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教育之旅第四站 日本:Japan

2013-07-23金虹青

未来教育家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念日本幼儿园

金虹青

浙江省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园长

日本之行,使我产生了很多困惑和矛盾。这个很容易激起我们民族仇恨的国度,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的确有其先进的地方。对于这些,如果只是凭借着单纯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味地进行抵制和排斥,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通过对日本半个月的考察,虽然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些皮毛,但我们无法否认,在参观和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不同教育制度、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确实给了我们很多触动,也引发了我对自身办园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理念决定方向

当我们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每位教师都会微笑着向我们每个人鞠躬,问好,大一些的孩子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小一些的孩子会跟着老师一起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孩子们很少显现出怯懦的表情,而是带着一种兴奋和新奇;而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园长会一直目送我们上车,直到车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细读日本《幼儿教育要领》关于社会的内容:“要听父母和老师等大人的话”、“对人亲切和善”、“在受到别人关怀时要表示感谢”、“在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诚恳地赔礼道歉”、“能宽恕别人的过错”,正是这些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要求,才使得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礼仪不是教会的,而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

1990 年4 月起,日本幼儿园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言语、表现五大领域,新增了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之所以这么做,是针对当时日本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比如偏重智育,追求分数,争上一流学校,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致使出现很多学生自杀、逃学、青少年犯罪、学校暴力、家庭内暴力等现象。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导致邻里之间人与人关系变得陌生和疏离。

不仅如此,日本很多教育法规的出台都会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正如他们介绍说,“正在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法规”。不难发现,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都惊人地相似,而不同的是两个国家寻求解决的策略。

和国内很多幼儿园不同,在日本,一个教师可以带拥有30 个儿童的班级,且照样把班级搞得红红火火,在各种活动中游刃有余。这也是和他们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

我们看到,在低年级,再小的孩子,哪怕是坐在婴儿座位上,也是自己拿着刀、叉进食的。在日本教师看来,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整理教室为大家服务,这一切对孩子来说就是生活;当班上来了新伙伴、新教师的时候,能够和新伙伴玩在一起,这就是人际关系。在日本,很多时候是混龄活动,一个园里的所有孩子都在一起玩,培养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各种冲突时的解决能力。

儿童洗手间

儿童卧房

而我们,却更愿意去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三个老师六只手,根本应付不了张口等饭吃的30张小嘴。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时,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不会吃饭怎么办?”“老师喂饭吗?”我们一方面希望培养孩子的能力,一方面却又给孩子提供了全方位的呵护。当面临一些变化、冲突的时候,我们成人的内心首先会觉得不安,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

二、环境注重适用

去日本前,我以为日本的经济比我们发达,现代化产品很先进,他们的幼儿园应该也比我们建设得好。但当我们进入保育院时,我发现,他们的设备、设施远远比不上我们:教室非常简单,除了录音机,找不到电脑、电视机等现代化的设备。教室虽然简陋,但环境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也很简单,少有塑胶铺设的地面,绝大多数还是水泥地和沙砾地,也少有大型玩乐设施,较多的是玩沙场地和玩水设备。

日本幼儿教育注重的是生活和游戏,他们认为,最适宜的教学环境就是最接近自然的环境,所以,他们的活动场地大多保持原来的地面,例如泥地、沙地、草地。他们认为,在这里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对孩子来说,没有变化的大型玩具玩一会儿就厌倦了,但挖土、堆泥、捕捉昆虫,大自然的东西足以津津有味地玩上一整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各类有益的经验,因此,教室里的电脑和电视机就变得不再需要了。

与简陋的教室截然相反,日本幼儿园的厨房设备非常齐全,透明的橱窗让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项操作,这样的食品加工让人放心。日本非常重视孩子的生活,尤其是膳食。他们的食品制作得非常精巧,菜色看上去很好,似乎少有大锅菜。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提供不同的辅食,下午的餐点有面包、牛奶、水果,营养齐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食品都是他们自己加工制作的。在所参观的一所保育院中,院里的营养师制造了形状各异的小饼干,请我们品尝。

三、教育关注孩子

中国教育一直提倡“以孩子为本”,但教师却很少真正关注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家长和我们联系时,我们很难说清孩子今天参加了什么活动,今天对什么很感兴趣。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根据一日的生活作息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大多数的教师把上完课作为自己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模仿同一张图画,却没有教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我们要求孩子们进教室时准时有序,却没有教孩子主动与其他孩子、家长打招呼;我们帮助孩子吃饭,却没有教他们饭后收拾掉在桌上的饭粒。我们的老师、保育员经常包办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并不是出于帮助孩子,而是为了省心。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玩沙、玩水,但老师们却不喜欢让孩子们尽情地去玩,原因就是这些活动结束后会让老师们难以整理。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所说的“一切为了孩子”有时只是一句口号,并没有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中,更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细观日本的幼儿教育,他们没有具体的课程,“玩”,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陪孩子玩”就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只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的帮助。在没有桌椅的教室里,我看到的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地上,欣赏着孩子们拿着彩笔自由地画人像,没有教师的示范,每个孩子都很投入地在完成着自己的作品,像一个个画家。在我们走过的每个保育所,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泡在游泳池里玩水,老师忙着给玩好的小朋友冲洗、擦干,没有一句斥责。

不记得是谁说过:创造一个新世界容易,打破一个旧世界很难。对我们来说,要改变已经形成的教育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这个过程很难。而这个改变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面临的职称晋升机制、考评考优机制。为了能在考核中加分,老师需要去参加一些优质课、教坛新秀之类各种名目的评比;为了提高工资,老师需要写一些拼拼凑凑的论文。而对于学校来说,这些名优教师的数量、研究课题的等级也成为评定一所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

