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抑郁预防干预宣传材料的开发与评价

2013-07-05莹,李燕,卢

卫生软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折页宣传册对象

黄 莹,李 燕,卢 林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系,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国内报道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16.9%~44.8%,高于国外报道的检出率10%~16.6%。抑郁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交往活动, 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1~3]。青少年阶段尤其是13至14岁,已经被证实是抑郁预防的关键时期[4]。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抑郁预防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配合团体干预和讲座,宣传材料的开发、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干预方式。本文总结了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预防干预研究中宣传材料的开发、使用及其近期效果评估,以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受众实施基线调查,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学校初中非毕业班6个班级347人作为基线调查对象。以班为单位集体填答自行设计的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宣传折页初稿,初稿经过预实验并修订后发放,最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出口访谈评估其近期影响。

1.2 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 SPSS 13.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χ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线数据统计学分析

在被调查的347人,男生176人,女生171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5%,其中男生为17.6%,女生为 27.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50,P<0.05)。以有无抑郁症状为因变量(无为0,有为1),以性别、年级、生源地、民族、自评性格倾向、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自评家庭收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老人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童年生活、童年是否受虐待、家族抑郁症史、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课余生活、老师对学生的情绪有无影响、班级管理方式、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学生对学校满意程度、每天睡眠时间及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各因子为自变量。进入水准为 0.05 剔除水准为 0.10,采用 Backward:LR方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1 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

表1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状与民族、父亲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问题解决、发泄情绪等因素有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寻求支持、忍耐、发泄情绪等得分是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宣传册研讨

研究组通过专家咨询及多次的研讨,确定了开发宣传册的指导理论、设计原则等。选取了应用于个体水平的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 belief, practice,KABP或KAP)指导抑郁宣传册的设计。按照通俗、易懂、有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基线调查影响因素,以象征蓬勃生机的绿色为主色调,以“美丽心灵,快乐青春”为题,以知信行模式贯穿始终。将手册内容分为两大版块:心理健康版块与抑郁版块,从知识的获取、信念的产生及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入手,选取适合中学生层次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如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寻求支持等,形成宣传册初稿。

2.3 预实验方案及实施

2.3.1 实施预实验

预实验旨在探讨宣传册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接受性、实用性。基于以上目的,设计预实验,以宣传折页的“针对性、必要性、吸引性、受欢迎程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可接受性、获益性”等方面作为评估指标,设计预实验评估问卷。选取实施干预学校及另一所学校作为预实验调查学校,在休息期间随机选取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宣传折页及预评问卷,并辅以个别深入访谈了解受访对象对宣传册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预评问卷和访谈获得预实验评价反馈意见。共发放10份评估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深入访谈4人。

2.3.2 预实验结果

预实验现场调查结束后,对评估问卷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受访对象都能够简单的从宣传册的颜色判断手册的针对人群为青少年。90%的受访对象认为宣传册有必要对中学生发放,表示对宣传折页内容感兴趣或愿意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并表示宣传折页对自己有帮助。意见反馈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字性内容过多,插图较少;建议增加归纳性条目,减少解释性条目;心理健康与抑郁内容混杂,重点不明确;应对方式不要过于宽泛,要以中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针对预实验得到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对宣传册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宣传折页以“中学生抑郁应对”为重点,简化笼统的心理健康应对内容,题目修改为“拨开阴郁天空,展现青春彩虹”,增加了6幅小插图。在抑郁应对方式上紧密联系基线资料分析所反映的影响因素,着重结合中学生实际面临的问题,从“如何面对学习压力,如何寻求社会支持,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情绪宣泄”等方面系统的介绍应对抑郁的方法,形成最终宣传册。

2.4 发放宣传册

抑郁预防宣传册的发放旨在配合中学生抑郁预防干预,发挥其最大价值。在发放时机的选择上,一是考虑发放人群的集中;二是考虑与其他团体性干预活动相配合。因此,研究组选择了在该校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启动仪式暨对该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的活动时发放宣传册。这样既能够大规模的集中发放宣传册和讲座,又能够配之以团体心理讲座,加深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更好的理解手册中的内容。

2.5 近期效果评价

2.5.1 制定评估方案

使用问卷调查和出口访谈对中学生抑郁宣传册的近期影响进行评估。在心理讲座尾声发放评估问卷20份,并对填写给予指导,在讲座结束后统一回收问卷,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开展个人深入访谈。评估问卷共设7个问题,其中6个为客观题,一个开放性问题。涉及对宣传册的“吸引力、必要性、受益性,内容的可接受性、科学合理性以及是否贴近中学生实际”等几个方面。

个人深入访谈旨在通过深入问答了解受访对象对宣传册的评价,并通过问题进行实证。例如,当受访对象表示宣传册对自己有帮助时,会给受访对象设置一个境遇,让受访对象给出应对方法,并问询其是如何知道此种应对方法的,这样就可以从受访对象的回答中验证宣传册的受益性。

2.5.2 评估结果

(1)问卷评估

随机抽取20名到场学生进行评估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各占50%;12岁学生1名,占5%;13岁学生10名,占50%;14岁学生9人,占45%。对宣传册的评价见表2。

(2)访谈评估

受访对象共20人,其中男生8人在,占40%,女生12人,占60%;12岁3人,占15%,13岁7人,占35%,14岁10人,占50%。100%的访谈对象能够从宣传册的主色调绿色判断手册的针对人群是青少年;85%的受访对象认为宣传册有必要对中学生发放;90%的受访对象表示宣传册的插图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称能够从插图形象中,感受到一些应对方法(比如与人沟通);95%的受访对象表示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因为学习或家庭的原因而导致心情不愉快的情况;90%的受访对象表示愿意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知识;90%的受访对象表示宣传册对自己有帮助,70%的受访对象能够当场应用宣传册里的知识回答具体场景的应对问题。

表2 宣传册意见反馈

3 讨论

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本研究试图应用抑郁宣传册传播健康信息,影响受众的态度和信念,并配合团体干预,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通过一键反馈可以看出,中学生抑郁预防宣传册在中学生抑郁预防干预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其知识、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根据实施对象的不同,国外将抑郁预防项目划分为 3 种: (1)整体预防,指的是对所有青少年样本不加选择的予以干预;(2)选择性预防,它针对处于危险因素影响下的青少年实施干预; (3)针对性预防,它针对那些已经呈现出抑郁症状,但还没有达到临床抑郁症诊断水平的人群[5]。本研究结合了整体预防及针对性预防,对筛选出来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实施团体干预。然而,本文只是阶段性的评价了干预活动中宣传册的近期影响,有待追踪并实施综合、远期效果的评价,评估行为的转变。

[1] 孙丽君,冯 维.青少年抑郁干预研究新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0):4001-4003.

[2]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03-105.

[3] BHATIA SK,BHATIA SC.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J].Am Fam Physician,2007,75(1):73-80.

[4] EVANS D L,FOA E B,GUR R E,et al.Treating and preventing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sorders: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know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5] JONATHAN M. SUTTON.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youth: A qualitative review and future suggestions[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7,(27):552-571.

猜你喜欢

折页宣传册对象
纸箱封装机折页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图书馆宣传折页设计》
综合材料在宣传册设计中的多感官创新研究
折页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以星巴克宣传册为例,论色彩在宣传册排版中的应用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5永不烫人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