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研究

2013-07-05刘俊叶剑锋孙小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广东深圳587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805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调试岗位

刘俊,叶剑锋,孙小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广东 深圳 587;.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8053)

基于工作过程的《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研究

刘俊1,叶剑锋1,孙小兰2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3)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新型高职课程已经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以岗位能力获得为目标,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本文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高职课程的思路与方法,提出《手机组装与调试》的具体设计与实施方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统一。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对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显著效果。

课程;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教育部[2006]16 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

本文以我校通信技术专业群为期一个月的实训课程《手机组装与调试》为例,介绍了该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16 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实验、实习、实训是三个关键环节。”[1]高职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16 号文件进一步提出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则说明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手段。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的核心是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参照,将传统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转换为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应知(专业理论)、应会(专业技能)的总和。这种课程设计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的学科课程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这个手段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有机整合。姜大源教授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2]

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并不排斥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融合在一起,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 “适用、够用”为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对传统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序化来进行课程设计。只要课程设计合理,课程内容覆盖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这种以工作顺序安排的理论知识总量与传统课程基本一致,但这种新型的课程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使得高职课程具备了理实一体化的典型特征,在具体实施上具有“做、学、用”一体化的鲜明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内容排序两个基本要素,而其开发过程包括三个转换,即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在第一个转换中,基于职业岗位调研,完成工作过程分析,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确定职业能力,得到与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匹配的行动领域;在第二个转换中,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行工作任务的整合,得到重构的工作任务集合对应的课程体系;在第三个转换中,完成教学方案设计,进行工作性学习任务的确定,建设与之匹配的训练环境,得到课程实施的学习情境。

2 手机生产企业岗位调研与分析

通过企业现场调研、企业专家研讨,国内手机生产链基本由手机方案设计公司、芯片解决方案公司、手机生产组装企业、手机零部件供应企业和手机销售企业组成。《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对应手机产业链中的手机生产组装企业,该类企业针对高职学生的相关岗位(群)见表1。

表1 手机生产企业岗位(群)

在表1的岗位群中,生产岗位群是基础岗位群,进入手机生产企业的员工第一步都必须经过该岗位群的锻炼;测试岗位群完成手机关键信号测试和手机质量检测的重要岗位;结构岗位群是对手机工业设计进行研发、提出创新建议的岗位群;工艺岗位群完成对生产岗位设置进行质量监控和合理化调整,以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管理岗位群则是前述岗位人员通过提出创新或合理化建议,并通过专项培训而进入的管理岗位。因此,手机生产岗位(群)的职业发展规划如图1。

图1 手机生产初次岗位及发展岗位示意图

3 手机生产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

通过调研手机生产企业部门组成和岗位设置,组织企业一线技术员工、管理人员、企业培训专家和学院专任教师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企业各岗位职责说明书等工艺文件的基础上,归纳出手机生产企业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

表2 手机生产企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

测试工程师测试岗位群手机测试问题分析解决对手机各生产测试位进行优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测试产能、直通率手机新产品量产测试导入技转手机专业知识培训测试技术员完成手机电流测试完成手机射频测试完成手机软件测试完成手机初步质量分析,并填写相关表格结构工程师结构岗位群根据手机ID效果图进行主板堆叠和塑胶结构设计进行手机结构器件选型、结构器件的可靠性测试根据手机ID效果图进行手机产品外观三维造型进行手机结构零件打样,物料齐套以及零件承认产品开发助理进行样机装配,手机结构可靠性测试进行技术工艺文件汇总、2D图纸和结构BOM编制协助手机产品试生产及生产密切跟踪时尚和不同年龄群体需求,提出结构微创新结构设计思路(如防呆设计等)品质工程师新产品的品质标准拟订与跟进产线跟进分析处理异常统计方法运用总结与分析品质状况客诉应对、仪器校验与维护、异常的追踪与跟进IE工程师工艺岗位群负责具体机型的新产品导入工作制定机型的作业指引文件指导生产,提供各类生产返工所需指引文件负责评估并安排制作生产夹具,提高质量及效率对生产工艺性问题的分析解决,分析并拉动外部相关资源解决影响直通率的相关问题收集整理分管产品技术资料,建立产品技术档案并及时进行归档、存档,以及确认工作等工艺技术员做好生产资料的准备工作,确认资料准确性等监督检查工艺规程和岗位技术安全操作的执行情况;主管岗位操作SOP和工艺规程的修订工作等汇总产品技术数据,分析产品产量、质量好坏的原因,作好技术分析记录,组织、参与开展QC小组活动,研究上报工艺管理员等协助IE人员完成生产时间的统计,提出合理IE建议;参与技术改造现场,工艺改进试验报告等手续的办理,并提出总结意见等

?

