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和谐农村增添廉政力量

2013-07-04金晓东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3期
关键词:公务村官职务犯罪

金晓东

上海,散发着繁华的魅力,孕育着明天的美丽;上海的农村,保留着传统的淳朴,又凝结着发展的硕果。有一个群体为农村的发展付出了智慧和努力,他们的名字叫“村官”。然而他们中有一些人没能经受住权力和诱惑的考验,滑入了职务犯罪的泥潭。这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妨碍惠农政策实施,损害农村干群关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这样的场景少一点、和谐的画面多一点,我们开展全市“村官”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希望通过预防人的努力,能够改变世界一点点。

预防调查第一步,案件素材是基础。在市院预防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获取了2010-2012年全市“村官”职务犯罪案件名单;在兄弟区县院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收集了全部案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村官”职务犯罪有哪些特点?从中可以找到什么样的规律?这一切都静静地躺在案件材料里,没有捷径,唯有读你千遍不厌倦。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取真经需调研。党政职能部门、部分村级组织、农村干部群众是我们的走访对象;单独访问、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是我们的调查方式,农村社会管理现状、“村官”教育和监管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是我们的调研成果。好的新闻来源于独家采访,好的调查需要深入的求证。我们有两个重要的帮手,案件承办人和犯罪嫌疑人:一个有办案中的独到感悟,一个有案发后的真诚悔悟。

再好的原料,也不能直接端上餐桌。我们把调查中看到、听到、想到的,进行归纳、提炼,认真思考,找到原因,研究对策。成功的预防调查还需高人指点。问题找得准不准、建议提得对不对、成果转化行不行,我们认真征求专家意见,及时修改完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职务犯罪隐患。“村官”事务有两头,一头是村务,一头是公务。可哪些公务“村官”可以做、应该做?程序怎么走、手续怎么办?法律缺乏明确的规定。上海村务不多、公务繁忙的现象日益突出,“村官”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行政职权和资源,为职务犯罪埋下隐患。

农村城镇化意味着土地征收和流转、动迁安置和补偿、集体资产处置和社会保障;农业现代化包含着惠农政策落实、扶助项目实施、补贴资金申请和分配,集中了大量的利益诉求。这些使得“村官”非法获利机会增多,职务犯罪风险增大。

再者,村官人数少、工作多,工作方式简单粗糙。能力小、难度大,贯彻落实出现偏差。待遇低、要求高,心理上难免产生落差。这些都容易诱发职务犯罪。加上“村官”不属国家工作人员,教育缺乏制度性安排,廉洁意识普遍不强。他们对口部门众多,培训缺乏系统性规划,滥用职权时有发生。工作又在最基层,监督缺乏针对性措施,依靠“村官”成了依赖 “村官”,“上传下达”成了“上瞒下骗”。

对此,我们建议党和政府农村工作主管部门应严格规范委托公务的范围和程序,强化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创新和推行“制度+科技”廉政措施的应用,建立匹配的教育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村官”队伍建设等。

上海农村的未来发展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也必然会给“村官”带去更重的任务,我们有理由对他们表示信任和尊重。但是,信任不能替代监督,因为监督是一份关爱;尊重不能替代预防,因为预防是一份责任。如果上海再有一次举办世博会的机会,我希望它的主题是“农村,一样让生活很美好”。

猜你喜欢

公务村官职务犯罪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关于地、县级供电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几点思考
我只是个村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榆树支行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法制教育 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
职务犯罪对策选择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