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扎实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2013-07-06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厅长甘良淼
⊙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厅长 甘良淼
一、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快进”,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一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三个超历史、三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新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个超历史”
粮食产量超历史,实现“九连丰”。粮食总产达到208.5亿公斤、增加3.2亿公斤,连续两年稳定在205亿公斤以上,单产378.1公斤、增加3.2公斤,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丰产丰收。
农业增加值超历史,实现“九连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市场价格趋于平稳,种养效益持续向好,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长9.3%左右,连续九年保持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历史,实现“九连快”。全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28元、增长13.6%,连续九年快速增长,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三个走在全国前列”
多项发展指标排位走在全国前列。一是我省以占全国3.3%人口、2.3%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3.6%的粮食,其中稻谷产量全国第三,人均稻谷产量全国第二。二是蔬菜产量1195万吨,增长2.5%,其中供港叶类蔬菜全国第二。三是水果产量350万吨,其中橙类产量全国第一、柑橘面积全国第二。四是肉类总产325万吨,增长2.6%,其中供沪生猪全国第一、供港生猪全国第二。五是水产品产量237万吨,增长6.4%,其中水产品自营出口额全国内陆省第一。
多项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率先在全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并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宏伟目标。二是在全国首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综合建站”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六大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全省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三是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种子管理新体系,推动了现代种业发展,并在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四是率先在全国农业系统开展“十百千万”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挂点帮扶,农业部专文向全国推介了江西的做法。五是率先在全国创建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1名农业院士和3名国家级首席科学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多项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全省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1.9万家,居全国第十,覆盖全省约20%的农户。三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畜禽清洁生产、渔业健康养殖、动物疫病净化等重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四个新突破”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呈现出群龙共舞、集群扩张、链条延伸、基地兴旺、产销一体、社强农富的喜人局面。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55家,总数达到627家,实现销售收入1850亿元、增长15%,直接带动农户376万户、增长2%,户均增收2420元、增长11%。
科技兴农实现新突破。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通过省市县大联合、农科教大协作,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5%。大力开展粮食稳定增产“十大行动”,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00万千瓦,增加400万千瓦;水稻机耕率84.5%、增加1.5%,机插率17.5%、增加4.5%,机收率68%、增加2%,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9.5%、增加2.6个百分点。创建了5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6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
开放型农业实现新突破。通过举办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加强粤沪港台等地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生态鄱阳湖 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开放型农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争取省级以上农业投入100多亿元;农业招商引资132.2亿元、增长22.8%,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1个、增加7个,实际进资71.2亿元、增长63.7%。全省农产品出口7.6亿美元,增长46.1%。
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全省农业系统首次开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在全厅创新开展“讲党性、树正气、谋发展、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扎实为全省农民办了26件实事。我厅在全省开展的“万名群众评机关”活动中,被评为省直机关10个群众最满意单位之一;在省政府组织开展的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切实解决了厅属农业场所社保、住房、增收等民生问题,部分职工变过去的“集资上访”为如今的“集资买匾送锦旗”。与此同时,155家农垦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成功之路。
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工作新要求新部署,扎实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就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这个中心,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继续坚持“一六三二”农业工作总要求,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和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加快我省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进程,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210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油料125万吨、蔬菜1200万吨、水果380万吨、肉类335万吨、水产品242万吨;省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水稻综合机械化率突破60%;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是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科技人员支农兴粮积极性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全面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四补贴三奖励”政策,认真实施能繁母猪、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业政策性保险。二要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包装项目、积极申报,主动争取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要加强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监管,健全监督管理常态化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严肃查办案件,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缩水,确保项目资金运行安全、效益明显。
第二,着力稳定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这不仅是发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更是讲政治、顾大局、作贡献、保供给的必然要求。一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持续深入开展政策支持、粮田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治理等粮食稳定增产十大行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粮食总产“十连丰”。二要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加快经济作物向特色型、生态型、效益型、精品型“四型”转变;巩固提升生猪,突出发展家禽,加快发展草食畜和蜜蜂产业,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流通,突出抓好鄱阳湖区综合整治,全面强化休渔禁渔制度,坚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加快渔业资源修复步伐。三要优化农产品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打造“三区一片”(赣抚平原产区、鄱阳湖平原产区、吉泰盆地产区和赣西高产片)粮食主产区,环鄱阳湖水产品主产区,“一片两线”(赣中片和京九、浙赣线)生猪主产区,“沿江环湖”(赣江沿线、环鄱阳湖)水禽主产区,“一环两带”(环南昌、大广高速沿线带、济广高速沿线带)蔬菜主产区,赣东北、赣西北、赣中、赣南四大茶叶主产区、南桔北梨中柚水果主产区等。
第三,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前提是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重点是鼓励和引导承包土地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目标是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生产关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既要注重引导一般农户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专业大户转变,又要注重扶持专业大户向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转变,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二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有制度、有产业、有品牌、有人才”的“五化四有”要求,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稳步发展粮食合作社,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合作社,全省扶持150家省级示范社,推动社与社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三要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培育一批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健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省级龙头企业监管,严格实行一年一认定、三年一监测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四,持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一要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抓好中央“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落实,全面完成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建设,巩固成果,规范管理,提升能力;抓好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二要大力发展现代种业。重点扶持和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着力加强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养殖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制种供种能力。三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重点突破水稻机插瓶颈,尽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因地制宜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四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推进“12316”三农热线和惠农短信平台的应用,全面完成市县两级视频会议系统,积极推进乡镇农技站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进物联网运用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第五,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探索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有效载体,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展示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一要坚持抓点示范。坚持领导办点、各级办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示范园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化,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田园场区”(高标准农田、高效特色产业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抓点、成线、促面。二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坚持农旅结合,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三要加快垦区发展步伐。引导人口向总部集中,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加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着力打造农垦新城区、新园区、新景区。四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六,努力提升农业风险管控水平。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履行法律职责、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持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紧迫任务。一要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推动农业综合执法标准化建设试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二要全面提高动植物疫病防控水平。狠抓免疫、净化、消毒、监测、检疫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大家畜血吸虫病查治力度,推进湖区养殖结构调整。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狠抓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三要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与修复,推进沼气产业化发展进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加快推进畜禽清洁生产,积极推广“猪~沼~果”、“发酵床养猪”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快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与低碳农业发展。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永恒的主题。要克服单纯的业务观点,始终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让那些人品好、作风实、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让品行不正、不干实事的人没市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农业干部队伍。
二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深化开展“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持续深化“十百千万”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多摸实情、多出实招、多办实事,集中精力破解“三农”难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调研须扎实、会议求实效、文件讲实际,坚决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三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随着投入“三农”的资金和项目逐年增加,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发生腐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强化对政策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检查和廉政检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要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加大对政策不落实、挪用项目资金、行贿受贿等问题的查纠力度,切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四要切实加强贯彻执行能力建设。要健全机制抓落实,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等机制,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继续开展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制度保障。要重视并加强农业宣传工作,营造现代农业发展良好氛围。
五要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和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这根弦,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