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豆39号的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2013-07-04刘德恒董友奎王树宇张瑞鹏林海波韩艳红

大豆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根瘤盛花期分枝

刘德恒,董友奎,王树宇,张瑞鹏,林海波,韩艳红

(辽宁省铁岭市大豆科学研究所,辽宁 铁岭 112000)

针对辽宁省大豆产区不同类型中低产田(盐化碱化土壤、沙化土壤、侵蚀型土壤、白浆土及酸化土壤等),铁岭市农科院利用高产稳产的铁豆3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中低产田大豆的增产增收情况,以期解决中低产田大豆种植中施肥技术问题,探索中低产田的增产增收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铁岭市大豆科学研究所院内试验田,肥力中下等。

1.2 试验材料

铁豆39号。

1.3 试验肥料

大豆专用复合肥(N:12%,P2O5:18%,K2O:15%),常规施肥25 kg/667m2。

1.4 试验设计

田间小区试验,小区面积24m2(4行×60 cm×10m),3次重复,随机排列。

1.5 试验处理

共设置5个处理,如下:

(1)当地常规施肥:大豆专用复合肥25 kg/667m2(N:12%,P2O5:18%,K2O:15%);

(2)优化施肥:大豆专用复合肥20 kg/667m2(N:12%,P2O5:18%,K2O:15%);

(3)优化施肥+Mo+B+Zn:大豆专用复合肥20 kg/667m2(N:12%,P2O5:18%,K2O:15%)+Mo+B+Zn;

(4)优化施肥+花期追N(底肥为磷酸 二铵氮,追肥为尿素氮):大豆专用复合肥20 kg/667m2(N:12%,P2O5:18%,K2O:15%)+3.27 kg/667m2尿素(开花期追施);

(5)70%优化施肥+0.3%纳米碳:大豆专用复合肥14 kg/667m2(N:12%,P2O5:18%,K2O:15%)+0.3%纳米碳。

1.6 样品采集与测定

在分枝期或盛花期(R2)、盛荚期(R4)、鼓粒期(R6)调查株高、植株鲜重(植株鲜重为植株地上、地下鲜重之和)、根瘤鲜重(植株鲜根瘤量)等。在大豆成熟期调查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项目,并进行测产和经济效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变化

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变化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除了NPK(20 kg/667m2)处理在盛花期株高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其他4种施肥方案株高均为分枝期最低,盛荚期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NPK(20 kg/667m2)在盛花期后的株高变化是最小的,NPK+花期追N的施肥处理在达到最高值后的变化是最大的,常规施肥NPK(25 kg/667m2)的株高比优化施肥NPK(20 kg/667m2)的株高在分枝期和盛花期要高,其中的原因有待商榷,常规施肥在达到最高值后,在鼓粒期和成熟期的株高要高于优化施肥NPK(20 kg/667m2)。

图1 不同生育时期株高的变化

2.2 不同处理间大豆干物质量的变化

作物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从开花期开始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多,这种前期少后期多的现象反应了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1],在分枝期、盛花期、盛荚期,常规处理叶片的干物质量最大,但是到了鼓粒期,其干物质量却下降到最低,盛荚期到鼓粒期之间干物质变化不明显[2];NPK+花期追N,在鼓粒期叶片的干物质量最大。在主茎的干重方面,分枝期NPK和NPK+花期追N大于另外3种处理方式;在盛花期,70%NPK+0.3%纳米碳的干物质量最大,盛荚期NPK处理的主茎干重反而最大,到鼓粒期,NPK处理的主茎干重下降很多,NPK+Mo+B+Zn处理的主茎干物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很大增加,在5种处理中处于最大,而常规施肥的NPK主茎干物质重量降到最低。根系干物质重量的变化中,在分枝期,各种处理差别不大;在盛花期,NPK处理的根系干物质重量达到最大,其次是NPK(20 kg/667m2)的根重;到盛荚期,NPK(20 kg/667m2)的根重达到最大,其次为NPK+Mo+B+Zn;到鼓粒期,NPK+Mo+B+Zn根重最大,常规的NPK根重最小(见图2)。

