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几点思考
2013-07-19任玉彬张云芳
任玉彬 张云芳
摘 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具活力。
关键词: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52-02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数千年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形成的特定政治范畴。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和国家的制度形态,民主的特定价值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体制、机构和程序等体现出来。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千差万别,民主的实现形式也千姿百态。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要立足国情,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客观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1.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实质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权益。因此,党的领导使人民民主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若离开党的领导,就不能发展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政治文明形态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标志,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因为,在以往的剥削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里,“主权在民”的原则并没有也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贯彻;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才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能够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力和根本利益。离开了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离开了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依法治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而且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效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结合起来,确保了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所在、根本特色所在、巨大优势所在。坚持把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前提,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
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反映着公民政治利益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利于强化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有利于更好地监督政治权力的运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保持有序性是问题的关键。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公民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形成公民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增加政治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可以说,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有效的措施。
1.提高公民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增强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不断提高和增强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主体意识是构建民主政治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如果公民没有一定的政治素质,缺乏民主意识,就会缺乏政治参与的主动性;而文化水平低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低,政治参与的能力也较弱,不容易达到较高的效能。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需要充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公民政治意识,增强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保持健全的政治心态。同时,要积极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机会,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和监督手段,开展公民政治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公民的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行为能力。
2.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选举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从现状看,我国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来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包括县及县以下的人民代表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但是,这种选举制度存在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比如,由于没有健全竞选制度,选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程度很弱,直接影响了选举权的行使和选举的效果。因而,应逐步完善选举制度,增加有关竞选内容,进一步扩大选举的透明度,使选举过程真正能够体现选民意志。二是要完善公民对立法的参与制度。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公民对立法的参与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例如,婚姻法修改所进行的全民讨论,是中国立法历史上公民参与最多、最广泛的一次立法活动。要积极完善民主立法、开门立法,认真总结经验,将全民讨论法律的形式逐步制度化。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公民有序地直接参与政治的一种较好的活动方式,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制度方式。目前,听证在价格决策、地方立法、行政处罚、国家赔偿等许多领域被广泛采用。应当逐步把法律监督、议案办理、重大事项决定等列入听证范围,进行积极、慎重的尝试,并在法律层面上不断做出努力,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使听证制度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一是要积极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向政府反映基层群众的要求和建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起着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当前,发展和完善这项制度,就要理顺基层政权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的权限关系,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真正成为公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二是要不断丰富政治参与的形式。政治参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参与渠道的畅通,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要逐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社情民情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信访制度、行政公开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等等。这些政治参与制度的完善不仅能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水平。三是要进一步推进新闻媒体的政治参与功能。新闻媒体是民众监督评论政务的重要阵地,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及时便利的信息支持,也使公民的政治诉求得以表达。新闻媒体的监督报道,可以增强政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实效性,有效地揭露和抨击与人民利益相违背的阴暗面,促使政府行为更民主、更合理。四是要善于利用网络政治参与这种新的民主形式。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我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
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具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含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即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实现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共同发展。但就当前阶段看,发展党内民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长期处于全国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内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而且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全社会的民主进程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现在,如果全国8000多万党员和几百万个党的基层组织都能做党内民主的表率,必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进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创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局面时曾精辟地指出:“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我们国家也要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但是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可见,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所在。没有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具活力。
总之,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以维护和实现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丁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J].学园:教育科研,2012,(2).
[3]高明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1,(6).
[4]卢锋.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举措[J].党政论坛,2011,(9).
[5]魏星河.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特点及价值[J].政治学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