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软环境建设实施的“三步走”战略
2013-07-20柳凤平魏广君
柳凤平 魏广君
(1. 中国石油辽化分公司运输公司,辽宁 111003;2. 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大连 116601)
引言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软环境搞不好,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在谈软环境,比软环境,抓软环境,形成各自竞争优势。尤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五位一体”总布局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以,为切实贯彻党“十八大”精神,就要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把握良好的发展先机。
软环境问题无一不与人有关,因此,抓软环境尤其要以人为本,狠抓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首要一条就是讲政治。讲政治,就必须坚持党的宗旨意识,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基层服务,用优质服务打造良好的软环境。讲政治,就必须坚持万事民为先,以大局利益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从小事入手、大局着眼,谋求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大目标。讲政治,就必须认真贯彻党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反腐倡廉,严肃党纪政纪。软环境出现的问题,必然会损害或阻碍经济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就必须维护党的威信和统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反映在软环境上的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损害,必须用严厉的法律严加整治。
随着人们对软环境建设认识的逐步加深,如何改善软环境相继被各级、各地人民政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例如,辽阳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研究、分析推进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议题后,明确指出,改善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推进大连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克服当前宏观形势不利影响、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的紧迫要求,也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为此,在全国各地开启了“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然而,软环境包含了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软环境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软环境建设,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分析与认真思辨的现实问题。面对近年来在软环境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笔者尝试探讨软环境建设实施的“三步走”战略,以期为切实贯彻党“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1 以软环境建设为契机,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升级
软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不同区域和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软环境发展程度,对软环境建设的需求和紧迫性认识也各不相同。因此,推进软环境建设初期,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明确软环境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将其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强化服务意识,使软环境建设真正融入到现有的社会服务体系、行政管理框架、民生工程建设之中,以此推进综合服务功能的优化和升级。在党政机关,可实施“浮庸散奢”作风整治类活动。重点解决党政机关和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作风漂浮、工作平庸、纪律涣散、奢侈浪费等问题。在服务性窗口单位和行业服务窗口,可开展“综合服务测评”类活动,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考核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努力提高服务效能。在行政管理部门,可采取效率考核与行为规范督查活动,将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和社会认同度纳入综合测评,重点解决效率低下、不规范、民众不满意等问题,竭力提升软环境水平。总体来看,通过开展有效的软环境建设活动,有助于使传统交叉、多头、分散式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向联合、互通、协作的新结构转变(图1),对推进综合服务功能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图1 软环境建设初期实施战略
2 将软环境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在实践中探索软环境建设新路径
随着软环境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有效推进,软环境建设必然进入到一个实施的“发展期”,即广泛性的开展各类软环境建设活动。机关、企业、街道、社区,软环境已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而这一阶段就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长效实施机制,以此巩固深化已有的软环境建设成果、使其持续健康发展,还要把企业、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最终的验收标准,采用轮换交叉的方式进行实施评估。而实现这些,就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监督、考核和奖惩责任体系。笔者认为,可将软环境建设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从总体层面突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如此既能保证软环境建设的有效实施,也能促进软环境建设新路径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有助于对软环境建设实施经验的总结、精华的提炼、成果举措的升华与推广(图2)。
图2 城环境建设发展期实施战略
3 编制软环境建设发展专题规划,实现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发展
软环境建设也离不开规划的指引,也需要对未来发展目标与框架的总体构想。在软环境建设进入“成熟期”之时,就需要编制软环境建设发展专题规划,以此保证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同步发展。虽然,表面来看,软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的意义并不十分明显,但仔细斟酌,不难发现,这一新的概念对指导发展确有裨益。首先,软环境也是生产力,总体的发展竞争也是软环境的竞争。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各类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较低的盆地,哪里的软环境建设得越好,哪里的经济就越有活力、发展就越有后劲。其次,传统的发展只关心硬实力,如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投资规划,生产规划等,但真正涉及软环境建设的规划却寥寥无几。软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已严重制约了硬实力的发展,因此,软环境建设规划不可缺失。第三,高标准的软环境,需要高瞻远瞩的构想来实施,离开规划,软环境建设恐怕也会沦为急于求成的“面子工程”。目前,我国正是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时期,为提高总体竞争力,软环境建设规划概念的提出,势必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图3)。
图3
4 实际工作中应谨防的误区
结合上文,笔者简要分析了软环境建设从初期、发展期到成熟期的主要内容,明确了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但需要说明的是,追求软环境建设,往往会陷入急功近利、方向模糊、盲目照搬的困境,表现在:(1)长与短的误区——推进软环境建设,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必须结合自身定目标,因地制宜寻路径。有效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逻辑关系。因为软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奢望依靠短暂的举措实现软环境建设的长久成效。(2)宽与窄的误区—软环境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做到重点突出,也要做好统筹兼顾。在面对软环境建设这一综合多元目标的初始阶段,不易面面俱到,应分清主次,辨清方向,找准落脚点。(3)凸与凹的误区——软环境建设应该突出特色,而不是盲目照搬其他城市做法的普遍趋同。在向着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若不保持清醒的理性认识,就很容易丧失城市自身软环境的基本特质,遗弃初始特色,求实不能、求虚不成,陷入持续动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因此,软环境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劳永逸,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5 结 语
总体来看,进行软环境建设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变革探索的双向结合,也是在总体规划体系框架下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事实上,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党“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五位一体”总布局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正体现出这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国家到地方,人们对软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看到了诸多软环境建设的可喜成效。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人才储备、文明程度等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在国家框架下,进行具有特色的积极探索实为可贵,其多元化的素材、成果,也能通过不断的积累,上升为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地方实践(图4)。这种设想的软环境建设“三步走”战略并非唯一路径,一些观点和概念也难免疏漏偏颇,仅供参考。
图4 国家体系框架下的地方软环境探索路径
总而言之,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软环境建设,贯彻党十八大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分析与认真思辨的现实问题。面对近年来在软环境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笔者尝试探讨软环境建设从初期、发展期到成熟期的“三步走”实施战略,以明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与核心内容,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实际工作中应谨防的三大误区,并同时指出,软环境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劳永逸,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