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2013-07-20张跃华锦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辽宁锦州121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育人

张跃华 (锦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 辽宁锦州 12100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可见,自然环境的美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校园,作为赔养人的专门场所,其环境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启迪智慧、发展创造品质方面更具活力和特殊功效。

校园环境是指构成学校狐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花草树木、楼台亭阁建筑等物态显性环境;人文环境是指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价值取向等,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隐性环境。

一、自然环境建设

1.校园环境建设要有计划性

一座校园的环境,要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建设好一个校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式长一点儿,或短一点儿,所以设计者要有一个整体方案,然后有计划地分步完成。今年完成哪些,明年完成哪些,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逐年建设,积累起来,就能形成很好的校园环境。有的学校去年刚刚修好的大门,今年看看与整个环境不配套,所以拆掉重垒;去年刚砌好的影壁墙,今年又拆掉重砌;去年刚刚栽好的新疆杨,今年就拔掉换上了垂柳,这样砌了拆,拆了砌,栽了拔,拔了栽,实属劳民伤财之举。

2.校园环境建设要胡象征性

校园环境建设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塑像、浮雕、假山、喷泉及楼、园的命名上面。有的学校在操场的墙上塑上各种运动的浮雕,象征学校充满勃勃的生机;修建一座喷泉,象征学校蓬勃向上,有着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垒建一座假山,象征学习知识要打好像山一样稳固的基础,要有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建立一个人工湖,则要求学生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建立一个花园,则象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命名也是这样,有的直接了当,如把生活区命名为“憩园”,把运动场命名为“健园”;有的则内涵深远,把办公楼命名为“涵德楼”,把教学楼命名为“培明楼”,把实验科技楼命名为“凌云楼”。所有这些都具有象征性。

3.校园环境建设要有教育性

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学校向外界展示的窗口,是育人的重要条件。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去影响人感染人,使学生在情感上思想上受到熏陶,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校橱窗的设计,楼外文字的内容,楼内廊壁的布置,教室墙壁的布置等都要体现出教育功能。如:在橱窗内张贴十佳教师和三好学生的照片及事迹,张贴校训、教风、学风、好人好事、法制教育等内容。在教室、实验室、楼道走廊分门别类张挂名人画像和名人格言警句。让师生随时随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起到隐性教材的作用。

4.校园环境建设要有整体性

校园无论大小,设计者在规划时一定要通盘考虑,无论是楼群式样的设计、位置的坐落、景点的设置、草木的栽种,都要体现出整体美与协调美。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图书楼、宿舍楼不能建成一式的筒子楼,那样就显得太单调,缺少韵味。完全可以使其式样别致多样一点儿,色调活泼一点儿。各类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绿化、景观等应该结合当地实际,讲究点、线、面的结合,点要优雅,线要整齐,面要宽敞开朗。但基本要求都是讲究协调平衡与变化多样的统一。校园的绿化要使单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多层次绿化相结合。

5.校园环境建设要有适用性

所有校园内的建筑、设施、景点绿化等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体现出适用的特点。

要确保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师生学习的场所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这些建筑物周围不宜栽植高大的乔木,尤其不能离房舍太近,选用低矮灌木比较适合。

要保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场所,如得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操场跑道、道路等,又要防止这些场地夏无荫凉、冬无阳光照射。

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适用的绿化材料。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既要有高大乔木,又要有低矮灌木。花卉既要有草本花卉又要有木本花卉及灌木、藤本花卉。

绿化方式灵活多样,校园主要景点采用花坛、盆花盆景等。主要交通干道两边,宜采取行道树,绿篱等方式。空旷的活动场地周边宜采用高大遮阴的防风树、场内铺设草坪的方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置植物园、花圃、苗圃、培植花苗树苗,真正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优雅环境,还为学校节省购置花苗、树苗的费用。

二、人文环境建设

1.以教师为主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要落实到育人上。育人不是一两个人能办到的事,必须全员参与。教书者育人,管理者育人,服务者育人,要把“三育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执行者,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教师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能否沿着积极、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此外,校内的职员和工人也是校园环境文化的参与者,担负着设计、实施、管理的责任。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2.以第二课堂为阵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能侵占第一课堂的教学时间,不能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课堂的时间在课余、双休日、节假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占领第二课堂,可以使学生放任自流,无束无序的生活变得有计划,有意义。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灵活丰富,贴近生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参加。活动中,学生既是参加者,又是组织者。他们通过参加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运用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别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第二课堂是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

3、以社团组织为主要载体

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群众性文化,必须能够吸引绝大多数校内成员参加,这是能够取得满意成效的关键。学生是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群众组织。社团内成员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互相支持,互相扶助。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一技之长,而且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现在各个学校里的各种“社”,各种小组、俱乐部、沙龙等五花八门,但统属学生社团组织。它吸引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影响了一批人,教育了一批人,其成效已被实践验证。社团组织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4.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

学校的精神文明主要体现在校风、班风的建设上。校风和班风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须更多的说教,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受它对心灵的静化和情感的熏陶,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此外,对学生不断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教育也应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使之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以求达到最佳境界。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AC Transmission Lines Considering Vertical Sag GUO Linxia,GONG Youjun(103)

三、加强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在新形势下,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但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两为”方向是不能动摇的。作为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提高认识,重视环境氛围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熏陶作用,着眼净化学生心灵,为四化建设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1.建立和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构,建设一支群策群力的管理队伍

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涉及学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苦而又平凡的工作。要抓好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各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强有力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要专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2—3次,定期布置工作,制定整改计划,逐项逐条落实到有关部门,限期完成任务,落到实处。

有了领导机构,这等于有了核心,还需要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事业心强。有学生参与能吃苦耐劳群策群力的管理队伍。在这支队伍里,学生主体,班主任是骨干,校级领导小组是核心。这样,全员参与管理,变“堵”为“导”,变“强制”为“自治”,注意开展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学生自治活动。从治理脏乱差入手,着眼提高学生素质,净化学生心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的关键。

2.建立一个“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专管”队伍分三个层次:一是以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为核心,政教主任、团委书记为成员的校级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以年级组长(或系主任)为核心,以班主任为成员的年级(或系)管理小组;三是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为成员的基层管理小组。这样层层落实,紧密联系,形成管理链条。

“群管”队伍分两个部分:一是以学生会、团委为核心,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群管队伍;二是以校工会为核心,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群管队伍。

“专管”的主要途径:值日管理。从校务值日到班主任值日,从学生干部值日到学生值日,每一个值日都有具体的任务和明确的职责。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时时有人值日,事事有人管理。

3.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必须靠制度去规范去制约

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校园常规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和《师生文明行为规范》,用《规范》约束行为。

二是对男、女寝室及教室分别制定《寝室公约》和《教室管理规定》,对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提出具体严格的要求。定期开“创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个人”评比活动。

三是制定《安全工作学生守则》《治保工作制度》《卫生奖惩制度》,这些措施规章为创造一个安宁稳定、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学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人才的需要,必须加强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以此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