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演变研究
2013-07-23刁培莲邓智团
刁培莲,邓智团
(1.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上海200235;2.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200020)
随着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衰退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是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过程,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广泛且有效,史春云等(2007)曾介绍过国外在该研究分析方法上的进展,认为偏离-份额分析法适合于分析小的经济区域或任何规模区域的长期变化。本文分别使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对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武汉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1)基本原理。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要研究的区域置于一个较大的背景区域中,通常研究区域的上级区域作为参照系,把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量与背景区域联系起来。以均衡增长为比较基础,将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分解为分享份额和转移份额两部分。
分享份额是指研究区域在某一时期以背景区域平均增长速度所获得的增长量;转移份额或总偏离是指因地区间资源转移而获得的增长量,这种转移可能受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或生产要素禀赋、区位因素不同的影响,进而分解成结构性转移份额和竞争性转移份额。
(2)基本算法。依据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区域的实际经济增长量分为:研究区域分享份额、研究区域结构份额和研究区域竞争份额。
式中:
G∶研究区域考察期内总产值总增长量;S∶总偏离;N:研究区域分享份额;P:研究区域结构份额;D:研究区域竞争份额。
式中:
R:背景区域在考察期内的总产值变化率;Ri:背景区域第i次产业在考察期内的产值变化率;
r:研究区域在考察期内的总产值变化率;ri:考察区域第i次产业在考察期内的产值变化率。
E:背景区域在某时刻的总产值;Ei:背景区域第i次产业在某时刻的产值。e:研究区域在某时刻的总产值;ei:研究区域在某时刻第i次产业的产值。(0):基期(年);(t):末期(年)。
1.2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1)基本原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将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一期一期拓展开,从而能够展现考察期内各时间段内各产业的贡献随时间维度的变化趋势。
(2)基本算法。根据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算法,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仍然将研究区域的实际经济增长量(G)分为:研究区域分享份额(N)、研究区域结构份额(P)和研究区域竞争份额(D)。
区域分享份额。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中有:
令Ni为研究区域第i次产业的分享份额:
从而,
区域结构份额。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中有:
从而另Pi表示研究区域第i次产业的结构份额,则有:
从而:
其中:
区域竞争份额。同理可得: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分析的数据参考资料为2001~2010年湖北省统计年鉴、武汉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表1 1990~2009年武汉市与湖北省各产业产值 (单位:亿元)
2.2 武汉市产业结构静态偏离-份额分析
(1)数据处理。根据表1的数据,分别以2000年和2005年为基期,2004年和2009年为考察期,运用传统的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得出2000~2004、2005~2009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表(表2)。
(2)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静态偏离-份额数据分析。分享份额(N)是假定武汉市各产业部门均按照湖北省生产总值增长率而产生的增长份额。表2的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市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为考察期的分享份额(710.70亿元)大于实际增长量(675.40亿元);而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为考察期时分享份额(2233.71亿元)要小于实际实际增长量(2359.69亿元)。说明在第二段时期(2005~2009年)相比于第一段时期(2000~2004年),武汉市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不再依赖于湖北省的总体增长率。后文中会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来进一步观察其中的变化。
表2 2000~2004、2005~2009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单位:亿元
表2中的两个时期的结构份额合计都是正值,且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为负值、第二产业为正值。此处的结构份额反映的是武汉市各产业随湖北省各产业增长或下降的情况。表明在两个时期中武汉市第二产业都较第一、第三产业有结构优势。
在竞争份额方面,从各产业看两个时期都呈现第一、第二产业为负值,第三产业为正值的结果。2000~2004年的竞争份额合计为负值(-43.12),而2005~2009为正值(38.32)。说明在第二段时期武汉市的产业竞争力与湖北省其他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其中从2000年起,就以第三产业的地区竞争力为主要支撑。可见武汉市正有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竞争力领先全省的趋势。
另一方面,武汉市第一产业的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都是负值且都有下降趋势,表明第一产业对武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不断的下降。
可见武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是以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和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上升并超过湖北省其他地区的。
2.3 武汉市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按照上文中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的基本算法中的公式结合表1中的数据得到以下2001~2009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表(表3)。
根据表3绘制出2000~2009武汉市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曲线(图1),可以更直接的观察2000~2009年武汉市总体增长的构成。从图中曲线可见,武汉市总增长中的分享份额一直处于较高比例,从2001~2008年逐年增长,且其中2006~2008年两年间的增长速度最快。如上文中所作的分析,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对湖北省的依赖是较大的。静态分析中得出第二段时期(2005~2009年)较第一段时期(2000~2004年)武汉市经济增长依赖与湖北省的份额减少。从此处的动态曲线中,能够进一步观察到武汉市对湖北省的依赖是从2008年到达峰值(730.06亿元)后从2009年起开始减少且速度较快。2000~2009年各年度武汉市的结构份额曲线都在0左右徘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波动不大。相较于结构份额来说竞争份额的波动要稍大些,2007~2008年间出现了峰值(210.65亿元),但随后在2009年又回落到(-147.95亿元)低于之前所有年份的竞争份额。
表3 2001~2009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单位:亿元)
图1 2000~2009武汉市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曲线
图2 2000~2009武汉市第一产业动态偏离-份额曲线
