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评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2013-07-18蔡朝霞
蔡朝霞
(浙江农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作文评阅现状及分析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作文评阅现状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但往往收效甚微。追根溯源,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现行的“成稿写作法”(Product Approach)有关。这种写作教学模式是:“学生写作文,交作文;教师改作文,写评语”。“作文评语”是教师给学生的唯一反馈,教师评改是写作的终结,是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判。然而据统计,近80%的学生对老师的作文评语不屑一顾,或仅仅看一下分数,并不对评阅后的作文做任何修改。
2.原因分析及有效的解决方法
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不予重视,在作文中屡次犯同样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发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不能激发起学生学写正确的语言、积极寻找错误并发现问题症结的乐趣,写作教学实践显得沉闷拖沓,学生还感觉到自己没有取得明显进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修改,优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能给作者以建设性的意见,但中国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大学的英语教师教学任务较重,班级容量大,往往很难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进行修改,教师评改的质量很难保证。因此,运用同伴互评(peer revision)作文作为教师评改作文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在同伴互评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换作文,阅读以及批改,互相找出作文中的错误,改正或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彼此的文章得以改进,提高写作水平。
二、同伴互评作文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它要求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培养合作精神以及个体的学习风格。同学间相互修改作文正是一种很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人本教育。同学间相互评改作文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模式下,同学互评作文使认知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能,整个写作过程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里进行,为人本主义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积极地、热情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实证对比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同伴互评是否可行? 同伴互评时对作文各方面(如格式、内容、组织、语法等)的修改情况如何?
(一)研究设计与过程
本实验的受试是本校2010级四个自然班的166名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为84、82人。实验一共持续了6周,每周两节写作。实验处理是: 在控制班,完全由教师评阅学生的作文,程序是学生初稿→教师评阅→第二稿→教师评阅→学生定稿; 在实验班,用同伴互评代替部分的教师评阅,程序是学生初稿→同伴互评→第二稿→教师评阅→学生定稿。写作任务是由教师命题的应用文或者议论文,第一稿和第二稿均由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评阅由改错和评语组成。其中,改错又包括直接修改和间接修改(即指出问题所在,要求学生自己改正)。笔者对如何进行同伴作文修改专门做了相关准备和辅导:①将实验组84人分成1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同伴互评时的监督和作业分发工作。②学习相互评价表。评价表的内容包含: 格式是否适当,结构是否完整,要点是否齐全,单词拼写、时态和人称的选择、句子结构、动词的形式(谓语、非谓语、时态、语态)、动词词组的搭配、标点等是否存在错误,语法结构是否太单调等。③在批改完成前要求列举:短文中的错误;该短文有何优点; 应如何更好地改进。小组成员相互交换阅读作文并展开讨论,之后进行互相批改,并填写相互评价表。整个活动持续25分钟左右。在此期间,教师主要扮演课堂管理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认真地开展该活动。在控制班中,教师利用这部分时间讲评在批改该班作文的过程中记录的问题。为了具体了解同伴互评时对作文各方面(如格式、内容、组织、词语、语法等)的修改情况,随机选取了第四次10篇作文作为研究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本实验进行的前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使用的试题均选自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形式为15分钟的议论文文写作。为了更能保证评分的信度,评分采用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评分标准。请两位有经验的教师独立评分,然后再取他们的平均分为最终分数。
(二)研究结果讨论
1.实验的效果
表1 实验前测和后测的成绩统计(写作总分15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开始前,两个班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个班的写作水平是一致的; 实验结束后,两个班的成绩和以前相比都有显著差异,但两者之间却仍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他们各自的写作水平在提高之后仍然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把教师评阅和同伴互评结合起来使用和完全依赖教师评阅的效果相同。可见,同伴互评和教师批改一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同伴互评时对作文各方面的修改情况
为了了解同伴互评时对作文各方面(如格式、内容、组织、词语、语法等)的修改情况,我们把随机抽取的10篇同伴互评的作文做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2 同伴修改作文分类统计分析表
从表2可以看出,在120处同伴修改中,语法修改最多,其次是词汇、格式。其中对于组织结构方面的修改最少,只占3%。说明学生在写作时非常重视句子的语法和词汇,轻视文章的组织结构。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同伴互评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同伴互评和教师批改一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同伴互评使学生加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元认知意识,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大幅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第二,同伴互评可以作为教师修改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同伴互评来代替部分的教师批改,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主性。第三,由于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很难对文章进行全面的修改,学生在互评作文时存在重语言、轻内容和结构问题。但是,英语教师及研究者不要因为学生更多地针对作文的语言错误进行修改就认为同伴互评作文不成功。在本实验中,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学生都不能针对作文的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修改,但是实验班更好地针对作文的语言错误进行修改,他们的作文的定稿的质量因而也更好。
(二)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本实验对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以下相关建议:第一,要使同伴互评获得成功,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如指导学生分组,和学生一起制定评估表。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学生认识同伴互评的价值和意义,掌握互评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有效地开展同伴互评。第二,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同伴互评中的)讨论变成闲聊,教师要认真监控。同时,老师可以对互评时的表现实行测评,将其表现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第三,针对学生互改作文时存在重语言、轻内容和结构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时而恰当的指导,引导并要求学生在同伴互评时不仅要注意表面错误,更要重视诸如观点的展开、文章的结构和中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在同伴修改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确实太差,在执行互评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同伴作文修改之后的教师修改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决不能把使用同伴互评简单地理解为是甩掉教师批改这个包袱的捷径。同伴互评固然能减轻教师的作文批改负担,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
[1]Lee,I.Supporting greater autonomy in language teaching[J].ELT Journal 1998,4.
[2]Mangelsdor,f K.Peer reviews in the ESL composition class-room: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J].ELT Journal 1992,3.
[3]Mendonca,C.O.& K.E.Johnson.Peer review negotiations:Revision activities in ESL writing instruction [J].TE-SOL Quarterly,1994,4.
[4]Zame,l V.1983.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 six case studies [J].TESOLQuarterly.
[5]Zhu,W.Effects of training for peer response on students’comments and interaction [J].Written Communication,1995,4.
[6]梅晓娟.关于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同级反馈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8]徐英.英语写作中学生互改的教学方法初探[J].外交学院学报,2000,(4).
[9]叶绿青.作文评改及评改模式对学生作文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
[10]张坚.过程教学法与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