2.3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瘤重量的变化

作物的正常发育过程包括地上部的光合作用和地下部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过程[3],由图3可以看出,5种处理的根瘤重量均是在盛花期达到最高峰,然后就逐渐降低。在分枝期,NPK+Mo+B+Zn的根瘤量最多;在盛花期,NPK(20 kg/667m2)的根瘤量最大,可能是因为其肥量少,植株长出更多的根瘤来加强固氮,NPK+花期追N的根瘤量居第2位,常规处理的NPK根瘤量最少;盛花期到盛荚期,5种处理的根瘤量都急剧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在盛荚期到鼓粒期除了NPK+Mo+B+Zn处理的根瘤有所增加,其他处理的根瘤量继续减少,有可能是Mo、B和Zn的共同作用,使得根瘤又有所增加。同时研究也表明,根瘤在盛荚到鼓粒期间的变化不是很大[4]。

图2 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的变化

2.4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由图4可以看出,在5种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在鼓粒期最小。在分枝期,几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最低的是NPK+Mo+B+Zn,40.9SPAD;到盛花期,NPK+花期追N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可能是追N的原因;到盛荚期,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下降,到鼓粒期下降到最低;在鼓粒期,70%NPK+0.3%纳米碳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值最大,说明纳米碳又可能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2.5 叶面积的变化

由图5可以看出,5种处理的叶面积从分枝期到盛花期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在分枝期、盛花期和盛荚期,NPK(25 kg/667m2)的叶面积值最大,到鼓粒期却降为最低。NPK+花期追N的叶面积同样在盛花期达到最大,由于追N的原因,叶面积下降较慢,在鼓粒期仍然维持1.408m2,在同时期的5种处理中,值是最大的。

2.6 小区产量显著性检验

小区折合公顷产量及差异显著性分析见表1。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重复间P=0.2647<0.5,所以在0.5水平上,重复间差异显著;施肥处理间P=0.0732<0.5,所以在0.5水平上差异也显著,P>0.01,所以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5]。

2.7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3。

图3 不同生育时期根瘤重量的变化

图4 不同生育期叶绿素的变化

图5 不同生育期叶面积的变化

表1 小区折算公顷产量及差异显著性

表2 小区产量方差分析

表3 经济效益分析表

根据表3得出,在优化施肥(NPK)+Mo+B+Zn下,铁豆39号品种的产量达最高值,为2 653.0 kg/hm2,而在常规施肥(NPK)下产量最低,为2 162.2 kg/hm2;在优化施肥(NPK)+Mo+B+Zn和70%优化施肥(NPK)+0.3%纳米碳下铁豆39号的产量均与在常规施肥(NPK)时的产量达到显著水平。

根据表3可以看出,常规施肥(NPK)的产投比最小,为1.8,其他4个处理的产投比均高于处理1,其中70%优化施肥(NPK)+0.3%纳米碳的产投比最高,达到2.5。

3 小结

高产大豆品种产量的表达,除了本身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外,还要求有相应的栽培措施,施肥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栽培方式[6],施氮肥可以增加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积累[1],苗期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大豆早期营养生长,减轻后期早衰,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花期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大豆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大豆的经济效益。70%优化施肥(NPK)+0.3%纳米碳下铁豆39号的产投比最高,优化施肥(NPK)+Mo+B+Zn下的产投比第2,这2种施肥方式在生产上有推广的潜力。

[1]孙贵荒,刘晓丽,董丽杰,等.高产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3):199-202.

[2]王立刚,刘景辉,刘克礼,等.大豆氮素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J].作物杂志,2004(5):20-22.

[3]刘学,欧阳由男,王会民,等.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中国稻米,2009(4):8-12.

[4]王浩,刘伟,姜妍,等.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J].大豆科技,2012(1):14-17.

[5]杨广东,刘玲玲.不同叶面肥对大豆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J].大豆科技,2012(4):58-59.

[6]王志新,郭泰,吴秀红,等.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产高油大豆合丰55油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1(4):602-605.

猜你喜欢

根瘤盛花期分枝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花海泛波春意浓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一株吊兰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红花群体自交结实及分枝性状探究