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的温馨记忆

2013-07-18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雪乡冬泳双峰

郭 荣

踏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迎面吹来的是清爽却没有寒意的风,我怔了一下,完全不如想象之中的寒冷。冬日的黑龙江,宛如一个虚静、充满灵气的世界,抬眼望这座城市,明净、淡雅如同水晶,神清气朗如同真空。其境、其情、其韵堪称余味无穷。

美境藏在深山

此行的第一目的地雪乡,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地名,在地图和国家测绘记载中,它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是黑龙江大海林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从长汀开车往南走还有1.5 小时的车程,近百公里。

大巴车驶进雪乡(双峰林场),最先看到的是家家户户房顶上突出来的雪檐,像圣诞节期间的迪斯尼的店铺,仿佛走进檐下就可以买到彩球、魔力棒和各种各样的圣诞树,还有数不尽的玩偶和礼物。雪檐大都一两米宽,伸出房檐三四尺,上面的积雪恐怕有一尺多厚,叫人很容易联想到生日宴会上巨大的奶油蛋糕,让人垂涎欲滴。最有趣的是有的雪檐竟在空中拐了个弯一直延伸到了地上,与雪地连在了一起,把房子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蘑菇状雪屋。远望过去犹如一朵朵大大的“雪蘑菇”。

雪乡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外面的小院儿用木栅栏围起来线条简洁,如同炭笔画漫不经心的勾勒。当栅栏的木板披上了银色外衣之后,则酷似一根根即将融化的奶油冰棍,和中间的“蛋糕”相映成趣。漫步雪乡看着那些“雪蘑菇”、“雪蛋糕”和“奶油冰棍”,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里北风女神的宫殿,一切的一切都被白雪公主的巧手做成了冰清玉洁的雕塑。称这里是一座天然的“雪雕城”,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雪乡其实很小。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叫雪韵大街,全长估摸着也就400米左右。网络媒体介绍的周大姐家、影友之家,都坐落在雪韵大街上,相邻不过50 米。雪韵大街的尽头是一个Y 字形,一头往长汀方向去,一头往仙境沟。在靠着往长汀方向去的路那边,还有另一条分叉路,前往雪级滑雪场,路途不远大约不到一里路。

旅游公司安排的是双峰——雪乡穿越计划里,我们第一天中午在雪乡只是稍事休息,紧接着将翻越的双峰,位于长白山的余脉海拔1200 米,但相对高度还不到一半。当年杨子荣穿林海、打土匪的地方,如今除了依旧的林海雪原,更有令人向往的安详静谧的气氛。

女领队名叫翘翘,名字跟人一样长得很俊俏,像个南方小姑娘,其实有着东北人的豪放。别看她苗条得有点柔弱,其实体力好得很呢,我们几个男的都比不了她,她始终精力旺盛充满活力,才22 岁嘛,年轻就是好啊!一路上我们将途径周家、九三、五常、山河,最后抵达东升,东升原名大河身,是因为在大河的身边所以得名。文革期间被改名为东升,如今又重新称作大河身。据说由于很多人是从大河身出发穿越去雪乡的,所以又给她起了一个可以和雪乡匹配的美名,叫做雪谷。按当地人的习惯认为,雪谷为朝北的阴面,雪乡为朝南的阳面。

一路过去路好坡缓,下午四点到达了雪谷。相对雪乡,这是个较为安静的村落。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很是宁静,入住的房间是最为传统的大车店格局,里边是一铺大炕排到头,被褥都挺干净的,放下了背囊,大家到“人民公社大食堂”去吃饭,菜量很大,品种也很多。土制的果酒很好喝,后劲也很大。喝的吃的很酣畅,然后又参加了篝火晚会,准备再次穿越回到雪乡去的驴友一块跳起了骑马舞,烟花爆竹点缀了整个天空。好久没有这么惬意了,雪谷里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第二天一早七点多钟我们就出发了,从另一条捷径穿越双峰,返回雪乡。开始没有觉得怎么累,走走、拍拍、玩玩。但越往山顶前进,道路越崎岖,感觉体力越来越不行了,一条小道只容得下一人,只能一个挨着一个、一人踩着一人的脚印。翘翘一直给大家鼓气,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我们就胜利了!结果持续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才到。往回穿越比来的时候多用了将近一个钟头!终于抵达了最后一个小山头,看得见雪乡了,下山的那段路简直太舒服了,连跑带滑地真轻松啊。

