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2013-07-21龚旭平
龚旭平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中枢感染性疾病,颞叶、额叶、白质、灰质等受到累及, 病灶内伴随出血, 出现脑萎缩, 致残率、死亡率极高,治疗后常出现肢体瘫痪、智力低下、吞咽障碍等全身功能协调能力障碍[1], 同时可出现营养不良、腹泻、肺炎、脱水等并发症。作者对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 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男39例,女37例, 年龄5~15岁, 平均年龄(7.95±3.28)岁,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脑电图、MRI、CT及病毒抗体等检查, 其中左侧瘫痪31例, 右侧瘫痪36例, 四肢瘫痪9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3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吞咽饮水障碍经饮水测试>3级;患者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后神志清楚、体征稳定, 无抽搐现象;患儿及父母均知情且愿意参与治疗。排除标准:存在严重智能障碍, 配合训练难度较大;5岁以下, 伴随其他影响吞咽功能。
1.3 方法 参考组患儿采用临床常用治疗及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 采用营养脑细胞、抗病毒等多种手段治疗, 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现象的发生;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
1.3.1 心理护理 病毒性脑炎疾病危重, 家属多较为担心, 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安抚患者, 合理运用言语, 避免对患者家属造成刺激;情绪基本安抚后, 将疾病发生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 将治疗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告知患者, 争取其配合;可将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方法告知患者家属, 使其共同配合, 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在与家属沟通时, 可询问患儿爱好等,选择合适音乐刺激患儿而进行干预, 音乐干预前, 提前做好基础护理, 同时减少外界干扰,提高干预效果, 使患儿心理愉悦。
1.3.3 康复训练 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后, 由专家对其情况进行评估, 并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案。每天分为上午、下午、晚上3个阶段,上午主要为临床治疗, 下午由专科护理人员引导患儿进行康复护理, 晚上则由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主要为日常生活护理。在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时, 要根据患者情况, 循序渐进, 做好针对性护理, 具体如下:①基础护理, 间隔2 h将患儿翻身1次, 同时加强对其呼吸道的清洁, 避免呼吸道感染、褥疮、深部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勤换尿布, 每天为患儿清洁全身皮肤, 动作轻柔;患儿进行全关节运动时, 要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牵拉, 有节奏、缓和的进行康复训练。②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关节挛缩等废用综合症的发生, 采用支架将盖被架空, 避免足部受压, 同时预防足下垂,引导关节、肢体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运动, 2次/d, 在被动训练中, 要遵循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过程, 定期对患儿四肢穴位进行按摩,避免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
1.4 疗效判定 显效:Ashworth痉挛下降至1级, FMA积分至少下降80分, 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Ashworth痉挛下降至上级, 步态明显改善, FAM积分下降50~80分, 能够运用简单言语表达自己意思。无效:FMA积分无改变[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为(76.35±16.32)分, 相较治疗前(45.25±11.96)分有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54.69±12.18)分, 相较治疗前(43.68±13.32)分有明显增加,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8.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3 观察组住院期间出现1例误吸、1例腹泻、1例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7.9%,参考组住院期间出现5例误吸、4例腹泻、4例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3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病毒经血循环, 突破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为弥漫性水肿、脑膜出血、大脑组织软化及水肿, 最终导致严重脑缺氧缺血现象, 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后出现坏死、变形, 从而导致患儿出现系列神经症状及体征等[3]。临床研究认为, 患儿神经体征基本稳定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从而促进其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由此可知, 给予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 效果显著。
[1]曹丽玉.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8,24(06):38-40.
[2]何笑琼.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08,23(15):1372.
[3]张妮.早期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质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