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律政剧《怒火街头》的意识形态阐释

2013-07-20惠若愚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佐治怒火深水

惠若愚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4)

《怒火街头》系列应是属于罪案剧类型,在细分也该属于律政剧,全篇的大主题为律师是以法律为工具维护当事人利益,还是尊重法律,在法律的光辉下伸张正义。男女主人公他们都曾是赫赫有名的大状,在中环都曾有自己的办事所,替有钱人打官司,出入上流社会,谈论红酒和地产,却最终回归到深水埗,坚持着难能可贵的法律精神。它有罪案剧应有的元素——犯罪、救赎、法理、人情,却又不像标准的罪案剧和律政剧,过度烘托案件的复杂,精彩的庭辩。用很朴实的镜头聚焦拍摄一群如此普通的人,他们身上发生了说不普通却也合乎想象的生活事,透露着一股温情的“草根”味儿。通常类型剧评析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本文另辟蹊径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出发,突出阶级意识探讨以《怒火街头》为例的律政剧中表现的阶级特征。

一、深水埗:阶级差异中的身份认同

列宁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阶级本身就带有特定的等级划分,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阶级——天生的贵族和平民。

《怒火街头》中的阶级划分很有意思,不同于以往的纯资产划分,而是以更具地标性的地理位置划分——深水埗。在2009年《南方网》的报道中,香港统计处得出结论——在香港湾仔最富,深水埗最穷。而深水埗虽然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方之一,但今日却属于旧区,公共设施极不完善,而其中居民又有一大部分是大陆来淘金的“新港民”和老龄化的“长者”。似乎深水埗就和“贫民区”不自觉的被画上了等号。而居住深水埗的小人物,和居住其他地区的“有钱人”形成了天然的以地理环境划分的阶级分成。

于是《怒火街头》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便显而易见——贫、富阶级。深水埗破旧的居民楼,狭小的巷道,阴暗潮湿的墙角,摇摇欲坠的电线杆,时不时涌出污水的下水道,还有那些浓妆艳抹的站街女,和中环直插入云的高楼大厦,崭新的柏油路,衣着时尚的男女,随处可见的豪车相比,无一不昭示着这儿深水埗,是一块与香港繁华格格不入的牛皮藓。那些深水埗的居民在高傲的有钱人眼里便是如同寄身虫和病毒般罪恶的存在。

电视剧的开头,男女主人公朝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运动。他们都背弃了自己本身代表的阶级,却不经意间双方对立。男主人公罗力亚的人物塑造,打破了常规对律师的认识。他邋遢颓废,胡子拉喳,还油腔滑调,吊儿郎当。这样的律师更像一个街头混混,不懂他的人只能戏称他“染上了深水埗的味道”。而他隐藏至深的痛,七年前如日中天却突然退隐,使他与刻板的律师形象(背法律的呆子)相比多了人性的血肉。女主人公王思苦和罗力亚相比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律师形象,衣着光鲜,妆容考究,身姿挺拔,有着学法律的人天然的傲气,也有玩法律的人那样胸有成竹的底气。这样一个“大律师”却屡屡被“流氓”般的罗力亚气得破功。即使最初的阶级对立,也不难看出他们就是一对欢喜冤家。通过一个个case,双方的阶级同化,推动电视剧的发展。王思苦经过种种,在罗力亚的“搅局”和帮助下,放弃对名利的追逐,重拾学法律的初衷。

贫与富本就是天然的对立。因为弱势群体始终挣扎在社会的底层,所以胜利总是来得大快人心。邪不胜正,是最纯粹也最阳光的道德励志。 而在本剧的case中,为富者多不仁,于是打着为平民出力的旗号,揭露有钱人的罪恶。看似体现了人文关怀,却不禁意间将富人的罪恶形象模式化,过分突出“草根文化”,并将“有钱”和“犯罪”联系在一起,一旦贫富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助长仇富之风。

