的英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九年级前的英语主要系统地学习英国,包括分别介绍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普通家庭生活、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和历史文化。对于典型的英国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会重点学习,如: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英国历史、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皇、莎士比亚等。使学生对整个英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九年级开始,英语教学主要学习美国,包括美国的历史及现状,美国的文化特点及美国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十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一)后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南非,同时涉及民主及政治制度、电影、戏曲及文学艺术、时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习社会生活时,对职业的介绍、求职信的书写和如何求职面试等是教学的重点。

由此可见,德国的英语教学非常系统。在教学中,老师除了注重大量的写作外,还有一个特点:重视演讲和辩论。

老师经常布置主题,让学生用英语演讲或辩论。如: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吸烟真的有害健康吗?你所喜爱的明星是谁?你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你对爱滋病有什么了解?……一般都是团队作业,小组的得分就是小组成员的成绩。在德国汉堡市2005 年的高中毕业考试中,有道英语口试题:在3 分钟时间内介绍一种职业。对介绍的职业没有限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职业。但必须在3 分钟内介绍这种职业的概况、性质、收入及这种职业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等,超时扣分。难怪德国总理、英国首相、美国总统一个个口若悬河,原来是上中学就打好基础了!

猜你喜欢

德国幼儿园老师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爱“上”幼儿园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