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研究

2013-07-1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姜 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部门,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对象。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的财政部、各省的财政厅和地级市的财政局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和条例。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政财政部2012年底颁布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共分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等5大部分,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收入分配、资金结算、资产维护和材料消耗等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财务活动来看主要包括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结余管理等;从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来看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考核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个单位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关的经济活动和处理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原有的会计制度和条例已经不能满足客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已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了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是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仍不够完整,使得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到位,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多,管理的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仍然不够完善,对资金的使用缺乏全方面全过程的跟踪,对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缺乏适时的分析和评价,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决策者不能获取有效的、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而财务管理制度的安排应该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单位运营状况的作用,能够清晰明确的衡量单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单位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管理层中应予以重视,明确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通常由收入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每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都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有着一定的影响。目前很多单位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基础,只是将编制预算作为向上级申请经费的依据,上下级、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对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理解能力不够,难以发挥出预算的作用。另外,对于预算编制的数据往往没有审核其真实性、合理性。在预算项目支出时,对于资金的使用控制不严,财务人员通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就导致预算的结果非常不准确。通常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追加预算,增加了预算评价考核的难度。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果取决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目的设置也没有根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立,会计核算的手续和凭证等不合法、不完备。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审批程序不合理,流程不规范,导致单位财务管理的混乱,资金的浪费严重。不相容岗位的职责划分也不明确,有的规模较小单位让出纳人员兼管报销,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给舞弊等行为带来了可乘之机。资产管理制度也极不规范,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更有低价变卖国有资产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相关人员素质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认识。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单位的原有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判断,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在事业单位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加之外界环境的限制,其内部控制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排除自身不利因素,改造外部环境。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单位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及时修改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企业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将财务管理的核算、稽核和资金会计工作严格分开,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并针对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程序实行重点审察和监控。并把财务管理的工作细分给个人,明确人员的主要职责,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同时,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考核工作,统一制度标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二)规范预算编制,加大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用途越来越广泛,因此合理编制单位的预算也显得更为重要。为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单位应该设立科学、合理、全面的预算编制核算体系,科学地分析、预测,严格的区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加强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支出时,要考虑去年预算的执行和分析评价情况,并结合当年的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合理的支出额度,明确每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和方向,细化支出项目,落实预算方案。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注意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评价,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评价,为以后的预算编制工作积累经验。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岗位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应把不相容的职位进行严格的分离,规范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内部财务报告的控制。同时,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登记入账,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清点盘查。对于损坏的固定资产,或恶意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流失的人员应追究责任,严厉处罚。

(四)加强管理者意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管理者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使管理者切实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带领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财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准则,及时进行后续教育,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判断能力,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1]刘树斌.浅谈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实务[J].会计之友,2010.(12).

[2]赵洪雨.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研究[J]现代商业,2013.(06).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