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2013-07-17刘文侠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田 宏 刘文侠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在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人才需求上来看,当前社会上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会计人员总数的年均增长数大致在30万左右,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等中小企业中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二是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能力素质上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具有会计师资格证。这个硬指标对于刚走出院校大门的高职学生来说比较受限。另外对学生在团队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也有相关的考核和要求。这些都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也在尝试着做一些变革,尤其是在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但是到现在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教学思路,表现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就是在教学实践环节的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和就业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短板。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大部分精力和课时都用在了理论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面上了,即使在毕业前夕会安排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锻炼,但是在这期间学生也往往会忙于毕业设计、找工作等事务,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二是在培养模式方面,主要还是停留在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后学生作业、老师批改。这里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对出纳岗位、会计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讲授,对如何分配生产费用、编制成本明细账、结转产品成本、进行成本报表分析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事务流程的剖析等,使得学生脑海里不能形成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和工作流程,导致掌握的专业知识十分模糊,不能在实际工作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指导作用。

2.各种软硬件设施保障不够充分

充分、完善的软硬设施是高职院校顺利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总结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高职院校内部开展会计模拟实训的相关设施不完善。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有会计模拟实训场所,但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实施的标准和种类不高,没有形成一定的实践教学能力,满足不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比如在手工会计实训台和各种印章、工具等方面数量配置不够,制约了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是在设备的使用上,没有注意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充分发挥出设施设备应有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只是一味地操作各种软件的层次上面,缺乏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是对于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相关协调沟通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往往只是给学生提高了一个实习的地方而已,没有及时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地联系和沟通,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参与到具体的会计事务工作中去。由于大多数企业将自己单位的财务资料和数据看作是保密性的东西,在经济方面的决策和计划也是管理比较严格,这就导致学生在实习场所很难接触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根本起不到实践操作的锻炼效果。加上校外实习的时间往往也比较短,使得很多企业本身对这项工作也不是很重视,配合程度不高,最终导致学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本领,这样的实践教学自然也就是只流于形式。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对于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方面。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坚持专业技能培训和实际岗位锻炼相结合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更加贴近工作实际,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最好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际操作时间。其次是对课堂老师授课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切实打破传统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注重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剖析,并针对会计专业各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明确的学生思路和工作流程,提高对将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最后是要鼓励学生参加会计师考试等,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2.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各类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长期不懈地重视和投入的基础上才能见到成效。首先要保证资金的投入,这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到的各种票据、账本等要给予充分地保障,在电脑、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要坚持一个比较高的配置和性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实践自己的操作想法。其次是对于校外实习方面,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在充分满足单位保密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要让学生参与到会计事务工作中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尝试由会计专业教师为团队建立一个虚拟公司,对其中的各个岗位和部门进行尽可能真实有效地模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到并且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和业务核算过程。

三、结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切实有效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这方面,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快速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同时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充分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李惠萍.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1(08).

[2]王斌.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郑剑虹.高职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3).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