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律斯·米约之“循环性”人生历程
2013-07-20陈文安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陈文安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 1892—1974)是法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和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作品编号多达443件。米约也是一位长寿的作曲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到过世界很多地方,但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应该是法国、巴西和美国这三个地方。而米约则是以循环的方式来回于法国、巴西、法国、美国和法国,所以笔者将此概括为“循环性”的人生历程,即他的主要活动地点是法国,从中插入了巴西和美国两个小插曲。下文对此就作详细的论述。
[A]法国时期(1892—1917)
达律斯·米约1892年9月4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的艾克斯·昂·普罗旺斯地区,父母都是犹太血统。从小,米约在生活与学习上都得到了家人的全面照顾,因为这个家庭不仅经济上很富有,而且米约的双亲在文化上也有较高的修养,尤其是父母早年为米约营造的浓郁的家庭音乐氛围,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艾克斯阶段(1892—1909),二是巴黎阶段(1909—1917)。在老家艾克斯,米约主要接受的是普通教育,在他七岁时,曾跟莱奥·布律吉耶(Leo Bruguier)学习小提琴,也就是最初的启蒙音乐教育。这位老师不仅让米约参于自己创作的四重奏作品的演奏,而且还让米约接触了当时法国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四重奏作品,这对米约之后的音乐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时,他还曾跟一位指挥家学过和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米约就已经流露出对传统的叛逆。1909年,17岁的米约以最小的年龄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从此就开启了他的专业音乐之旅。在巴黎音乐学院,开始他主要跟贝特里埃(Berthelier)学习小提琴,还曾参加过由保尔·杜卡(Paul Dukas)指挥的弦乐队。同时,还跟维多(Widor)和热达尔热(Gedalge)学习作曲技术理论和作曲,尤其是热达尔热在引领米约走上专业作曲家的道路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巴黎音乐学院,丹第也曾是米约的指挥老师。后来,由于厌倦于作为演奏家所必须要面对的枯燥的技术训练,米约认为当一名作曲家才是自己今后的发展之路,于是便潜心于作曲的学习。在巴黎音乐学院,米约在作曲、对位、赋格、小提琴这几个方面都曾获得过奖励。除了专业学习之外,米约对当时巴黎浓郁的艺术氛围也抱以浓厚的兴趣,在那儿他有更多的机会看芭蕾舞、听歌剧。另外,米约在巴黎还结识了几位同学、好友,他们是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阿蒂尔·奥涅格(Arthur Honegger)、乔治·奥里克(Georges Auric)、热尔梅娜·塔耶费尔(Germaine Tailleferre),文学家让·科克托(Jean Cocteau)、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等。这些同学与好友对米约后来的生活、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B]巴西时期(1917—1919)
1912年,米约有幸结识了在法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古典文学最后一位大师的保尔·克洛代尔。克洛代尔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曾作过法国驻罗马、美国、日本等国领事馆的大使,在我国福州也曾工作过13年,中国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以此为题材写过一些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米约因身体原因未能应征入伍,而是在巴黎的“法兰西—比利时之家”做一些救助难民的工作和在外交部的新闻所从事一些新闻工作。1916年,克洛代尔被任命为法国驻巴西大使馆大使,由于需要一名助手,于是克洛代尔便邀请米约与他随行。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米约不仅被那里的热带风情深深地吸引,巴西的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从此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所有的拉丁情节,以致于在日后的创作中大量地流露出鲜明的拉美风情。就在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米约似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是法国人,而仍然沉浸在巴西的音调与节奏之中。另外,在归国时途经美国,米约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国黑人的爵士乐,这对他之后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听到的音乐与我以前听到的任何音乐完全不同,它对我是一个启示。在各个鼓点拍子的衬托下,旋律部分以一种使人屏息的起伏不平、相互缠绕的节奏型纵横交叉地进行……这种音乐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是如此巨大以致我简直不忍离开。”
[A1]法国时期(1919—1940)
