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层设计 预防发力访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

2013-07-04简雨轩王戎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3期
关键词:专刊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简雨轩 王戎

近期,宋寒松厅长前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就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今年重点开展的“五进”、“素能比武”等工作进行视察和调研,并出席东航集团“文化+制度+科技”立体预防腐败工作推进会。记者在现场,围绕读者关心的话题对宋厅长作了采访。

预防专刊:感谢宋厅长百忙之中接受专刊采访。今年“两会”,习总书记对林志梅同志的发言高度关注,并引发了长达七分钟的重要讲话,这对于检察预防工作来说,其特殊意义如何把握?

宋寒松:那次会议上,有九个代表发言,林志梅同志是其中之一,其他同志谈经济、谈农村、谈改革。习总书记最后讲,讲得最多的就是预防职务犯罪。这说明总书记在琢磨这个事儿,心里惦记着这个事儿。这是江苏省的幸运,也是全国检察机关,特别是我们预防工作的幸运。对我们来说,明确了方向,给予很大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要求我们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好。

预防专刊:“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宋寒松:这句话是很响亮的,充分肯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新时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确立了指导思想。职务犯罪是以牺牲公共利益、破坏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阻碍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加重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巨大损失、造成人民财富积累的损耗和流失为表现特征,以损伤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队伍为直接代价的。检察机关每年都要查办4万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这些人不仅仅是劳动者,也是生产力主体中最具知识才干、最能释放能量的那一部分人。这些人走向犯罪是极其惨痛的,他们给国家、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总书记讲培养飞行员的那个故事,其实就是用来揭示这一深刻的道理。总书记还谈到,一着不慎毁于一旦,隐射的含义是对于惩治腐败的坚决态度。总书记说,现在不管你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一个干部成长起来没有贡献不可能当干部),功罪不可相抵。不要谈你曾经过五关斩六将,有罪就是有罪。这个态度是非常鲜明的,惩治犯罪也是预防,是特殊的预防,是震慑犯罪的基本方法,这里面有他既打老虎又打苍蝇思想的体现。

预防专刊:十八大以后,中央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上有很多大动作,特别是“八项规定”,席卷全国,您有感受到什么变化吗?

宋寒松:我在党校学习一个月,大家都在食堂吃饭,风气确实有很大改变。北京有很多豪华大酒店,过去车水马龙,你去吃饭,车都没地方停,非常热闹,现在基本上是门可罗雀了,好多甚至已经关门了。作风的转变不可小看,我在思考,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在反腐败方面的这几个大动作,可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反腐败的深入必然触及到政治体制改革。这么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一直进步不大,因其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特别是每个当官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用什么来“开道”都难。我想,用反腐败“开道”,以反腐败为切入点,一是老百姓支持,二是口号正当,有最基本的法理性,谁也不敢反对。这次作风的转变,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常抓不懈,对于违反(八项规定)的坚决处理。现在中央越抓越紧,紧跟的是落实这方面的制度要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几次表态抓紧制度落实,包括针对“三公”消费提出的约法三章,我们也正在往下抓,往前推。

预防专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作为检察预防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推动相关制度的建立?

宋寒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一要有笼子,第二这笼子要管用,既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又要管住权力,这些要靠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如果不切合实际就一点用都没有,成了乌托邦。这些制度的设计,需要我们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了解权力可能怎么被滥用,了解腐败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建设。总书记的话,既是对我们鞭策,也是给我们压担子。那么大的制度,包括宪法的修改、各种法律的完善和建立,我们可能没有很大的力量,比如一个县的预防科,视野不够宽,意见不充足,代表不了全国。但是基层有实际经验,有自己的话语权,大家全都在这些方面开动脑经,把经验总结到全国,这就是参与顶层设计。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预防调查、检察建议、专题报告等自己的工具,献计献策,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加以改进、完善,这就是我们的功劳。顶层设计绝不是在象牙塔里设计,它必须和实际相结合,我们每一级的预防干部都有责任。

预防专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治腐败”,这对于检察预防工作的长远发展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