初识雪乡人们

回到了雪乡,为了体味东北老乡的生活,我们选择住在了林场工人的家里,睡的是火炕床(在火炕上支起的板床)。房间里用火墙取暖(墙壁内有中空盘旋的烟道,点燃木材或秸秆墙面就会散热)。据说林场职工家里凡有空余房间的,都做起了旅游招待的行当,在冬季季节到来之前,他们就会在家里的地窖里备足了蔬菜,肉类。一般住宿价格为15 元/晚。餐费另算一顿20 元左右。旅途上曾经互相拉扯翻山越岭,驴友们此时围坐在炕桌一圈,端起了酒杯更加热络起来,喝的是60 度的北大荒白酒,菜肴有地三鲜,酸菜炖粉条,炒野菜,猪血肠,豆腐蘑菇,地道的东北菜一道又一道的端上来,让我们大快朵颐直呼爽啊真爽!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最早,来到室外时雪已经停了。整个世界一片银白,一栋栋雪屋上升腾起袅袅的炊烟,空气中笼罩着淡淡的雾气,远山飘渺,近景若现,朦胧着,美丽着……雾气渐散。太阳慵懒地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由于四面环山,太阳爬过山头已是正午了,阳光照在栅栏墙上,一道道“利剑”划开了白色的雪,在黑白色调的“炭笔画”上,点缀了阳光的暖意。

我看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林场居住区里惟一的河穿村而过,那是所有人家赖以生存的水源。虽然河面上结了一层的冰,但河的中央并没有冰封,欢快的河水仍在流淌。人们挑着水桶来小河边取水,想必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吧?让“雪蘑菇”里家庭享受着天伦。忽地吹起了一阵小风,让人觉得神清气爽。随手拍下了这美轮美奂的雪山、雪树、雪屋……

雪乡已经是个家庭宾馆林立的乡村,商业化气息日渐浓郁。鞭子声炸响和车把式催赶马爬犁的吆喝,远不如揽客的吆喝声、商家播放的音乐声嘹亮。那天正好是周六,来自吉林、哈尔滨、沈阳的帕萨特、丰田越野车穿行在越来越多的旅游大巴之间,街上卖烟花爆竹的摊点成行成市红红火火。

据说这里的一个“雪蘑菇”,加上木栅墙围下来的几分自留地,买断了只要几千元,所以安家不是问题,雪乡的每个林业职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小院儿里都堆着一座小雪山,那是每次下雪后,铲雪开道后堆起来的。房东大哥说早年间经常是只要下一夜雪,第二天早上家家大门就会被封住,厚厚的雪常常一直会堆到屋檐底下,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推开门。如今这样的雪也不多见了。

林场职工的家里没有什么家用电器,更看不见电冰箱。雪堆就是天然的大冷库,有什么食物需要储藏,往一尘不染的雪堆里一瓮就行了。新鲜的猪肉几分钟后便成了冷鲜肉;还有一屉屉的饺子沾雪储存更是方便。房东大嫂告诉我们:“这里的雪还能洗衣服呢,把衣服放在雪里一揉,一些浮灰就被雪带下去了,雪不化衣不湿,正宗的干洗啊!”