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的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一致,即对于生产岗位群和测试岗位群,一般要求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初级和中级水平;对于发展岗位,一般要求达到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水平。

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导出行动领域。

对表2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可得行动领域如表3。

表3 手机生产企业岗位(群)与行动领域

4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开发

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二是课程内容选择。前者以归纳后的行动领域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学习领域,即完成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从而确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和训练任务;后者则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设计学习情境,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涉及学习载体选择、教学法、训练内容和训练标准等。

根据手机生产企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与行动领域归纳,在手机生产企业生产实际或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通信技术专业群(手机方向)的学习领域如表4,以培养学生手机生产岗位能力。

表4 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

表4中学习领域课程按照能力要求的高低、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层次递进培养关系进行序化,既在每门课程中安排小实习实训项目训练,又单独围绕企业岗位素质要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技能综合训练。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拟根据企业岗位实际情况进行滑动式排课,原则上安排在顶岗实习之前。该课程针对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方向)的手机综合能力训练而开设,强调是岗位能力的获得,通过该课程的训练,学生能能熟练使用手机测试仪器仪表、熟练掌握手机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掌握手机焊接与组装工艺,能从事手机的检测、维修、生产、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本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能胜任手机生产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工作。

为此,《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组以手机生产企业典型任务分析为依据,设计了关键的生产性学习项目,包括手机焊接项目、手机测试项目、手机识图与装配项目、手机故障维修项目、手机生产工艺项目等,由此构建的课程学习情境如表5所示。这些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随着学习情境的递进,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岗位人员。

表5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学习情境

5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学习情境开发

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案例、零件、现象、产品等,学习情境载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包容关系。[2]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情境的开发基于工作任务进行,并明确训练的结果。采用普适性工作过程对实际工作进行教学过程的转换,即每个学习情境均考虑围绕资讯(获取信息)、决策(做出决定)、计划(制订计划)、实施(实施计划)、检查(自行检查)、评估(做出评估)六个步骤进行开发,并以学习情境的设计目标或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为考核标准。

以手机焊接为例,其学习情境设计如表6。该学习情境以三个典型的手机焊接生产任务为载体,显然它们的能力训练呈递进关系。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过程采用讲授法、引导文法、案例法、项目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的结果以企业岗位质量标准为唯一评价依据。

表6 手机焊接情境设计

6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实施

《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企业、与岗位零对接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基于手机生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而设计。实施该课程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岗位实习实训条件、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完善的教学资源。因此,《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实施应着手以下工作:

(1)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手机岗位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与手机企业紧密联系,定期交流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素质要求,建立校企对接的校外岗位实习基地,以保障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以“厂中校”为目标;引入企业标准和设备,建立与企业环境、设备同步的校内仿真岗位实训基地,以保障课程开设的可靠性,以“校中厂”为目标。

(2)建立一支校内外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要求取得移动电话机维修员国家资格证书,并定期下企业,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校外引入企业一线能工巧匠担任课程顾问和兼职教师,开展不定期教学研讨,提升兼职教师教学素质。

(3)建设校企共建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依据企业生产流程涉及的关键岗位,建设集岗位设置、岗位说明、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案例录像、动画资源、课程录像、考核标准的系统化教学资源,并根据企业岗位变动不断更新。

(4)构建校企“共建、共担、共育、共享”为基石的双核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企业为指导,以校企共建教学资源与实训平台为保障,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实施课岗对接、“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双核驱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7 结 语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群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开办于2004年,在手机方向经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网络课程20余门,建成省级实训基地和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先后培养了近500多名移动电话机维修员(中级)、60余名移动电话机维修员(高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改革有力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本文阐述的《手机组装与调试》课程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详实的企业岗位群资料为依据,以工作任务完成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意义。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号

[2] 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Curriculum design of Mobile Phone Assembly and Debugg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LIU Jun1, YE Jianfeng1, SUN Xiaolan2
(1.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henzhen 518172;
2.Konka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053, P. R.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based on work proc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ts core is to post ability as the goal and construct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standard based on work proc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ought and meth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mobile phone assembly and debugging course, realizes the uniform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working content.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achieves clear effect.

curriculum;work process;curriculum system;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training mode

G71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2-0046-06

1672-6332(2013)02-0046-06

【责任编辑:羊玲】

2013-04-02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化研究(编号2010tjk412)

刘俊(1969-),男(汉),湖南邵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移动通信和高职教育。E-mail:liuj@sziit.com.cn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调试岗位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