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使用除草剂 有效防除稻田稗草

2013-07-06新干县农业局李德兴刘陆生谢蓉

江西农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幼穗二氯喹啉

⊙新干县农业局 李德兴 刘陆生 谢蓉

二氯喹啉酸是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近年来,使用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田杂草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有的农民朋友对二氯喹啉酸在水稻除草技术上的认识不够全面,因而,在水稻生产使用中发生了较重的药害。水稻前期使用发生药害的,若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在水稻中后期使用发生药害的,对水稻产量影响特别严重,药害严重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给农民造成较大损失,一般每亩只有200~250公斤的产量,低的只有50~100公斤。因此,为发挥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生产上的积极作用,正确掌握好和使用好二氯喹啉酸防除水稻杂草的技术十分必要。

一、二氯喹啉酸除草的作用特点

二氯喹啉酸主要通过稗草根吸收,也能被发芽的种子吸收,少量通过叶部吸收,在稗草体内传导。稗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用药期长,对2叶期以后幼穗分化之前的水稻安全性高,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主要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和移栽田杀除稗草。可杀死1~7 叶期的稗草,对4~7叶期的高龄稗草药效突出,还能有效地防除鸭舌草、水芹、田皂角。

二、水稻产生药害的症状

水稻生长前期的二氯喹啉酸药害,其症状一般在施药后10~15天出现,主要表现为:受害严重的秧苗心叶卷曲成葱管状直立,手感硬、叶色偏暗,无法抽生新的心叶,大田中表现分蘖迟缓,逐渐萎缩。受害较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但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仍正常生长。水稻后期产生的二氯喹啉酸药害,其症状在当时一般不易发现,因其影响幼穗分化,特别是花粉的发育,其症状只有在水稻抽穗灌浆结实阶段才表现出来,表现为灌浆结实差。

三、二氯喹啉酸产生药害的原因

使用二氯喹啉酸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1、超量施用 有的农户不按说明规定用药,在使用二氯喹啉酸除草时,任意加大药量,结果就容易出现药害。

2、使用时间上存在问题 一是使用偏早。在水稻1叶期以前,尤其是秧苗立针期,即使按常规用量施用二氯喹啉酸,也极易发生药害。二是使用偏晚。水稻进入幼穗分化阶段之后,特别是幼穗分化雌雄蕊形成期之后,若使用二氯喹啉酸极易造成药害,会严重影响水稻幼穗分化,出现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水稻灌浆结实率低。

3、施药技术不当 施药技术上主要存在喷施不均匀或兑水不足的问题。未按说明要求使用,很容易产生药害。

4、天气原因 喷药期温度偏高,农药活性增强,以及药后遇雨,造成田水淹过秧心,均易导致药害产生。

四、正确掌握二氯喹啉酸的使用技术

二氯喹啉酸的正确使用技术:

1、正确掌握好用药时期 使用二氯喹啉酸既要防止偏早,又要防止偏晚。一般在水稻2叶1心以后至水稻幼穗分化之前施用二氯喹啉酸。这段时间使用比较安全,在幼穗分化的雌雄蕊形成之后不能使用二氯喹啉酸。

2、正确掌握好用药量 喷施二氯喹啉酸除草时,要按照说明规定使用药量。36%的二氯·苄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以80~90克为宜,控制在100克以内。

3、正确掌握好施用方法 施用二氯喹啉酸前应将田水放干,确保杂草整株受药,药后24小时内不上水,以保证药物被杂草充分吸收。施药时,需采用喷雾的施药方法,而且要喷雾均匀,不能重喷,并按要求兑水。施药后1~2天内放水回田,保持3~5厘米的水层5~7天,以后恢复正常管理。

五、出现二氯喹啉酸药害的挽救措施

水稻前期要是出现药害,应对已经发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稻田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秧苗恢复生长。可采取及时搁田,促进根系生长,并在田间撒施复合锌肥,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有芸苔素等。经过处理的10~15天卷叶虽不能完全张开,但新生叶能良好地生长。

猜你喜欢

幼穗二氯喹啉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
回收制备二氯二氨合钯(Ⅱ)前驱体材料的工艺研究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的降解特性与生物强化作用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