相对而言,日本的教师更单纯,他们没有任何的考评机制,也没有一大堆要准备的文字材料,但他们都有一份对职业的认同和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我们的教师也有敬业精神,但是现实要求他们既要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还要成为有创新的研究者;既要关注孩子的发展,又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我们的老师恨不能变成孙悟空。其实,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班上的30 个孩子,能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才是教师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如果不能给教师松绑,不改变评价机制,“一切为了孩子”最终只是一句空话。

儿童在玩水

四、寻求幼儿园管理的新起点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确实,有时候,我们会迷失在忙忙碌碌的琐事中,失去自己努力的目标;有时候,我们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做着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在不断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被动地前行。我们经常教育老师们要学会反思,其实,作为管理者,更需要重新充电和静心思考,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

高瞻远瞩:《幼儿教育纲要》指出:“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幼儿园教育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真正让孩子的一生受益?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在日本白梅学园大学,校长的欢迎辞让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日本白梅学园大学,一所类似于我国师范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其校长在迎接我们的欢迎辞中说:

“我们进入了文明社会,如果我们不去刻意地追求什么,孩子就会失去很多创造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而指挥孩子去干什么,反而会阻止孩子的发展——这是目前我们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是电脑时代,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去追求电脑所能做的事情,而要去追求电脑不能做,只有人脑能做到的事情——感情的表达。21 世纪,我们幼儿教育的蓝图中有两个关键词:感情和表现。我相信,当这些正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亚洲会连成一体的。到那时,我们希望他们的眼光是放在全亚洲,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教育理念。”

培养亚洲人,这就是日本幼儿教育的宏大目标。基于这样的目标,他们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人际关系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教育是塑造人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面对同样存在的偏重智育、追求分数、情感淡化等教育问题,日本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反省,并不断进行纠偏,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就是行动之一。

幼儿园的管理首先要确保方向的正确和理念的引领。同时,在朝着既定方向推进的时候,还需要不断地纠偏,一旦方向发生了偏差,那么我们越努力就会离目标越远。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借助“望远镜”去眺望美好的前景,增添不断前行的动力,同时也需要“内窥镜”,及时洞察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现在需要做的是:暂时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也许,仅仅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不够的,我们在童年时期所赋予他们的一切,是否能够陪伴他们在未来的日子走得更好、更远,这才应该成为我们构筑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根本出发点。

儿童卧房

见微知著:古语云:“窥一斑,见全豹。若见微,可知著。”在此次参观学习过程中,一些细节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以人为本”:

日本街道少有垃圾桶,却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垃圾分类。在保育园里,每个孩子都有专用的垃圾桶,用于放置孩子的尿不湿等废弃物,离园后孩子会把自己的生活垃圾带回家,进行分类处理。

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对于不同月龄的孩子,幼儿园提供了不同的食品,每个餐盘都标有孩子的名字,每个碗都覆盖了保鲜薄膜,餐盘里还放着勺、叉等多种餐具,他们所使用的餐具就是我们常用的易碎的陶瓷制品。

正因为陶瓷餐具易碎,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轻拿轻放的好习惯,无须教师时时刻刻地提醒;因为吃饭有饭勺,喝汤有汤勺,吃水果有叉子,孩子从小养成了文明的进餐礼仪;因为从小就学着垃圾分类,所以我们觉得很麻烦的事情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这些点点滴滴定格在他们的行为中,成为让他们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这一切,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教育纲要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而这一切,也不免使我想到,我们为幼儿提供的都是统一的食谱、统一的不锈钢餐具,无论是吃饭、吃面条还是喝汤,餐具只有一种,要么是勺子,要么是筷子。对孩子来说,不锈钢的餐具夏天容易烫手,冬天饭菜容易变凉,而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掉在地上不会碎。

我不禁思索,什么是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真正契合?什么是真正的“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当我们真正把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时候,我们的管理维度一定会有所改变。从宏观到微观、从集体到个体、从整体到细节、从注重认知到注重习惯,有时我们缺乏的不是理念,(就像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引的就是一种理想的幼儿教育),而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始于幼儿,终于幼儿”,应该成为幼儿园管理的新起点。也许有时管理成本会大一些,管理过程会繁琐一些,但当所有的结果有益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时,我们的管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中庸致和:“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其目标是致和。它反对切割,提倡整合,不同的文化、理念、背景,在尊重和保留彼此差异的基础上达到统一,便是“和”。

一个德国记者曾说:日本这个民族虽然爱好新奇,十分重视、善于吸收他国文化,但也是个严守古风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 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失去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有。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之后,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特性。在日本,我们的随行司机——一个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传统的忍耐、恪守规则的民族特性。我们在学校参观时,他一直在没有空调、高达40 度高温的大巴车内坚守自己的岗位。当我们问询所参观的幼儿园园长“如何管理和考核教师”时,他们流露出诧异和茫然的眼神。对于他们而言,教师是无需考核管理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按照规矩做事。而很难想象,如果我们也放弃考核管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显然,不同的文化特性,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特性,也决定了不同的管理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扬弃,去借鉴适合我们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开创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本土的幼儿教育。一味地照搬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不应该坐井观天,妄自尊大,但也无须妄自菲薄。虽然我们不具有他们那种忍耐、恪守规则的民族特性,但是我们拥有善良、谦和的民族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园本文化建设,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幼儿园内部的集体人格,提高教师的文化自觉和对教育的敬畏,转变管理的重心,使管理真正向服务和引领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理念日本幼儿园
日本元旦是新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探寻日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黄金时代》日本版
爱“上”幼儿园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