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知青油画创作特质及类型浅析
2013-07-17高丽丽林建群
○高丽丽 林建群
知青运动是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现象,在神州大地上绵延十余年,涉及当时中国城镇半数以上的家庭,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黑龙江是知青大省,在这场运动中成为知青的最典型接收安置地,除省内知青外还有大量的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知青来到黑龙江屯垦戍边,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知青达193.69万名。这其中也有不少喜欢画画,多年后成为享誉全国的油画家和美术界的佼佼者,抒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省的油画辉煌史。尽管那段历史是荒唐的,艺术的创作也是局限的,但知青画家们将真诚的创作激情与历史反思、人生回顾相结合完成了自己的画作。对于这一段以青春为代价铸就的成果,画家们表述的是对人生艰辛的领悟,对吃苦耐劳品格的赞赏,对荒寒之美的表现,对人生境遇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全部作品都表达出知青画家对艺术的由衷热爱和不遗余力的坚守。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和创作在近当代美术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典藏价值。当历史的沉重一页翻过之际,笔者出于对特殊时代造成的绘画特质及功能进行探究之目的,对黑龙江省知青油画家的创作背景、环境及作品特质进行初步梳理和总结。
一、黑龙江知青时期的油画环境
1、黑龙江知青油画家的生存环境
一提及黑龙江知青,不禁让人想起那广袤粗犷的原野、肥沃的黑土地、连绵的山林、皑皑的冰天雪地、呼啸的寒风、冰冻三尺的大江、偏僻的村庄、淳朴憨厚的百姓,几十人一通的大铺、没有电的屯子、茅草房、牛棚马圈、大棉袄、油灯……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知青们铸就了黑土地的今天,见证了它由“荒”到“仓”的转变,知青对黑龙江省的生产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将先进的政治文化生活传播到了地处边陲的黑龙江。上世纪60年代末,下乡到黑龙江的知识青年,大多都是趁着珍宝岛事件的余威,拼命积极要求去边疆为祖国建功立业,与“苏修”决一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刘晋生在知青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从大城市来到边陲连队,心理上的冲击还是很大的,痛苦是自然的,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在我心中还是占据着主流地位,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抵抗苏修这样的苦还是愿意忍受。”
天寒地冻的大东北冬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常常早上起来满头白花花的霜,脸盆里的水冻成结结实实的冰坨,夏天又是密麻麻蚊虫的叮咬。来此下乡的知青们,大都十七八岁,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导致几百万初高中毕业生困顿家中无所事事。仅在1968——1978十年间,前后有1700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本应接受高等教育之时,却在这偏僻的黑土地上,一待就是七八年,其苦闷挣扎和煎熬可想而知。
2、黑龙江知青油画家的创作环境
对于热爱绘画的知青来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画宣传画、写标语、画肖像、搞演出活动、布置会场,自然少不了这些有绘画才能的人。经常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抽时间画素描、画速写、画风景写生,在恶劣的条件下,饿着肚子画画自然也司空见惯了,但是对绘画的痴迷者来讲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如陈丹青所讲:“知青画家证明了什么?没有学院,绘画并非不可能,学画的来路,其实取自非正式的师徒制,所谓‘非正式’,是在‘文革’乱世,嗜画的少年不可能正式拜师,但曾给予每个画家以点拨,提携的长辈,或许无名,却都是每位知青画家终身感念的老师。”