房东大哥说起了曾经的事。历来林场工人收入主要靠木材,渐渐的树砍光了,经济来源也随着减少,出门打工又舍不得雪乡。在山里,林业工人的收入不比农民,农民有土地可以耕种养殖,而随着森林资源贫乏,整个林业的运作都不得不停顿了下来。本地人在这里谋生显然也有些艰难。虽然还有猎可打,有山货可采,但却无法忍受长久的寂寞。现在雪乡的林场职工大都是外乡人,那些新闯关东的后来人,将植树造林作为了新的行当,冬天里只有很少的时间,他们会扛着油锯走进冰天雪地去清理杂树林。

雪乡人已经习惯了与雪为伴的生活,骨子里透出雪的性格,厚重、纯净、质朴,笑意迎客。他们的眼中始终充满着善良与期待。好在旅游业的兴盛带来了转机。上世纪80年代,几个青年摄影爱好者偶然闯进了雪乡,当时他们拍掉了身上所有的胶卷,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这里。次年他们再进双峰林场,随后就有大批的摄影发烧友和名家一拥而至,一发而不可收。一幅幅让人痴迷的雪乡美景传遍了地球的每个角落,雪乡的名气越来越大,旅游的人成倍增长。每年光是冬季为摄影而来的人已经逾万人。雪乡的人们渐渐地学会了用冬天的雪景来改变自己生活。

解放军八一滑雪队将这里作为冬训基地已经有50年历史了。世界滑雪冠军于淑梅就是从双峰的训练场走向世界领奖台的。双峰又被称作“中国第一雪乡”,将会为我国的冰雪奥林匹克培育出更多优秀选手。据悉大海林林业局已经宣布了双峰林场正式停止采伐。这对雪乡森林的生态保护无疑是个福音。

还我冬泳夙愿

离开雪乡来到哈尔滨,按计划先去冬泳,再去看看雪博会。

自从参加了被誉为勇敢者运动的冬泳之后,就对哈尔滨松花江的冬泳心向往之。这回当然不会错过。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了——在哈尔滨冬泳有一点很重要,为了防止冬泳上岸时手脚被冰沾住,下水时要穿单鞋、戴手套。我准备了白色的芭蕾鞋,既方便携带又很合脚。还有网购的专用冬泳手套,其他的泳帽、泳镜就更不必说了,历来是走到哪就随身带到哪的。

哈尔滨2013年国际冬泳邀请赛1月5日在松花江上举行。同去雪乡的绍兴人李绍仁,他已经是第四次来哈尔滨冬泳了,他说第一次游过之后感觉很爽,之后就年年都会来,已经将哈尔滨当成了“第二故乡”。我只是觉得不能错过也许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来哈尔滨不冬泳那就太岂有此理了。平时在杭州冬泳虽然是天天坚持,却从来没有气温零下20 摄氏度游泳的感觉。所以此行的另一个重要节目就是在松花江冬泳。

在江边亲眼看见了砸开的冰面,一会儿就会结上一层冰凌。终于挤进了冬泳的场地内,我和李绍仁兴奋地直奔更衣室,没想到那里有人值守,拦住了我们。正当有些沮丧的时候,来了一位老者,问我们想干什么,我们诉说了此时此刻的迫切心愿。老人家当即表示了愿意帮我们想办法,他带着我们找到了哈尔滨冬泳协会的秘书长,问过了我们的冬泳经历和身体状况,秘书长欣然批准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在更衣室里更衣时,那些准备参加下一轮表演的哈尔滨冬泳队员,对我和小李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为我们加油打气。

表演就要开始了,电视与广播电台转播、直播车早已赶到了。现场的扩音器里乐曲阵阵格外热闹,在欢快的运动员进场音乐里,最先出场的是男子成年组……解说员对每个冬泳队员都作了介绍,原来那位老者除了冬泳还担任了解说员,听说是一位已经退休的体育主持人呢。

在杭州冬泳,我经常采取跳水的方式,短距离20 米冲刺速战速决。可在这里站在冰上跳台跳水,心里就不太有底。有一旁的冬泳朋友告诫不要跳水……我就“听话”地从平台走下水去。感觉到寒冷从四周袭来,一下水后就拼命蝶泳……游到岸边,才感觉江水并不刺骨,不过才冷到了皮肤而已,决不像在杭州一下水寒意就直逼骨髓,冷到骨子里。

我和小李上岸后立刻就有摄影爱好者为我们拍照留念,告诉等一会就能在哈尔滨冬泳网上下载照片了。场外有很多照相机继续在抓拍我们两位来自江南的泳者。在雪乡认识的一位驴友来到我身旁与我合影,说她的眉毛都冻住了,我却是浑身通红冒着热气,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冬泳秘书长也上前来与我们一一握手,直夸我们真的很棒,泳姿也挺标准!