宋寒松:林志梅同志在“两会”上举过一个例子,有个领导干部被抓起来了,还问自己犯了什么罪,不以为罪,不懂法,可悲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我在想,我们和纪委是有分工的。我们是法律监督机关,纪委是党的机关,我们重点就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这一点上我们要发挥作用,我们要分担的任务和责任可能会越来越重。

预防专刊:这次东航集团“文化+制度+科技”立体预防腐败工作机制的探索,得到了中纪委、国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您觉得这个新机制对于预防腐败工作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宋寒松:上海检察机关自觉把预防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依托国有大型企业和高层次专家资源,以服务东航集团构建立体预防机制为试点,积极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不仅完善了东航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促进了东航干部廉洁,还维护了东航经营管理秩序,保障了东航发展,找准了预防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了预防工作“关心您、保护您、帮助您”的价值,发挥了预防工作保护干部、保护生产力的积极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对“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的最佳诠释。在“文化+制度+科技”立体预防机制中,制度居于核心位置,把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和企业的运作经营结合在一起,做到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及时预警,提前防范,增强了制度执行的可行性。各试点单位创造性地推出了“订座违规操作监控系统”、“廉腐指数”调查等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权力制约和监控链条,有效构建了防贪制度体系,保证了立体预防腐败机制落实。同时,该机制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加大了依法治企、依法防治腐败的力度,体现了法治在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效果。我相信,这一预防腐败新机制的实践探索和模式推广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

预防专刊:国企是中国经济的命脉,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互融合?

宋寒松: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年的发展,“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已经基本实现。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强化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创新管理,是企业从能够生存到发展壮大再到经久不衰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中发生职务犯罪所透视出的一条重大教训,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与廉政制度建设互相“不搭界”,形成“两张皮”,往往是廉政要求和法律规定单摆浮搁,只是在会议上讲讲,出了问题后用用,在企业干部职工的管理和工作中,特别是在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时候,廉政与法律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检察机关联合企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核心也是强化“三个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干部职工增强抵御职务犯罪风险的能力;注重制度建设,减少和堵塞诱发职务犯罪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管理漏洞;创新管理体系,将风险防控与业务运行和管理体系相结合。这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预防专刊:此次东航集团立体预防机制,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宋寒松:东航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建设最大特色就在于,它不仅仅体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路、方向、理念,更重要的是把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手段、制度具体化,实际应用和操作于企业管理和运营之中。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探寻发生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更重要的是,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把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化、实在化、精细化,使预防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有可操作性,对策措施都能落地生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开展预防咨询,还是检察建议,或是专题报告,或是课题研究,都要把能够实际应用作为基本要求,深入细致扎实地寻求效果、发挥作用,显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真实意义。

预防专刊:东航集团成为央企预防腐败的试点单位,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也因此加重了责任,您对于这项机制的未来有更好的建议吗?

宋寒松:一是不断创新服务企业的方法途径。要进一步把立体预防措施融入企业发展大局,贴近企业实际开展预防工作,努力做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要加强对重要环节、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预防,确保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招标、重大物资采购不发生职务犯罪。要坚持送法进企,积极为企业提供预防咨询和涉检法律服务。要以确保企业安全运营为重点,帮助企业建立化解各种风险的机制,提高企业依法建设、规范管理能力。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广泛延伸触角,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注重总结“东航”文化特色,推进法治文化、廉洁文化建设。不断丰富“蓝天清风、行洁志廉”的东航文化理念和内涵,积极开展集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于一体的预防文化建设,用预防文化化其心、主其行,知行合一,风貌树形象,风气促发展。检察机关要积极发挥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三是注重发挥品牌效应。目前,立体预防工作机制在原有基础上已经向全集团覆盖,涉及面更广,触及的问题更深,市区两级预防部门一定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全程在位,不断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拓新领域,形成新机制,打造经得起考验的央企预防名牌。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更要形成理论升华,努力探索出一个对各类企业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的预防腐败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姚培琪 331657113@qq.com

猜你喜欢

专刊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考试与评价》英语高一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八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编辑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七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天津检察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上线
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在晋召开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关于地、县级供电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几点思考
榆树支行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法制教育 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2009年年度专刊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