因此建立阶级之后便要致力于消解阶级对立,已达到平衡。

二、在人性认同中消解对立

主创人员做了以下尝试,通过感情戏和角色身份与工作的反差来达到消解阶级对立的目的,以此告诉和劝解人们也有家境富裕却立志慈善,帮助穷人的有钱人,也有对贫富一视同仁的“贵族”。所以撇开几段感情戏的纠结和过分雕琢的确让然不爽,感情戏的设置有其必要意义。

1.角色身份与工作的反差

米佐治不仅是前大法官、四大状之首——米布的儿子,本身也是代理大法官,却自愿为深水埗提供法援帮助。丁家富是酒楼老板的儿子,却不愿继承家业,反而乐衷于慈善事业,当了一名深水埗社工。景伶俐Lynette身为四大状之一king状的女儿,同时也是国外海归一名成功的精通内外科全科的医生,却推去父亲给他安排的大医院工作在深水埗开起一个小诊所。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无论贫富,无论地位。看着这些 “有钱有权” 正面角色或是出糗,不被理解,或是烦恼,被人曲解,不知不觉中也冲淡了观众对富人的仇视。

尤其是丁家富在“为民请命”的同时放弃家庭,导致连生母病逝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不禁让人扼腕叹息。虽然这一情节至今令人诟病,似乎又回到“工作家庭难两全的命题”上,不仅发生的有些牵强,而且处理显得突兀。但是的确凸显了丁家富作为另一阶级对平民阶层的奉献精神。

2.情感戏的设置

无论是在第一季还是第二季中,都被安排了几对社会地位悬殊的恋人或是爱恋对象。第一季中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的单亲失业妈妈第五婷就被安排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法二代” (父亲是知名大法官)爱慕者——米佐治,米法官。有“财”的官二代在本剧中的感情完全不似以往的顺利,不仅没有被美女上杆子追求,还被一个差距如此之大的落魄单亲妈妈毫不犹豫地拒绝。米佐治并非传统意义“官二代”,他是gentleman,即使在深水埗也依旧风度翩翩,衣冠楚楚。他本该与深水埗的风土人情格格不入,却依旧以一袭西装融入了到这个拥挤冗杂的环境中,可以说就如污泥中长出的白莲,“君子和而不同”,他可以在这片与他身份截然相反的土地上存活生长,却依旧保持他独特的魅力。

天生的贵族,便该是米佐治这样的男人。按照常理这样的男人应该配一个同样温文尔雅的白富美,两人闲来无事品着红酒,翻翻案子,就算指点江山也是气定神闲。而第五婷年纪不小,不仅文化程度不高,还拖家带口,不过一个普通到落魄的平民。他们是很典型的各自阶级代表,却因为法援活动相识,编剧巧妙的将两个相差甚远的人拉在一起。米佐治和第五婷的关系从单纯的帮助与被帮助发展到“并肩作战”——为社区法援公益做贡献,两人惺惺相惜,第五婷看到米的努力和热心,米被第五婷的热情、善良和坚持打动,并不禁倾心。虽然最后米佐治和第五婷的情感关系重归友情,但两个对立阶级中的个体毕竟相互认同,而试图从情感方向入手,以达到个体的融合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怒火街头》创新而大胆地引入贫富阶级概念,并树立起典型的两大阶级集团。而两大阶级却并不是在斗争中激化矛盾,却是伸张正义的同时消解阶级对立,促进阶级融合,宣扬草根文化的同时注重和谐的建立。因此《怒火街头》这部律政剧在阶级处理方面不仅仅是大胆创新,而且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阶级处理模式。而这种处理模式,不仅仅可以适用于律政剧,也适用于众多类型电视剧。

注释:

1.《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13页.

猜你喜欢

佐治怒火深水
援孟八桥深水钢吊箱围堰设计
深水爆炸载荷及对潜艇结构毁伤研究进展
识人需要“涉深水”
可怕的怒火
坐上怒火去飞翔
浅水区
漫画
冤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