(1)武汉市第一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武汉市第一产业的分享份额曲线与总分享份额曲线的形状相似,但波动要缓和很多。与总偏离-份额曲线相比在2000~2009武汉市第一产业动态偏离-份额曲线(图2)中,结构份额曲线、竞争份额曲线的波动要剧烈的多。其中,在总结构份额曲线中2003年、2004年、2008年三年的结构份额是负值,第一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七年间都呈负值,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可见相比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武汉市的第一产业结构优势要小,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这一点符合产业结构演化理论中一般认为产值会从第一产业逐步转移出去。竞争份额方面,从2001~2007年,武汉市第一产业的竞争份额曲线形状与总竞争份额曲线大体一致,在2002~2004年间有段较大的向下波动。2007~2009年间第一产业竞争份额曲线与总竞争份额曲线形状相反。总竞争曲线在2008年达到峰值(210.65亿元),但武汉市第一产业竞争曲线在2008年却是波谷(-22.13亿元),在2009年重新回到正值(3.07亿元)。2001~2009年间有五年的竞争份额是小于0的,且呈正值的年份也只是在2002年最高(3.58亿元)与总竞争份额相去甚远。可见,武汉市第一产业的竞争优势相较于其他产业也是较低的。
(2)武汉市第二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武汉市第二产业的分享份额曲线形状与总分享份额曲线相似(见图3),波动幅度比第一产业分享份额曲线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8年达到峰值(327.56亿元)。与之前的分析一致,2009年的分享份额较以往下降。
武汉市的第二产业结构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7~2009年快速上涨。2004年以前的结构份额波动趋势,较小在10亿元以内;经过了2004~2005间的上升后开始逐渐加大波动的幅度。特别的是,在2007年结构份额下降,这点与总结构份额曲线一致,不同的是2009年结构份额进一步快速上升到了135.46亿元。可见武汉市的第二产业具有稳定且不断加大的结构优势。
(3)武汉市第三产业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竞争份额在2000~2009年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竞争份额。分享份额也略大于其他两次产业。在分析的头两年里第三产业的结构份额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在以后的几年中除了2007年,第三产业的结构份额都要小于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见图4)。再次体现出了武汉市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同时,可以发现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给武汉市相对于湖北省其他省市的竞争力。
从历年数据上看,武汉市第三产业的分享份额波动趋势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同,整体是明显增长的。而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则波动幅度较大。与第二产业一致,第三产业的竞争份额在2008年达到了峰值。不同于第二产业的是,第三产业的结构份额在2008年有很大的向下波动。再对比武汉市整体的结构份额可以发现在2008年其结构份额微弱得下降了。可以说,2008年武汉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势的丧失影响了整个武汉市在湖北省得结构优势。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GDP的增长相对于湖北省其他地区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是它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而脱离对湖北省总体GDP增长的依赖。武汉市第二产业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在三次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它在竞争优势方面又有不足。说明武汉市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程度还不至于转换成竞争力,表面该次产业还有进一步产业技术升级的巨大空间。第二产业的技术升级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增长。武汉市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且增长迅速,这其中有武汉市本身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也有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带来的提升作用。
武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过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但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变动缓慢。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动缓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作为中部地区城市及历史原因,传统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地基”。第二,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如钢铁业的比重较大,且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同构性高竞争力不明显。高科技、创新产业的比重低。第三,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缓慢、依托工业且层次低。
针对以上三点,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武汉市可借力于其“九省通衙”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新型农业、都市订单农业和特色,促使武汉农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配合调整农副产品物流系统,增加农业附加值,也可带动食品加工业
其次,大力投入提高目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培养高科技、创新型、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武汉可以依托其科教优势,加大高新技术的科研力度作为培养高科技企业的温床。同时,随着沿海一线城市的人力成本上升,可以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内陆。通过一些高科技合资企业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提高区域竞争力。
再次,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武汉市服务业仍以低层次服务业为主,发展缓慢。金融服务业等知识型服务业在沿海中心城市中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趋明显,且其相比于低层次、高劳动要素投入的服务业可带来更多的经济附加值。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底蕴,市内和周边有不少名胜古迹和著名史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武汉市亦可着力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来提高第三产业的层次及扩充其结构。
最后,通过“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武汉在政策支持下可把一般加工业转移向周围八市,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通过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布局,武汉市可把精力投入目前正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与城市圈内城市协同并进。
图3 2000~2009武汉市第二产业动态偏离-份额曲线
图4 2000~2009武汉市第三产业动态偏离-份额曲线
[1]Acemoglu D.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M].Princeton:Ne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2]Baff R A,Knight III P L.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J].Growth and Change,1988,(19).
[3]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何雄,陈攀.武汉与我国三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8,(6).
[5]霍利斯,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梁小民.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科学,1982,(2).
[7]史春云,张捷,高薇,杨旸.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3).
[8]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9]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薛国勇,李晓,游建胜,朱昱.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福建的视角[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3).
[12]赵继华,邓有成,付春晖.湖北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