1919年,米约从里约热内卢回到巴黎。这个时期,对米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组建音乐创作小集体“六人团”。对于“六人团”的组建还得从米约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说起,米约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是1909年,在此之前的1906年热尔梅娜·塔耶费尔已经入学,之后阿蒂尔·奥涅格和乔治·奥里克也分别在1911年和1913年先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巴黎音乐学院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至于成为终生的挚友,同时也为“六人团”的最终成立奠定了情感方面的基础。19世纪的法国音乐舞台更多的是被理夏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歌剧所占领,而20世纪初克洛德·德彪西的“印象派”(Impressionism)则将法国音乐引入现代的轨道。但是不久,由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使很多人对未来感到茫然,也不再对一些虚幻的东西抱以希望。在音乐界,埃里克·萨蒂与克洛德·德彪西生活上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对于德彪西的音乐萨蒂并不是很欣赏,他甚至表示德彪西的音乐脱离了法国的传统轨道。抱有这种态度的还有当时的法国剧作家、诗人、导演和美术家让·科克托,他不但极力反对德彪西的音乐,还大势宣扬和推崇萨蒂。正是在科克托的推崇之下,六位年轻的音乐家紧紧地聚集在萨蒂周围,他们是达律斯·米约、阿蒂尔·奥涅格、热尔梅娜·塔耶费尔、乔治·奥里克、路易·迪雷(Louis Durey)和弗郎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这几位音乐家从1916年开始便在一起探讨音乐的问题并共同举行音乐会。直到1920年1月16日,当时法国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同时也是《喜剧报》(Comoedia)记者的亨利·科莱(Henri Collet)发表了一篇题为《里姆斯基(Rimski)的书与科克托(Cocteau)的书,俄国五人组、法国六人团与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的文章,从此“六人团”的名字便载入法国音乐的史册。其实,与俄国“五人团”不同,这个创作团体并没有共同的纲领,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一是长期的友谊,二是对“印象派”音乐的叛逆和对法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强烈愿望。作为一个创作团体,他们也曾共同创作了两部作品,即《六人钢琴曲集》和《埃菲尔铁塔的婚礼》(路易·迪雷没有参与创作),同时,他们的宣传册《公鸡》也发表过四期。但是,由于相互间创作思维的分歧,不久,这个团体便陆续地解散了。最早离开的是路易·迪雷,他去了南方,后来主要从事一些音乐社会活动。1938年,他还曾做过法国进步音乐家团体“人民音乐同盟”总书记,他也是一名法国共产党员。1949年,他曾用毛泽东的诗词《长征》谱过曲,以庆贺中国革命的光辉胜利。之后,乔治·奥里克也退出了“六人团”,而专注于电影音乐的创作。作为“六人团”中唯一一名女性作曲家的热尔梅娜·塔耶费尔后来也定居美国,而未能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剩下的达律斯·米约、阿蒂尔·奥涅格和弗郎西斯·普朗克在不同的领域都为法国20世纪的音乐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就是后来法国音乐历史上的“三人团”。
[C]美国时期(1940—1947)
1940年法西斯德国占领巴黎,为了躲避纳粹分子的迫害,米约带着妻儿逃离到美国,在美国加尼弗尼亚州米尔斯学院教授作曲,同时,他的妻子也在这所学校教授法文。在那儿,他们过着简朴但很温馨的生活。为了表达对故土的思念,米约创作了管弦乐《法兰西组曲》(Suite Francaise)。就在1944年8月25日巴黎获得解放的时候,他以愉悦的思绪开始构思与写作自己的回忆录《没有音乐的音符》(Notes sans musique),一直到他80岁时才最终将此书写完。
[A2]法国时期(1947—1971)
1947年战争结束之后,米约又重返巴黎,之后他被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同时,他也不定期地去美国米尔斯学院授课和讲学。如同往常一样,这个时期米约接受了很多预约的创作计划,对于这些计划,他也总是按期完成。
[尾声]日内瓦(1971—1974)
1971年,米约退休后,定居日内瓦,这个时期米约仍坚持写完了他的最后三首作品,分别是合唱曲《安尼·玛阿敏》(Ani Maamin)、《弦乐四重奏练习曲》和《管乐五重奏》。1974年6月22日,米约逝世于日内瓦,享年82岁。
注释:
①对于米约的作品编号不同文献的记载数目也不相同,如([法]让·鲁瓦.六人团[M].张燕 冯寿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记载为443件,([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记载为426件,(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记载为五百来件。笔者在此选取了法国著作《六人团》的记载。②[法]让·鲁瓦.六人团[M].张燕 冯寿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97—P98.
③[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P129.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汪启章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法)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修订版)[M].朱少昆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美)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册)[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6]钟子林.萨蒂和“六人团”[J].人民音乐,1982,(11).
[7]卜兵.达律斯·米约的生平与创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3)
[8]卜兵.关于“米约·达律斯”词条中的错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