黑龙江知青油画家在国内美术界有不少佼佼者。其中,从北京央美附中下乡到黑龙江的李建国、朱维峰、宫晓滨、赵晓沫、陈新民、赵雁潮、赵沛、尤劲东、刘晋生、李子明、王增弟等;来自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的田力、张垦;来自北京中学的刘孔喜;从上海中学下乡到黑龙江的吕敬人、潘衡生、方昉、王德源、励忠发、刘宇廉、陈宜明、张仲达、李斌、李向阳、魏新燕、杨琴琴、邓小鹏、周国斌等;来自天津的林建群;桂林的韦葎明;浙江海宁的杨涤江;嘉兴的沈嘉蔚;也有来自本省的王洪义、刘广海、韩绍光、孙兆路等。其中,来自央美附中的二十多名学生,他们虽然只受过一年的专业训练,但见识颇广、才华横溢,给业余出身的知青画家以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生产建设兵团时举办的绘画训练班,为绘画爱好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广大知青群体中,这些热爱画画的人之所以有所成就,是绘画成就了他们,给了他们更好的机遇,确切地说是下乡到北大荒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充实了他们的创作题材,拓展了他们的艺术道路。王德源在回忆知青的文章中写道:“四十多年之前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前进的航船搁浅,其后几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又使千百万个家庭蒙受经济重负与离别担忧、困扰之苦。无数年青人的人生轨迹也由此改变,年青的志向与目标被‘冷冻’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重复前辈的生存劳作成为接受‘再教育’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其意义被政治术语包装而无限放大。与许多‘知青’相比,我在黑龙江的境遇算得上‘幸运’,这得益于所谓的‘一技之长’,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不谙人际交往上的缺失。虽然年青时曾遭遇挫折与苦闷,但在面临困扰时,拥有画笔,有排解烦恼的通道,在沮丧来袭时,又帮我提升勇气,维持内心的坚持。在基层,绘画作为一种无实用意义的手艺并不被重视,但为完成某项政治任务服务时,它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连队时,我也经常奔波于去团部、师部以至兵团的路上,去完成诸如绘制幻灯、布展以及美术创作等等工作,这种机会于我颇有知遇之感。1973年,当人民美术出版社为黑龙江兵团知青出画册时,我在兵团俱乐部完成了第一幅版画,此画后入选1974年的全国美展。此后,兵团美术班的创作活动遂成了我每年的期待。”
知青美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关于知青题材创作也自然从此时开始成熟。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知青陆续返城,李建国在文章中写到“知青最大的心愿就是返城,这个目标从始至终贯穿在知青生活的全过程,至于实现这个目标后等你的是什么,却没有人去多想”。返城后,国家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了考大学,继续深造学习,也有的分配到了与美术相关的单位,功成名就。“无论他们的际遇如何,他们的经历都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沉重的难以翻过的一页,更是知青灵魂深处久久不能释怀的生命历程”。每当谈论起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时,亲历者往往都是泪水在眼睛里打转。那兄弟情、战友情、邻里情、思乡情、人生轨迹的转折、梦想的破灭、未来的迷茫交织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二、黑龙江知青油画作品类型及特质
从油画创作主题诉求和表现形式方面来分析,黑龙江知青油画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情景再现型、异质审美型和纪念反思型。以下将结合黑龙江知青画家的部分作品来解析上述三种类型油画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及外延特质。
情景再现型作品:
情景再现型的作品以知青时期的图像及生活场景为题材叙述知青生活,是亲历者对历史图像的忠实记录和整理,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直观,易使作者和观众达成共鸣。其代表作主要有李子明的《歇晌》(见图 1)和《岁月》(见图 2)、刘广海的《家书》(见图 3)和《初夜》(见图 4)、刘孔喜的木板·坦培拉绘画《青春纪事之十二——纯真年代》(见图5)、赵沛的《我和我的学生们》(见图6)和陈宜明的《青春记忆》(见图7)等。由于“北大荒”由荒到仓,在辽阔的田野上,曾有过成千百万的知青足迹,他们将荒野蜕变为中国的粮食基地。今天回想,那段日子很艰苦,但是大家仍斗志昂扬、乐观积极,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以下是上述代表作品中有关作者创作感想的几段笔录:
李子明:“《岁月》画面内容都是兵团战士经常用的物品,每当见到这些毛主席像章、书籍、军用书包、茶缸就会想起那终生难忘的岁月。”(李子明本人是65届北京知青)
