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3-07-21李孟
李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由围生期低氧造成的脑缺血、缺氧而形成的脑损伤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出中枢神经异常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并无特效的疗法, 主要以综合疗法进行治疗[1]。如何进行早期干预对患者神经及心理发育水平加以改善, 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是目前新生儿科的广大医务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6例, 女54例, 均为足月产儿, 年龄4~25 d;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 均符合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缺血缺氧程度均为中度或者重度。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 A组患儿50例, B组患儿60例,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营养脑细胞、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控制颅内压、抗惊厥、补充能量、纠正低血钙以及高压氧治疗等以纠正缺氧症状。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①触觉刺激, 使用手掌对患儿躯体进行适度抚触, 手指要轻按新生儿手指头、面部等处, 每天进行两次, 每次抚触20min左右;②听觉刺激, 在病房播放较为轻柔或者欢快的儿歌, 可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等, 每天进行一次, 每次持续15min;③视觉刺激, 距离患儿眼睛20 cm处有规律的将颜色较为鲜艳的物品如红色、黄色的气球等, 每天进行一次,每次可以持续5min左右。④前庭功能训练,使患儿仰卧在摇床中, 护理人员或者家属轻轻地、有规律地摇动摇床, 每天1次, 每次持续5min。医护人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必要的培训, 以使家属在患儿出院后继续进行家庭康复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以及治疗至1岁时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2]评分, 包括患儿适应性、动作、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观察患儿出现的后遗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至1周岁时其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 B组明显较A组评分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情况(, 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情况(,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适应性 动作 语言能力 社交能力A组 50 治疗前 87.4±11.2 88.8±10.7 88.1±10.8 89.1±10.5治疗至1岁时 93.2±10.5 94.5±10.2 93.5±10.3 94.4±10.5 B组 60 治疗前 87.5±11.5 89.2±10.9 88.3±11.3 88.9±10.7治疗至1岁时 99.9±11.4 101.3±10.6 99.2±11.1 100.8±10.5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情况 A组患儿治疗至1岁时, 发生后遗症的患儿有13例, 发生率为21.7%, 其中脑瘫5例, 神经发育缓慢8例;B组发生后遗症的患儿有4例, 发生率为6.7%,其中脑瘫3例, 神经发育缓慢1例;B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概率明显较A组少,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3],该疾病容易造成患儿的诸多后遗症, 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小儿的神经组织的代偿能力较强, 故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对患儿进行早期治疗, 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及预后。
早期干预是发育偏离正常或者有可能偏离正常时对患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康复治疗活动。从新生儿开始就对其进行良好的育儿刺激, 能够最大限度上挖掘患儿大脑潜能, 对开发智力、促进代偿性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早期干预训练主要通过抑制异常姿势反射正常的运动模式, 诱发患儿进行主动运动。在早期干预进行时, 首先要帮助患儿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获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使之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要指导家属根据患儿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育儿方法以及育儿技巧, 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 共同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
综上所述, 给予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发育状况,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值得应用推广。
[1]鱼丽荣.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8(55):45.
[2]彭新桂.CT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4(15):185.
[3]余舒恩.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2,4(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