进到屋里有火炉取暖,更衣室里炉火正旺。身子一会儿就暖和过来了。而在杭州上岸只有自带的帐篷换衣服,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穿好了衣服就必须要跑步回家,否则就很难缓过劲来。

更衣室进来了几位俄罗斯冬泳者,是参加下一场冬泳表演的。连声“哈勒哨、哈勒哨”互致问候。换好了衣服在现场看见了一组俄罗斯妇女下水前正在摆千手观音的造型。可惜时间不多,不然很想与她们一起留个影。

我的攻略愿与读者分享:

衣着

只要不刮风,虽然是零下二十几摄氏度,但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冷。在去之前,请教过曾在东北插过队的小伯伯,他的建议很有用处。尊他嘱咐我的穿着的依次是加厚棉毛衫,金属棉棉毛衫,薄的鹅绒背心,厚的抓绒衫,厚的羽绒大衣。小伯伯的经验是,要暧身子先需暧脚鞋子是关健,一定要是不透水的高筒雪地靴,里面有保暖的毛;裤子要是裤脚管扎口的雪地裤。爬雪山时雪不会灌到鞋里,否则的话脚很容易被溶化的雪冻在鞋子里。要有能把耳朵盖起来的帽子,还要有绒线帽打底。选防水的手套,最好手套口有匝套,可以套在手腕上不容易丢。上衣要选容易脱的,爬山就要出汗,千万不要捂否则内衣会湿透,停下来就会剌骨地冷,很容易感冒。觉得热就脱衣服,凉了马上穿,虽然麻烦些但不扫游兴。内衣尽量选保暖透气性好比较轻的,一般不要穿滑雪衫,只要在活动就不会觉得冷。室外活动没带手套,手千万不要碰金属物,否则手会冻在上面,万一冻住了要用冷水浇!

摄影

电池不耐低温,低温下很容易放电,最好贴身存放,尽量保持相机和电池的温暖,并多准备一套备用电池。我用的佳能400D相机,加电池手柄一般十五分钟就会没电,去掉了手柄电池直接装在相机里可以用二十几分钟。多备的两节电池一节放在内衣口袋,另一节使用,一节电池不行就互相换一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带相机进入室内会有严重的凝露。应事先备若干塑料自封袋,进房间之前把相机、胶卷放进塑料自封袋中,过一小时才能打开。如果使用胶片相机,因低温会使胶片发脆,卷片一定要慢否则会撕裂胶片。如果是电动卷片的话就要看运气了。拍雪景色温会很高,相机可调色温在“阴影”档。镜头不小心沾上了雪不要用嘴吹,否则雪会化在镜头上结成冰;不要用绒布擦镜,低温下的雪和沙子同样坚硬。最好用专用的吹气球。

车辆

平地停车不要拉手闸,应当挂上一档,否则离合器会被冻住。如果汽车是停在冰面上,四个车轮下就要垫报纸,以免轮子冻在冰面上。雨刮器当然应当拉起,否则也会冻住。挡风玻璃结冰时尽量少用雨刮器,坚硬的冰会把玻璃刮毛。如果担心天冷不好启动,可把电瓶拆下放在旅馆里。

猜你喜欢

雪乡冬泳双峰
冬泳,勇敢者的游戏
双峰映辉
灵 山
雪乡童话
《雪乡》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自信满满的炼钢工
爱上冬泳身体健
有一种雪,叫只有去过雪乡才懂得
冬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