刘孔喜:“《青春纪事》系列绘画描绘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也是一代人无法选择的人生。这段经历和心路历程竟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长久地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我着意刻画这些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人群,就像是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当笔下描绘出那一段段往事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竟发现在北大荒那狞厉严酷的自然环境里曾有过如此稚嫩的生命和浪漫的青春。”
图1 《歇晌》90×120cm 2011年李子明
图2 《岁月》80×100cm 2011年李子明
赵沛:“曾在连队的小学校担任过美术、语文、体育教员。当时基层生产连队的学校,没有任何体育设备,唯一的器材就是一只小足球。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是随父母从山东支边来的,家境困苦,他精瘦的身板,黢黑的皮肤,眼睛不大,活脱一个嘎小子。他穿着缅裆裤,光着膀子,自始至终满场飞跑。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的这一形象后来变成了我的这幅作品的主要人物。在广阔的天空下面,无边无际的黑土地之上,球踢爽了,孩子们的笑声争抢声,在我耳边回响,我盼望:北大荒基层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更快的改善。当崇高的理想渐渐散去,艰苦的生活与对未来的迷惘便纠结在一起。这幅画就是我那时候,那土地,那生活,那心情的写照。”
刘广海:“《红色记忆》、《家书》和《向日葵》,可以说,这三幅油画都是我的泣血之作,因为里面有我的忧伤,有我的快乐,有我全部的青春岁月。而其中最能触动人心灵的,就是那幅《家书》,描绘了一个女拖拉机手,躺在没有开垦完的野地里,手里握着一封拆开的家书,而另一只手则挡在脸上,是在挡刺眼的阳光,还是在拭眼底的泪?很多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甚至流泪。其实这幅画画的,就是当年我自己的经历。我在武装连的时候,经常过的是‘早起两点半,地里三顿饭,收工看不见’的生活。有一次割黄豆,割了一上午,我却一垄地都没割到头,眼看着已经开饭了,自己又不甘心落在别人的后面,真是百感交集,便扔下镰刀,一个人躺在地垄沟里,看那蓝天上的白云、看那刺眼的阳光,开始想家,开始流泪……”
图3 《家书》190×170cm 2008年刘广海
图4 《初夜》190×170cm 2010年刘广海
图5 《青春纪事之十二——纯真年代》木板·坦培拉绘画160×180cm 2009年刘孔喜
图6 《我和我的学生们》71×71cm 2011年赵沛
异质审美型:
异质审美型作品是指具有较强表现性(不是再现性)的作品,其特征是注重画面自身的抽象形态及构成关系的独异性差异化表达。“异质”是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提炼出来的概念,“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用形式而不是用社会文化关系解释艺术,重新建构艺术本体。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新的独特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新鲜感”等审美体验。
图7 《青春记忆》300×500cm 2007年陈宜明:1968年上海知青,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九团
图8 《生态系列》40×50cm 2000年魏新燕
图9 《春水》160×160cm 2008年王洪义
图10 《海边》布上丙烯60×80cm 2008年王洪义
图11 《家园》120cm×120cm田力
异质审美型的作品代表作有魏新燕的《生态系列》(见图8)、王洪义的《春水》(见图 9)和《海边》(见图10)、田力的《家园》(见图11)和朱维峰的《挥汗图》(见图 12)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异质同构”的美学和艺术体验。上述作者的背景均为知青创作群体。例如,《春水》和《海边》的作者王洪义出生在哈尔滨,上山下乡的时候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35团(位于虎林县),期间参加过基层的美术创作活动,还与兵团美术学习班的人一起画画;《生态系列》的作者魏新燕是1969年11月从上海市纺织工业学校下乡到黑龙江大兴安岭新林区筑路大队,1988年起到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工作。她于2000年创作的《生态系列》用色彩和形态抽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理解的主观认知状态,艺术性地体现了人的内在情感与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微妙关联,体现了作品在创作结构上与内在情感体验上的异质同构性特征。
图12 《挥汗图》2008年 朱维峰
纪念反思型:
纪念反思型作品在注重作品再现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把画面当作一幅提供给观众的“思想导游图”,注重如何将作品内容之标志性节点进行序列性表达,从而有效地引发作者与观众的思想共鸣。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林建群的《中国情结》(见图 13-14)和《1968草样年华》(见图15)、张仲达的《今生》(见图 16)和《一颗红心永不变》(见图17)等。这些作品集中反应了知青画家们审视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考。由此可知,这部分作品不但是前尘岁月的形色痕迹,更是知青艺术家们敏于思索的认知结果。
图13 《中国情结》190×195cm林建群
图14 《中国情结》局部放大林建群
图15 《1968我的草样年华》360×198cm林建群
作者的创作理念及思想表达如下:
林建群的油画《1968我的草样年华》三米六宽的画面上分别布置了多个知青生活画面,并嵌入了29个有关草的名词,排列方式既是随机的又是富有节奏感和拟人化的:“河边草、塬上草、杂草、荒草、狗尾巴草;薰衣草、含羞草、芳草、劲草、窝边草;乌拉草、苫房草、香草、甘草、青青草;四叶草、鱼腥草、野草、小草、墙头草。用草的卑微、草的尊严、草的自生自灭、草的无处不在,比喻知青的命运,100个知青就有100种不同性情,100种不同自我感受和100个不同的故事,将文字用做油画表达的图像素材,是非常规的油画语言,是对平凡而可敬生命价值的提示,也是故意而为之的,意在引起反思。通过平凡小草展开对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深思。”“这组画之所以以大面积或鲜亮或污浊的黄色做背景,是因为从色彩象征角度来说,黄色象征着真理,而掺了假的黄色却意味着谎言背叛和怀疑,在此大背景上,我给依稀可见的知青形象赋予了平面化灰暗化模糊的色彩。画中的形象大都取材于我在20岁时拍摄的兵团生活老照片,也有我自己的肖像和生活照。采用平面化灰暗化模糊化的表现手法来处理鲜活的形象,是为了以此表达对三四十年前文革运动和知青运动给几百万人一生带来的既真切又模糊的记忆和不能一言以蔽之的多重感受”。
值得提及的是林建群的油画作品《中国情结》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和《化境长城外——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这是一幅图像组合型作品,创作于1994年,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局部都有其独具匠心的蕴意及深刻的内涵,有的作品的细节部分,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沉重,其实也是对华夏沧桑历史的深刻反思。
张仲达的油画《今生》的创作缘由如作者所述:“我这一辈子所扮演的多种角色,都带有点业余的味道,这既是生存环境所致,亦是个性使然,认认真真地干了大半生,二十个字加一幅画就是自传:读过点书,下过点乡,画过点画,做过点饭,学过点佛。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比老一代缺文化底蕴,比新一代少科技知识,但对自己该承担的事,大多数人一颗红心永不变。选用文革中表决心的标志动作,采用哈哈镜中五个变形的我来表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基本特点。都有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使在生存环境不好的时候也不放弃希望。虽然人生各阶段所做的事情不同,但贯穿始终的精神不变。”
图16 《今生》180×180cm张仲达
图17 《一颗红心永不变》210×180cm 张仲达
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知青油画作品,色调明朗,且极富时代特色,是对社会变迁和历史责任的反思和再现,也是文革后少有的反映知青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雄心壮志和文革后各自人生经历的作品。总之,无论是写实风格绘画,还是异质表现的抽象绘画,都具有客观的再现性、深刻的反思性和浓浓的艺术性,这是一种历史与艺术的真切融合。正如陈丹青所讲的一样,“这是一次悲壮的怀念,是社会的隐痛,是时代的创伤,多少知青以光荣始而以被遗弃终。从祖国的花朵红色青年,直到回归芸芸草民,其中千分之一,略有所为,每代人大约如此,多数隐没,个别彰显,我们居然只因画画安身立命。后起的青年才俊足以淹没我们,知青画家们早已从文革的美术舞台全数退出,现在则逼近退休了,好在绘画本无所谓退休,是的,我们真有福气”。画家们用真性情和不可逆的生命历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绘画创作,形成了知青文化中独特的油画语境。真正的艺术和科学一样来不得虚伪,艺术以独特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历史时,甚至比文字来得更直观、更新颖、更引人注目和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